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楼主: 高放

[数学] 2011年最新版优秀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100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二、《三角形分类》讲课稿

导读: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4至25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2、教材简析“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学习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4至25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2、教材简析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三角形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的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三角形分类》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观察、操作、比较、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都是为了使学生能近角和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因此这是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这是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质的飞跃。
因而,“能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5、教学准备
除了准备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等,课前布置学生把课本P113图2的三角形剪下来。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结合教材,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分一分”,“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利用教材12个三角形组成的图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归类的依据,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图案(采用直观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个图案像什么?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2、考考你的眼力,这几个三角形的形状一样吗?什么不一样?(让学生具体说一说)
在三角形这个大兵营里,它们的角和边各有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给它们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引入课题,即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好铺垫,也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直奔放主题。
(二)动手操作,探讨三角形分类方法
1、根据角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学生先是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探索分类。(事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袋:一张表格和一张彩色卡纸)
①学生根据表格对这12个三角形进行观察,再填表。填完表格,再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观察,就能容易地进行分类。
②把分类的结果贴在彩色卡纸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锐角个数

直角个数

钝角个数

(2)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分别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说说自己的分类依据。
(3)展示学生代表作品,学生互评。
(4)师小结归纳(边把分类依据板书出来)
(5)鼓励学生给自己分类的三角形取个名字。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增强学习的信心。
(6)引导学生对三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点: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2、游戏巩固
利用教材第25页猜猜来个教学游戏:
猜出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答对者,就把里面的三角形送给他。
通过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对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相同点、不同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指导学生根据边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由于让学生观察的三角形个数较多,要逐个测量边的长度再进行比较,总结归纳比较费时。所以这一环节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发放的学袋,由小组长来安排分工测量,填好研究报告单,然后一起观察,一起讨论,一起分类。师再依据小组代表发言后引导归纳,从而引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小小辩论会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
由正、反两方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师再适时点拨,让学生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更上一台阶。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得开心吗?什么事让你开心?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意在突出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有学生分类的作品展示,有教师板书的知识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板书设计:
三角形分类
(学生三个锐角锐角三角形(学生三边不相等不等边三角形
作品一个直角直角三角形作品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展示)一个钝角钝角三角形展示)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三角形内角和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一、本节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设计理念:
数学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它需要运用“对话式”的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能力。新课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的着眼点。应该说,新的教学方式将伴随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逐渐透视而形成新的路径。要破除原有教学活动的框架,建立适应师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体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教者与学者感情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认为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学情境的营造是教师走进新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情境不是文本中的约定,也不是现成的拿来就能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发现、形成。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揭示了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此外,它的证明中引入了辅助线,这些都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体现。
三、学生分析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能力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自身使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具有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因而老师有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同时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情境教学中,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步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能进行简单应用。能够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体会方程的思想。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2.能力目标:通过拼图实践、问题思考、合作探索、组内及组间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大胆猜想、动手实践等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添置辅助线教学,渗透美的思想和方法教育。
4.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数学,遇到困难不避让,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五、重难点的确立:
1.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探究与证明。
2.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添加辅助线)的讨论
六、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采用对话式、尝试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悬念引入
一堂新课的引入是老师与学生交往活动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铺垫,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破除疑难心理、乏味心理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引入,是让学生感觉到他熟知的生活,可使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中来,对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接下来教学活动将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快事了。
具体做法:抛出问题:“学校后勤部折叠长梯(电脑显示图形)打开时顶端的角是多少度呢?一名学生测出了两个梯腿与地面的成角后,立即说出了答案,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我因势利导,指出学习了本节课你便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从而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动手实践,尝试发现: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按线剪开,然后用剪下的∠A、∠B与完整的三角形纸板中的∠C拼图,使三者顶点重合,问能发现怎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发现,三者拼成一个平角。此时让学生互相观察拼图,验证结果。从观察交流中,互学方法,达到生生互动。待交流充分,分小组张贴所拼图形,教师点评,总结分类,将所拼图形分为∠A、∠B分别在∠C同侧和两侧两种情况。对有合作精神的小组给与表扬。
(将拼图展示在黑板上)
2.尝试猜想:教师提问,从活动中你有怎样的发现?采取组内交流的方式,产生思维碰撞。此时我走到学生中去,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与适当的引导。之后由学生汇报组内的发现。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3.证明猜想:先帮助学生回忆命题证明的基本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写出已知、求证的步骤,其他同学补充完善。下面让学生对照刚才的动手实践,分小组探求证明方法。此环节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发现、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互取所长,合作探索,找到证明的切入点,体验成功。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指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借此增进教师与学有困难学生之间的关系,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合作探究后,汇报证明方法,注意规范证明格式。此处自然的引入辅助线的概念。但要说明,添加辅助线不是盲目的,而是为了证明某一结论,需要引用某个定义、公理、定理,但原图形不具备直接使用它们的条件,这时就需要添辅助线创造条件,以达到证明的目的。
4.学以致用,反馈练习
(1)在△ABC中,已知∠A=80°,能否知∠B+∠C的度数?
