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楼主: 高放

[数学] 2012版中学数学说课稿优秀模板汇总(100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多边形的内角和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钱场中学的陈芬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的内角和》。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作为第七章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将内角和公式应用于平面镶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2、数学思考:能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能力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1、本节教学将按以下六个流程展开

  互动环节        互动内容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在一次数学基础知识抢答赛上,王老师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某个多边形所有的角加起来等于它的外角和,那么该多边形是几边形?小明同学仅用几秒钟就解决了问题,你能吗?
  (2)(演示教具)用四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边形可拼成一块无空隙的纸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引出课题。          
  这样一开始就利用抢答赛问题以及教具演示实验来提问设疑,学生很容易发问: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呢?用四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边形可拼成一块无空隙的纸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呢?从而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2、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1)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外角和等于多少度?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2)问题: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3)学生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
  (4)学生分组选代表展示小组的探索成果,师生共同进行评判,对学生找到的不同方法要加以及时肯定。
  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种方法:①“量”—即先测量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求四个内角的和;②“拼”—即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周角;③“分”—即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把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后提问:①在“量”、“拼”、“分”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操作简单又相对准确?②我们刚才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辅助线的作法,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先回顾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角和,促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
  从简单的四边形入手,让学生亲自操作寻求结论,易于引起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找到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多种分割形式,有利于深入领会转化的本质——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也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自主探究
  得出结论          
  (1)问题:用刚才类似的方法,你能算出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然后再叙述结论。
  (2)问题:依此类推,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          
  从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到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乃至n边形,通过增强图形的复杂性,让学生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再一次经历转化的过程,同时在分组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互动环节        互动内容        设计意图
4、应用新知
  尝试练习          
  (1)想一想: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教材88页例1)。
  (2)算一算
  ①教材89页练习1、2。
  ②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度?
  ③五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以及n边形的外角和呢?
  (3)读一读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89页最后两段内容,然后我再用课件展示。          
  通过做例题和练习来巩固新知识。
  先求四边形的外角和,再求五边形、六边形以及n边形的外角和,我提出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归纳得出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这两段是新增加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增加对任意多边形外角和理解与认识。这样处理,注重教材阅读学习,同时用课件演示更加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5、归纳总结
  形成体系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现在你能解决数学知识抢答赛上,王老师提出的问题了吗?你知道为什么能用四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边形拼成一块无空隙的纸板了吗?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引问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总结对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有利于培养归纳、总结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6、分组竞赛
  升华情感          
  我制作了A、B、C、D四组不同的电子试卷,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合作完成,自检掌握情况。          
  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做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协作来巩固知识和获得技能。
  在每组试卷中,大部分选自教材的练习题。另外,我还另增加了1个思考题,实际上是对证明四边形内角和方法的补充,主要是通过一题多解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还可以复习旧知识,把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再次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五、评价分析
  1、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序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
  2、关于教材处理
  本稿模板设计时,我对教材作了如下改变:①将教材例1作为练习中的“想一想”,由学生自已尝试解答;②将例2中的求“六边形”的外角和,改为练习中的“算一算”,先让学生求“四边形”的外角和,再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n边形的外角和”。这样处理仍然是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③作业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合作完成。这样,在情感上,本节课学生由好奇到疑惑,由解决单个问题的一点点快感,到解决整个问题串的极大兴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激情。这时,一次有效的教学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释放,学科个性得以张扬,教师可稍加点拨,适可而止,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明,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我本节课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数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我将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地位和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地位和内容分析
  从整体来看,直线方程初步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实质——用代数的知识来研究几何问题。从集合与对应的角度构建了平面上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学习解析几何的基础。
  从本节来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推导其它直线方程的基础,在直线方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掌握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根据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2、 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 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三、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1)直线方程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推导
  (2)由已知条件求直线方程。
  难点:直线点斜式方程的推导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 统一的教学规律”,本节课我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教学。通过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2、学法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思维习惯还有待教师引导。本节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教师将带领学生创设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1、创设情境 2、探求新知
  3、深入探究 4、强化训练
  5、总结升华 6、反馈练习
  1、创设情境
  直线是点的集合,求直线方程实际上就是求直线上点的坐标所满足的一个等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探究的过程变成一个个问题来进行。
  问题:已知一直线过一定点P1(x1,y1) ,且斜率为k,则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L的方程?
  2、探求新知
  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略)
  注:在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要说明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也要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即方程的解与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是一一对应的。为以后学习曲线与方程打好基础。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这一点就可以。不必做过多解释。
  上述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方程.