解:∵∠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B+∠C=100°在△ABC中,
(2)已知:∠A=80°,∠B=52°,则∠C=?
解:∵∠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80°∠B=52°(已知)
∴∠C=48°
(3)在△ABC中,已知∠A=80°,∠B-∠C=40°,则∠C=?
(4)已知∠A+∠B=100°,∠C=2∠A,能否求出∠A、∠B、∠C的度数?
(5)在△ABC中,已知∠A:∠B:∠C=1:3:5,能否求出∠A、∠B、∠C的度数?
解:设∠A=x°,则∠B=3x°,∠C=5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x+3x+5x=180
解得,x=20
∴∠A=20°∠B=60°∠C=100°
(6)已知在△ABC中,∠C=∠ABC=2∠A,求(1)∠B的度数?(2)若BD是AC边上的高,∠DBC的度数?
第(6)题是书中例题的改用,此题由辅助线辅助课件打出,给学生以图形由简单到繁的直观演示。
通过这组练习渗透把图形简单化的思想,继续渗透统一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5.巩固提高,以生为本
(1)如图:B、C、D在一条直线上,∠ACD=105°,且∠A=∠ACB,则∠B=——度。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70°,∠C=25°,则∠ADB=——度,∠ADC=——度。
本组练习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平角定义及角平分线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获得一些经验。
6.思维拓展,开放发散
如图,已知△PAD中,∠APD=120°,B、C为AD上的点,△PBC为等边三角形。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题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思维。
三、归纳总结,同化顺应
1.学生谈体会
2.教师总结,出示本节知识要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与肯定,提出希望。
四、作业:
1。必做题:习题3.1第10、11、12题
2.选做题:习题3.1第13、14题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学生拼图展示     已知:             求证:
证明:             开放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四、图形的拼组

一、说教材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第四小节的内容。这个内容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的,该内容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的基础上出现的,我认为教材出现这样一个内容有两个原因:首先在于为以后的平面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倒做铺垫的,第二是为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未图形的面积打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让学生用三角形拼不同的四边形,用三角形拼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不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想像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玩乐学习中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活动的有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拼出各种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师生都准备用色卡纸剪出的各种三角形、图画纸。
二、说教法和学法:《图形的拼组》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针对教材,我在设计时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把新理念融入课堂当中。整堂课都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充分参与中真正认识图形的特征,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获得对数学的体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学过程:(共分四大环节)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幅拼组图形(配上轻音乐),教师叙述图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一看这幅图有什么特别?(全由三角形拼组成的)
你们想设计出一幅更好看的图形吗?这节课咱们就研究图形的拼组,充分发挥你们自己的聪明才智,拼出各种漂亮的图形。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学生爱美这一心理特点,通过美丽的图案、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到图形拼组的学习情境,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神奇。
(二)、教学实施(实践拼图)
1、自主拼摆
先出示例6,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1)我们首先来研究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好吗?
①用手中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尝试拼一拼。
②想一想:用同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同桌合作,学生动手操作)
③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用三角形来拼四边形。
要求:不仅要会拼,还要给大家讲清楚,你用了几个什么三角形?拼成了哪种四边形?怎么拼的?(指名几位学生到前边操作,并讲解)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到前面操作并讲解,既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3)观察发现并归纳总结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回忆你们刚才拼四边形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
②请发现规律的同学到前边来拼给大家看。
③请全班同学动手拼一拼,验证一下该同学说的是否正确。
④通过拼摆,学生归纳总结: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主拼摆,独立归纳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完成93页第7题,填书,读一遍。
2、实践创新(完成例7教学)
(1)我们会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用两个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用两个以上的三角形,有相同的三角形,不同的三角形,把它们拼组在一起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同学们想不想继续探索呢?(想)
(2)我们来搞一个活动名字叫做"我是图案设计大师"(出示题目)。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充分发挥你们想象力,用你们准备的各种三角形来拼出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欣赏。比一比,看哪一组设计的图案最美,最好。最后我们要来一个评比。
出示要求:1、在拼图前,需要用什么样的三角形拼?商量好就可以开始了。
2、如果哪一组同学对教材第91页的图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它来设计你们的的图案。
【设计意图】
充分放手让学生设计,拼摆各种美丽的图案,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像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①猜一猜,拼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②说一说,作品中都包含哪些图形?
③各组派一个代表到前面展示本组的作品。
(4)师生共同评价
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作品?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许多图案信息,获得美丽的感受,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拓展练习(合作设计)
同学们都喜欢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玩,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它,爱护花草树木,做热爱大自然的好孩子。
用你们手中的图形贴在黑板上,集体绘制一幅大自然的图画。
1、集体欣赏。
2、看图说话:看着这幅图,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
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把设计好的作品进行重组,与课前导入形成首尾呼应,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四),全课总结
不知不觉又快到下课时间了,从大家的表情上老师看出了你们多么不想下课呀,回想这节课,我们从用两个三角形拼四边形到用很多三角形拼美丽的图案,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收获。大家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比如:腾飞的龙、沙漠里的骆驼、温馨的家等等。同学们的作品就很好地说明了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下课以后,还可以继续去研究探讨它,三角形究竟还可以拼出些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鼓励学生课后可以继续去研究探讨三角形究竟还可以拼些什么图形,将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体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
(五)、作业:
完成91页做一做:用七巧板设计一幅你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创造学生玩数学的机会,在学生创造图形美的同时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学习这节课的感受。
组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反思,让学生体验收获,认识自己,建立信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思,方法策略意识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小数加法和减法》 (一)

  一、设计思路
  老师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帮助、激励和引导。本节课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实际,根据新课程解决问题和计算相结合的特点设计的,力争做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有机统一。
  (根据以上的设计思路,对教材、学生作以下分析)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以前较熟悉的整数加减法和三下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及起家一步学习的需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也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三下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二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而且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依据以上的分析,制定以下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尝试探索研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验算检验,提高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为位数不够时的小数加减法。
  四、设计意图
  一)、课前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很喜欢体育活动,也知道不少的体育名人,中国跳水队也是家喻户晓,所以本节课围绕着奥运会女子3米板的决赛展开。
  二)、初步尝试小数加减法
  通过郭晶晶、吴敏霞、帕卡林娜三人的得分,能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1.这里的得分数据来源于2004年奥运会的成绩,修理又不同于原数据。通过对课本数据的分析,发现课本的数据虽为二位小数,但百分位均为“0”,这样的数据虽然更具真实性,但出现本节课中,加减法的实质还是停留
  在三下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也不会存在“对位”问题,所以我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虽然这样有“伪生活”的嫌疑,但在非正式化的表达中,这样的数据更真实。
  2.感受加减法的算理算法。
  郭晶晶的二轮后得分计算实际还是停留在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上,所以在这节课上不作过多的停留。
  吴敏霞的得分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涉及到对位问题,由于大多数的学生知道整数要和整数相加,因此,引导学生去根据小数的意义对位计算是一个重点,并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
  3.三个人的二轮后总得分得出后就能进行比较,而后引出被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减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求学生用加法验算,体现验算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而后的“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减少错误”实质就是算法。
  4.通过6题的练习,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已基本掌握,这时适时地对一般方法进行小结。
  这是我这节课的一些想法,回顾这节课,觉得自己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过于仓促,在课堂中,如何把学生的思维作为“挖掘点”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让课堂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更是学生发挥个性的舞台,这是我的的思考,我觉得应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专业素质。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五、《小数加法和减法》 (一)

  一、设计思路
  老师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帮助、激励和引导。本节课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实际,根据新课程解决问题和计算相结合的特点设计的,力争做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有机统一。
  (根据以上的设计思路,对教材、学生作以下分析)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以前较熟悉的整数加减法和三下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及起家一步学习的需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也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三下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二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而且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依据以上的分析,制定以下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尝试探索研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验算检验,提高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为位数不够时的小数加减法。
  四、设计意图
  一)、课前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很喜欢体育活动,也知道不少的体育名人,中国跳水队也是家喻户晓,所以本节课围绕着奥运会女子3米板的决赛展开。
  二)、初步尝试小数加减法
  通过郭晶晶、吴敏霞、帕卡林娜三人的得分,能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1.这里的得分数据来源于2004年奥运会的成绩,修理又不同于原数据。通过对课本数据的分析,发现课本的数据虽为二位小数,但百分位均为“0”,这样的数据虽然更具真实性,但出现本节课中,加减法的实质还是停留
  在三下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也不会存在“对位”问题,所以我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虽然这样有“伪生活”的嫌疑,但在非正式化的表达中,这样的数据更真实。
  2.感受加减法的算理算法。
  郭晶晶的二轮后得分计算实际还是停留在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上,所以在这节课上不作过多的停留。
  吴敏霞的得分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涉及到对位问题,由于大多数的学生知道整数要和整数相加,因此,引导学生去根据小数的意义对位计算是一个重点,并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
  3.三个人的二轮后总得分得出后就能进行比较,而后引出被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减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求学生用加法验算,体现验算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而后的“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减少错误”实质就是算法。