  3、深入探究
  问题1:X轴所在直线方程是什么?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注意点斜式的特殊情况。
  问题2:Y轴所在直线方程是什么?与Y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注意点斜式直线方程的使用范围:即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问题3:如果直线L的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 ,b),求直线L的方程。
  根据题意将斜率与定点代入点斜式直线方程可得:(略)
  我们把直线L与Y轴交点(0 ,b)的纵坐标b叫做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这个方程是由直线的斜率K与它在Y轴上的截距b确定,所以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注(1)截距可取任意实数,它不同于距离。
  (2)斜截式方程中的K和b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3)斜截式方程的使用范围和斜截式一样。
  探究:斜截式方程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类似。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你如何从直线方程的角度认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中K和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4、强化训练
  例1:求下列直线方程
  (1)经过点P(-2 ,3),倾斜角45 。
  (2)倾斜角是135°,y轴上的截距是3.
  例2:已知直线L1:y=k1X+b1 , L2:y=k2X+b2 , 试讨论
  (1)L1与L2平行的条件是什么?
  (2)重合的条件是什么?
  (3)L1与L2垂直的条件是什么?
  5、总结升华
  (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命名都是顾名思义的,要会加以区别.
  (2)两种形式的方程要在熟记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3)要注意两种形式方程的不适用范围.
  6、反馈练习
  课后练习:1题,3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数学教师,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的说课活动,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对我的说课内容提出宝贵意见.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说明六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空间向量几何形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平面向量坐标运算及其研究方法在空间的推广和拓展,沟通了代数与几何的关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开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运用向量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2.教学结构的调整
  在教学中我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第一节,用类比的方式探索新知识,并作简单的应用;第二节,例题讲解、习题处理.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调整后的第一课时.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空间坐标系、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规律、距离和夹角公式.
  教学难点:空间向量坐标的确定.
  二、学生情况
  本课的学习对象高二学生,他们已掌握了平面向量坐标运算及规律,并学会了空间向量的几何形式及其运算;数学基础较为扎实,学习上具备了一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探究问题的内部联系和内在发展上还有所欠缺.所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掌握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规律,平行向量与垂直向量坐标之间的关系、距离与夹角公式.
  2.能力培养点:通过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和空间向量坐标运算规律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探究能力,进一步熟悉类比、由一般到特殊、由直觉猜想到推理论证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3.德育渗透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经历数学思维全过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了“启发探究”和“类比”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两点:(1)由教材的特点确立类比思维为教学的主线.(2)由学生的特点确立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索.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除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将使用多媒体投影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投影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计算机演示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帮助他们化解难点.
  五、教学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圆柱的体积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 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社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4. 教学目标
  (1) 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该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3) 知道知识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二、说教法
  从形式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2. 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 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2. 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 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知识作准备
  1. 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口算),单位为厘米
  (1) 半径为1厘米;(2)直径为4厘米;(3)周长为62。8厘米。
  2. 什么叫做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二)导入新课,隐射教学目标
  1. 观察比较:出示几组圆柱体实物(同底等高、同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想知道些什么?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这时交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让学生自行设疑,教师向学生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认读目标
  教师通过展示目标,学生认读目标,这时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了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同时也能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参与达标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三)导入新课,实施教学目标
  1.设疑:要判断圆柱体积的大小,究竟哪个大?哪个小?到底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呢?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出示投影,帮助学生思考。
  2.演示操作,揭示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快。演示给学生看以后,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学生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体。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圆柱体计算公式的推动过程。并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最后让学生看书质疑。
  这部分教学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完成从演示——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推理的认识过程,让知识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
  关于难点的突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圆柱体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2)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
  (3)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师生互动,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找出两种几何形体转化前后的关系。
  (4) 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
  3. 运用。
  出示例1: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请一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语言说出:(1)单位要统一(2)求出的是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在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之后,安排例1进行尝试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四)巩固练习,检验目标
  1.填表: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它体积,如果不知道圆柱的底面积,那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求出它的体积?该怎样求?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在练习中发展智力,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3.变式练习:已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求圆柱的高。
  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势。
  4.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自带的圆柱体。
  教师提问:如果要知道这个圆柱体积,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又是如何计算的?