  4.通过6题的练习,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已基本掌握,这时适时地对一般方法进行小结。
  这是我这节课的一些想法,回顾这节课,觉得自己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过于仓促,在课堂中,如何把学生的思维作为“挖掘点”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让课堂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更是学生发挥个性的舞台,这是我的的思考,我觉得应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专业素质。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47、48页。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通过在简单的购物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然后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相关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2、再让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讨论交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时相机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1.在教学例1的第(1)问小数加法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用竖式计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各自是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选取不同的算法板演,让全班交流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列式计算。最终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也要数位对齐,而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2.在教学例1的第(2)问小数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设计理念:数学活动中,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例题教学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分析等方法进行列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
  3、“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计算后说说自己的做法,然后把计算结果化简,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使学生知道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进行化简。
  4.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先在小组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设计理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做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基础性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做“练一练”第1题可以直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24加9.9是整数加小数,也应该把小数点对齐着算。7.56减4.56的差的小数部分是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差应该怎样化简?差是多少。
  做“练一练”第2题时,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2.应用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央视两名青年歌手的综合成绩进行比较(
  相关数据的对比),看谁的表现较好!”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引导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并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认识。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预设,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折线统计图

课程改革,让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强烈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统计与概率既是生活内容,也是数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西师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统计知识――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统计表后出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这后还会认识更多形式和种类的统计图,如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既是旧知的迁移与发展,也是以后学习的认知桥梁。
单元内有4个例题,前两例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特征,后两例引导学生学会画图。而本课学习例1、例2。例1以回顾旧知为起点,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初步认识。例2则重在会看条形统计图,会简单的分析统计数据并填写相应的统计表。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1的素材与例2有机整合,完成整课的教学――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
在第一学段中,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
而通过长期地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训练,我班的孩子,不但基础扎实而且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把握。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分析,判断、预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经历观察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鉴于预设的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认为本课的重点为: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会正确分析相关的数据。难点为:知道条形统计图中单式与复式的区别。
四、教学策略
我校进行了3年的《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课就主要采用了其中的“问题探究策略”。问题探究策略,以问题为核心,以研究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思维策略为目标,设计迁移性、过渡性、反馈性、强化性、延伸性等问题。通过有效问题的有效解决,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说明合作交流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创新。在教学策略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
五、教学过程
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运用提高六个环节。围绕“问题”展开教学。
1、创设情景。
为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创设了我任教的“四年级三班和四班的学生”准备去郊游的情景。并提问:“这次郊游当中准备开展五个活动,每人可选一项,事先要知道我们班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怎么办?”学生自然的想到要事先进行统计才行,从而产生统计需要。并立即让学生自主开展统计活动。于是,由真实的情景转入学习的初期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事先准备的表格纸上制出一张统计图。
与此同时,我将另一个班参加各项活动人数的统计图展示给学生。看到两张反映不同班级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图,自然地会进行比较分析。于是提出活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2、提出问题。
利用两张统计图中人数接近的一项活动。设问:“三班和四班参加××的人数,谁多谁少?”凭借肉眼观察,肯定会有不同答案,进而发生争执。此时此刻,引导学生想办法。可能会说到用直尺量高度,用直尺比刻度等方法(课件展示)。给予肯定的同时,追问:“有没有简单的方法,能一目了然地看清谁多谁少?”自然会产生把两张统计图合二为一的需要。顺水推舟抛出核心问题:怎样将两张统计图,合二为一?学生在认知需要和问题驱使下,就开始问题的探索。
3、探索问题。
我预设,学生可能会生成这些方法(课件展示)。面对众多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运用“选择探究策略”进行合理选择。让学生体会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又懂得寻求方法的合理性。
当两张统计图合并后,继续引导学生探索。问:把这张统计图给班主任,能看明白吗?”“怎样才能使班主任知道哪种直条表示哪个班的人数呢?”从而在争论、交流中认识复式统计图图例的作用,体验统计图表示的严密性。
4、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纳入认知系统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才完成了认知的建构,新知的内化。把复式条形统计图,纳入已有的统计知识中,并明确它的特点,完成知识建构。于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弄清:“这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在相互交流中充分明白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一有两种颜色的条形;二有图例。三还能反映两组数据情况。充分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内涵后,自然地揭示它的概念名称――复式条形统计图。
5、深化认知。
问题得以解决,认识如何深化呢?继续利用好例1的素材,让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和活动建议。如:两个班参加什么项目人数最多?三班参加野炊的人数比四班多几人?等。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习惯和能力。
树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是课改的追求。为此,让学生自主填写统计表。在任务驱使下,主动学会看懂统计表,并思考填写的方法。学生可能会一行一行地填,也会一栏一栏地填等,从中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沟通统计图与统计表之间内在的联系,明确各自的优越性。从而深化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6、运用提高。
学以致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基本练习――课堂活动第1和第2题。统计学认为,收集、分析数据,是为预测、干预未来数据和解决问题服务的。为培养学生的预测意识和能力,设计一个拓展问题:“根据你们的分析,预测一下如果再投一次,小刚和小强分别会投进几个呢?”,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为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将改变以往在黑板上板书的做法,充分利用多媒体随机生成的功能,将生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保留在大屏幕上。直观具体、简洁明了。符合视觉习惯和认知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紧扣教学重点,有机整合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问题探究策略的运用,使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植树问题

一、说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二、说学习目标: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说学习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
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排队,谁愿意来?
出示要求: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
告诉学生: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
提问: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们把刚才的三位同学看成三棵树苗的话,那么三棵树苗之间有几个间隔?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排队人数比间隔多一,间隔比人数少一
2过度语: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3再次感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说说手指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比如: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如果我们把五个手指当成五棵小树苗的话,五棵树苗之间应有几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在
几棵树苗之间呢?你能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
提问找生回答:如果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那你们再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那20棵树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7.刚才我们要求路的两端都要栽时,得出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知道了怎样求路的长度。如果知道了棵数与间隔数,你呢感求出路的长度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如果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还以这道题为例来研究一下: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分小组交流,也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
(3)反馈
(4)展示结果:两端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方法解决,如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等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一根木头长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共要花多长时间?
2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3每隔6米种一棵树,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有多远?
4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共10根,求路长?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不只在植树当中才有,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七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很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练习题3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还不能融汇贯通,所以做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不明白从一楼到二楼算一层,很多学生认为楼梯的拐角处也该算一层,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察,体验,感受,然后讨论,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就不会出现前面的问题了。还有一道时钟的问题,五时时钟敲响5下,需要8秒,12时时敲响12下,需要几秒?要想做好这类题,就得让学生明白,需要的时间应该是第一次钟响与第二次钟响间隔的时间。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植树问题

一、说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二、说学习目标: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说学习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
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排队,谁愿意来?
出示要求: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
告诉学生: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
提问: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们把刚才的三位同学看成三棵树苗的话,那么三棵树苗之间有几个间隔?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排队人数比间隔多一,间隔比人数少一
2过度语: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3再次感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说说手指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比如: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如果我们把五个手指当成五棵小树苗的话,五棵树苗之间应有几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在
几棵树苗之间呢?你能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
提问找生回答:如果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那你们再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那20棵树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7.刚才我们要求路的两端都要栽时,得出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知道了怎样求路的长度。如果知道了棵数与间隔数,你呢感求出路的长度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如果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还以这道题为例来研究一下: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分小组交流,也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
(3)反馈
(4)展示结果:两端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方法解决,如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等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一根木头长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共要花多长时间?
2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3每隔6米种一棵树,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有多远?