  这道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数学知识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内容是中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对全等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过渡到本节的深入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本章内容中,占据重要的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对全等、对顶角、对应边、对应角的定义,能够熟练掌握,并达到更深一层的理解。
  ②能够利用尺规画出全等的三角形,学生具有一定的作图能力。
  ③掌握并理解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SSS和SAS。
  ④能够运用SSS和SAS判定定理判定三角形是否全等,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⑤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读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的师生共同摸索判断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①掌握并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②运用定理判定三角形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几何题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判定定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两探究引出定理,两个运用定理的例子,来进行教学。探究中主要用尺规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中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进而得出定理。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定理。在用两个练习巩固知识。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我采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概括的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鼓励和表扬同学。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逐步从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的能力。
  2、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学生在在讨论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讨论交流的友好氛围,让学生更有机会体验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4. 教学程序:
  (1)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让我们知道AB=A’B’ BC=B’C’ AC=A’C’∠A=∠A’ ∠B=∠B’ ∠C=∠C’,满足六个条件中这一部分,能确定△ABC≌△A’B’C’,先让学生画出△ABD,再让学生在画△A’B’C’过程中明白,确定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下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适当时间的引导探究得出得出,当 AB=A’B’ BC=B’C’ AC=A’C’时,只能画出一个A’B’C’满足条件,于是得出定理:三个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SS。
  (3)得出定理,我通过讲解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懂得定理SSS定理的运用。
  (4)探究2:
  得出: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AS
  (5)通过解决生活实例,讲解三角形全等的运用
  (6)练习:在适当的时间过后给出参考答案,并进行简单的讲解。
  (7)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8)我的板书:我会把复习内容和这节课的定理用红色粉笔标明在左边,中间板书探究和例题的内容,右边板
  书练习的参考答案。
  (9)布置作业:P15, 第1,3题,预习P10-P12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一、说教材
  1、地位与重要性
  这一节是八年级几何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节课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中学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它不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内容做了充分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在中学几何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运用定义判断两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和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3)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画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
  (4)培养学生运用定义和性质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能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与简单运用。掌握概念及性质是应用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更进一步的判定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才能画出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  
  难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怎样用其概念与性质来具体运用。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授课时采取以学生自主运用其概念与性质来绘制中心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 
  本节课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的方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这样做使得问题具有梯度,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不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几何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利用电脑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用黑板、粉笔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三、说学法  
  在解决问题时,要抓住概念和性质。学生在遇到识别型的问题时,要能够回归到定义,看看图形是否具备定义所指的特征,如,判断等边三角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那就按定义将它旋转180°,看它是否和本身重合,如果重合,说明它符合定义所述的特征,它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否则则不是。很多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忽视数学概念运用。还有一点就是运用型的问题,遇到运用型的问题不妨多考虑性质,如作一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要想到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连线经过对称中心。说明要作的这个点在已知点和对称点的连线上,从而想到,连结已知点和对称点并延长,由性质告诉我们,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所以延长时应该延长一倍距离。运用性质还可解决已知两对称点,求作对称中心的问题。
  四、说过程  
  整个流程是操作à概念à问题à性质à问题à练习à总结
  (一)导入阶段  
  直接让学生做书上面的操作,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旋转”上来,从而很自然的引出两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概念。能够从“做”的过程中引出感念,学生对概念的接受会更容易一些,也更深刻一些。如果直接让学生从图中观察,学生可能不会想到旋转上去。
  (二)讲授阶段
  1、指导观察,掌握新知。
  概念引出后,为了让学生体会概念所述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再加深印象。然后让他们说出一些点的对称点及对称中心。接下来让学生观察两个对称点和对称中心的关系(数量关系和位置特征),从而引出中心对称的性质。
  2、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设置一些基本问题,如作一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已知对称点求作对称中心等基本问题。接下来再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置一些开放型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中心对称图案。并互相交流。
  设置一个游戏——圆形棋盘上放棋子,一个利用中心对称的策略游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终结阶段
  1、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对于大部分内容均在多媒体上显示,有些操作题,有必要在黑板上演示。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向量的直角坐标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主要研究两类问题:
1.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履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这节课。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节的授课内容为“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选自人教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提高版)第一册第六章第六节,我从四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是向量的重要内容,它使向量的运算完全数量化,将数与形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用向量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更加方便,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利用向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的处理
结合教学参考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将“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根据目前学生的状况以及以往的经验,我发现,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由于以前教师讲解得过多,导致学生丢失了很多重要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采用复习提问的形式,师生共同得出向量线性运算的直角坐标运算法则和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向量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相应坐标的结论,直接切入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后,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逐步加深学生对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记忆和理解。
由此,我对教材的引入、例题和练习做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现状、教学要求以及教材内容,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应用。
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紧扣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相关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的分析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能力,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教学目标
能准确表述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运算法则;明确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向量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的相应坐标;掌握用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方法。
2.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实现几何与代数的完全结合,让学生明白:知识与知识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通过例题及练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第二方面:教法与学法分析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师生的多边活动,在教师进行‘反馈—控制’的同时,每个学生也都在进行微观的‘反馈—控制’。”由于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建构才有成效,故本节课采用“发现式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借助于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
第三方面:教学过程
共分为六个环节,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复习提问约4分钟,导入新课约6分钟,创设问题约30分钟,小结约3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
(一)复习提问
(1)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的定义是什么?