4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共10根,求路长?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不只在植树当中才有,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七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很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练习题3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还不能融汇贯通,所以做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不明白从一楼到二楼算一层,很多学生认为楼梯的拐角处也该算一层,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察,体验,感受,然后讨论,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就不会出现前面的问题了。还有一道时钟的问题,五时时钟敲响5下,需要8秒,12时时敲响12下,需要几秒?要想做好这类题,就得让学生明白,需要的时间应该是第一次钟响与第二次钟响间隔的时间。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2、教材分析:
大家知道,人教版的新教材都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植树问题的典型问题: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例3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借助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求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多少棋子的问题,介绍如何解决类似的植树问题。
教学时,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教材上的女孩子一样,认为每边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就是19×4=76个棋子,而忽略了角上的棋子算重复了。
教材用直观图的形式展示了两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先看上下两个边,每边是19个棋子,然后再看左右两边,由于上下两边已经包括了两个端点,所以左右两边每边都少了2个棋子,只有17个,把四边上的棋子加起来就可得到最外层总共的棋子数。另一种想法是:每边都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正好都是18个棋子,18×4=72得出结果。接下来小精灵提出“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鼓励学生开阔思路,找到自己的方法。教材这里没有给出解决关于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规律,而是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可以接受的话,也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植树问题中包含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例如,围棋盘最外层摆放的棋子数等于最外层每两个棋子间的间隔数,最外层每边有18个间隔,最外层总共摆放的棋子数是18×4=72。
3、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4、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时,教师从围棋的棋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颗棋子、5颗棋子、6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围棋和方格纸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讨论汇报。让学生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发现规律,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正确,教师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学习、吸收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练习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并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让同学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围棋知识,教师提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一场特殊的围棋比赛。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教师巧妙地设置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让学生说说“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学生口答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9颗、8颗、12颗。教师课件演示,确定正确答案。
接着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又会出现多种数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并随时表扬学生的创新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3×2+2=8(上边和下边各3颗,左右两边还有2颗)
3×3-1=8(一共有9个交叉点,中间一个点没有摆)
2×4=8(2颗2颗数)
直接点数
……
2.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
课件出示每边放5颗棋子的格子图,四人小组动手摆一摆,摆完后小组讨论一下数的方法。小组汇报时着重请学生说出数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这次,学生数的方法会比第一次多很多,所以要请学生说清数的方法,必要时还要演示一下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5×2+3×2=16(上边和下边各5颗,左右两边各3颗)
5×5-3×3=16(假设全部摆满,一共是5×5=25颗,实际上中间9颗没有摆,去掉9颗)
4×4=16(每边只数一个角上的棋子,另一个角上的棋子放到另一边去数)这时可以有的同学一下不理解,请这位同学来演示数的方法,数一遍给大家看。
4×5-4=16(4个角上的棋子重复数了一次,所以要去掉4颗)
3×4+4=16(4个角上的全部不数,每边是3颗,再加上4个角上4颗)
……
数的方法很多,但有的方法算起来很麻烦,所以要让学生在比较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教学每边摆放6粒棋子的方法。
这时学生已经有了摆和数的经验,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并写出算式。汇报时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最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发展。
三、总结规律
(1)根据板书,请学生试着总结数的几种方法,教师适当加以点拔。
(2)根据规律计算:如果最外层每边放10颗、18颗、19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进行计算。
学生根据规律,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4)运用规律口答: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5)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三角形,怎么算?一个五边形呢?(集体口答)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归纳问题;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第121页第三题。
为迎接元旦,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9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这一题的第一个问题与例题相同,只是在例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问题,即求整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
2.请你思考:
元旦即将来临,四(1)班同学准备开联欢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14人,(如下图),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8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


这题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上当,把它当成用规律进行计算。这题的设计要让学生知道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3.请你参加:
12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这题知道了正方形四边上的总人数,求每边有几个学生,是例题的逆向思考的题目,所以要在学生充分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计算后请12名学生在教室里围一围。
4.请你设计:
学校为了庆祝元旦,改变校园环境,想全校范围内征集校园花坛设计方案。有以下三种,请每组同学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如果每边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摆放多少盆花?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2、教材分析:
大家知道,人教版的新教材都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植树问题的典型问题: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例3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借助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求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多少棋子的问题,介绍如何解决类似的植树问题。
教学时,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教材上的女孩子一样,认为每边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就是19×4=76个棋子,而忽略了角上的棋子算重复了。
教材用直观图的形式展示了两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先看上下两个边,每边是19个棋子,然后再看左右两边,由于上下两边已经包括了两个端点,所以左右两边每边都少了2个棋子,只有17个,把四边上的棋子加起来就可得到最外层总共的棋子数。另一种想法是:每边都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正好都是18个棋子,18×4=72得出结果。接下来小精灵提出“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鼓励学生开阔思路,找到自己的方法。教材这里没有给出解决关于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规律,而是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可以接受的话,也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植树问题中包含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例如,围棋盘最外层摆放的棋子数等于最外层每两个棋子间的间隔数,最外层每边有18个间隔,最外层总共摆放的棋子数是18×4=72。
3、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4、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时,教师从围棋的棋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颗棋子、5颗棋子、6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围棋和方格纸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讨论汇报。让学生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发现规律,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正确,教师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学习、吸收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练习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并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让同学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围棋知识,教师提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一场特殊的围棋比赛。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教师巧妙地设置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让学生说说“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学生口答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9颗、8颗、12颗。教师课件演示,确定正确答案。
接着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又会出现多种数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并随时表扬学生的创新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3×2+2=8(上边和下边各3颗,左右两边还有2颗)
3×3-1=8(一共有9个交叉点,中间一个点没有摆)
2×4=8(2颗2颗数)
直接点数
……
2.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
课件出示每边放5颗棋子的格子图,四人小组动手摆一摆,摆完后小组讨论一下数的方法。小组汇报时着重请学生说出数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这次,学生数的方法会比第一次多很多,所以要请学生说清数的方法,必要时还要演示一下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5×2+3×2=16(上边和下边各5颗,左右两边各3颗)
5×5-3×3=16(假设全部摆满,一共是5×5=25颗,实际上中间9颗没有摆,去掉9颗)
4×4=16(每边只数一个角上的棋子,另一个角上的棋子放到另一边去数)这时可以有的同学一下不理解,请这位同学来演示数的方法,数一遍给大家看。
4×5-4=16(4个角上的棋子重复数了一次,所以要去掉4颗)
3×4+4=16(4个角上的全部不数,每边是3颗,再加上4个角上4颗)
……
数的方法很多,但有的方法算起来很麻烦,所以要让学生在比较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教学每边摆放6粒棋子的方法。
这时学生已经有了摆和数的经验,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并写出算式。汇报时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最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发展。
三、总结规律
(1)根据板书,请学生试着总结数的几种方法,教师适当加以点拔。
(2)根据规律计算:如果最外层每边放10颗、18颗、19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进行计算。
学生根据规律,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4)运用规律口答: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5)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三角形,怎么算?一个五边形呢?(集体口答)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归纳问题;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第121页第三题。
为迎接元旦,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9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这一题的第一个问题与例题相同,只是在例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问题,即求整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
2.请你思考:
元旦即将来临,四(1)班同学准备开联欢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14人,(如下图),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8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


这题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上当,把它当成用规律进行计算。这题的设计要让学生知道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3.请你参加:
12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这题知道了正方形四边上的总人数,求每边有几个学生,是例题的逆向思考的题目,所以要在学生充分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计算后请12名学生在教室里围一围。
4.请你设计:
学校为了庆祝元旦,改变校园环境,想全校范围内征集校园花坛设计方案。有以下三种,请每组同学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如果每边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摆放多少盆花?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2、教材分析:
大家知道,人教版的新教材都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植树问题的典型问题: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例3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借助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求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多少棋子的问题,介绍如何解决类似的植树问题。
教学时,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教材上的女孩子一样,认为每边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就是19×4=76个棋子,而忽略了角上的棋子算重复了。
教材用直观图的形式展示了两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先看上下两个边,每边是19个棋子,然后再看左右两边,由于上下两边已经包括了两个端点,所以左右两边每边都少了2个棋子,只有17个,把四边上的棋子加起来就可得到最外层总共的棋子数。另一种想法是:每边都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正好都是18个棋子,18×4=72得出结果。接下来小精灵提出“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鼓励学生开阔思路,找到自己的方法。教材这里没有给出解决关于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规律,而是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可以接受的话,也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植树问题中包含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例如,围棋盘最外层摆放的棋子数等于最外层每两个棋子间的间隔数,最外层每边有18个间隔,最外层总共摆放的棋子数是18×4=72。
3、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4、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时,教师从围棋的棋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颗棋子、5颗棋子、6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围棋和方格纸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讨论汇报。让学生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发现规律,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正确,教师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学习、吸收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练习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并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让同学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围棋知识,教师提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一场特殊的围棋比赛。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教师巧妙地设置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让学生说说“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学生口答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9颗、8颗、12颗。教师课件演示,确定正确答案。
接着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又会出现多种数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并随时表扬学生的创新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3×2+2=8(上边和下边各3颗,左右两边还有2颗)
3×3-1=8(一共有9个交叉点,中间一个点没有摆)
2×4=8(2颗2颗数)
直接点数
……
2.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
课件出示每边放5颗棋子的格子图,四人小组动手摆一摆,摆完后小组讨论一下数的方法。小组汇报时着重请学生说出数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这次,学生数的方法会比第一次多很多,所以要请学生说清数的方法,必要时还要演示一下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5×2+3×2=16(上边和下边各5颗,左右两边各3颗)
5×5-3×3=16(假设全部摆满,一共是5×5=25颗,实际上中间9颗没有摆,去掉9颗)
4×4=16(每边只数一个角上的棋子,另一个角上的棋子放到另一边去数)这时可以有的同学一下不理解,请这位同学来演示数的方法,数一遍给大家看。
4×5-4=16(4个角上的棋子重复数了一次,所以要去掉4颗)
3×4+4=16(4个角上的全部不数,每边是3颗,再加上4个角上4颗)
……
数的方法很多,但有的方法算起来很麻烦,所以要让学生在比较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教学每边摆放6粒棋子的方法。
这时学生已经有了摆和数的经验,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并写出算式。汇报时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最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发展。
三、总结规律
(1)根据板书,请学生试着总结数的几种方法,教师适当加以点拔。
(2)根据规律计算:如果最外层每边放10颗、18颗、19颗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进行计算。
学生根据规律,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4)运用规律口答: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颗棋子?
(5)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三角形,怎么算?一个五边形呢?(集体口答)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归纳问题;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第121页第三题。
为迎接元旦,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9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这一题的第一个问题与例题相同,只是在例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问题,即求整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
2.请你思考:
元旦即将来临,四(1)班同学准备开联欢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14人,(如下图),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8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


这题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上当,把它当成用规律进行计算。这题的设计要让学生知道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3.请你参加:
12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这题知道了正方形四边上的总人数,求每边有几个学生,是例题的逆向思考的题目,所以要在学生充分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计算后请12名学生在教室里围一围。
4.请你设计:
学校为了庆祝元旦,改变校园环境,想全校范围内征集校园花坛设计方案。有以下三种,请每组同学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如果每边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摆放多少盆花?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情境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十一、加法的运算定律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具体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新授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黑板上问题。
2、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规律。
问:⑴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⑵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⑶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⑷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揭示定律。
问:(1)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
(2)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3)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4)交流反馈,然后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板书:a+b=b+a
(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
8+64=
(6)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5、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规律。
(1)比较:88+104+9688+(104+96)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如:(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
如:(△+☆)+○=△+(☆+○)
(a+b)+c=a+(b+c)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巩固练习
1、P28的做一做。
2、P31的第1、4题。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2、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作业:P31的第3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十一、加法的运算定律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具体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新授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黑板上问题。
2、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规律。
问:⑴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⑵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⑶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⑷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揭示定律。
问:(1)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
(2)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3)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4)交流反馈,然后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板书:a+b=b+a
(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
8+64=
(6)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5、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规律。
(1)比较:88+104+9688+(104+96)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如:(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
如:(△+☆)+○=△+(☆+○)
(a+b)+c=a+(b+c)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巩固练习
1、P28的做一做。
2、P31的第1、4题。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2、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作业:P31的第3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十一、加法的运算定律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具体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新授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黑板上问题。
2、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规律。
问:⑴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⑵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⑶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⑷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揭示定律。
问:(1)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
(2)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3)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4)交流反馈,然后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板书:a+b=b+a
(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
8+64=
(6)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5、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规律。
(1)比较:88+104+9688+(104+96)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如:(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
如:(△+☆)+○=△+(☆+○)
(a+b)+c=a+(b+c)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巩固练习
1、P28的做一做。
2、P31的第1、4题。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2、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作业:P31的第3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7 20:47 , Processed in 0.08363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