(2)若O为原点,则点A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如果两个向量相等,那么这两个向量的坐标需满足什么条件?
课堂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首先要把所学习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的信息联系起来”。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复习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前,获得适当的知识积累。
(二)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 已知a=a1e1+a2e2,b=b1e1+b2e2,(e1、e2为直角坐标系的基底)
1.则a,b的坐标为……。
2.求a+b,a-b,λa。
3.求a+b,a-b,λa的坐标。
问题2已知A=(x1,y1),B=(x2,y2)。
1.则,的坐标分别为……。
2.化简-。
3.求的坐标。
这两个问题由师生共同练习完成。
通过师生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合作,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也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顺序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这很自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容易激发学生发现向量直角坐标运算规律的强烈欲望。
(三)创设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根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层次:先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由问题1、2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由问题1我们得到结论1:
a+b=(a1+b1,a2+b2),
a-b=(a1-b1,a2-b2),
λa=(λa1,λa2)。
用语言叙述为:
两个向量的和与差的坐标分别等于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
数乘向量的坐标等于数乘向量相应坐标的积。
由问题2我们得到结论2:
=(x2-x1,y2-y1)。
用语言叙述为:
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向量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相应坐标。
这两个结论是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规律,为本节的知识点。为加深认识,我又安排了练习1。
练习1(口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已知向量a=(-2,4),b=(5,2),
则:①2a=(-4,4),2b=(5,4)。②2a=(-4,8)。
(2)已知A(2,1),B(3,8),则=(-1,-7)。
①让学生注意数乘向量的坐标等于数乘向量相应坐标的积。
②提醒学生区分点的坐标和向量坐标,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上述(2)小题让学生明确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向量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的相应坐标,而不等于始点坐标减去终点的相应坐标。
第二层次:设计练习2、3、4。
练习2 已知如下向量a、b,求a+b,a-b,3a+4b,4a-4b的坐标。
(1)a=(-2,4),b=(5,2);
(2)a=(4,3),b=(-3,8)。
练习3 已知A(2,1),B(3,8),求。
练习4 已知(2,3),B(4,5),C(6,8)。
(1)若3=,求D点的坐标。
(2)求2-3+2。
这组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和向量相等的条件,也体会到对于两个向量相加减的直角坐标运算法则可以推广到有限个向量相加减。对于练习4中的(2)让学生认识到先进行向量线性运算几何形式的化简,再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好,也感受到几何与代数密不可分。
第三层次:遵循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我安排了例题1和练习5,这是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应用。
例题1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1),B(-1,3),C(3,4),求顶点D的坐标。
例题1有多种解法,除了课本中给出的由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形式向代数形式转化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向量=或=列方程求解,也可以利用线段AC、BD的中点E的向量表达式进行等量转化以求出D点的坐标。但不论哪一种解法都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
讲这个题时,我板书采用的是课本给出的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熟练地转化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其他的方法则只是给予提示,给学生留出空间,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例题1让学生深刻理解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亲身体会“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华罗庚语)。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5  已知A(-2,1),B(1,3),求线段AB中点M和三等分点P、Q的坐标。
练习5是例题1的进一步深入,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采用多种方法解题,教师以巡视的方式进行个别引导,并让有不同解法的学生上黑板演示,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弄清。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可以更熟练地掌握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应用,并使集体智慧个人化,书本知识灵活化,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小结
为了让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及练习后进行再认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使向量运算完全数量化,将数与形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很多的几何问题就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转化为大家熟悉的数量的运算。
(五)布置作业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内容,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我布置作业如下:
1.课本第186页:练习A   1(1)、2(1);练习B 1、2。
2.思考题:3a与a的坐标有什么关系?位置有什么特点?
A组的题用来巩固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B组的题则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应用,思考题又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
(六)板书设计
在黑板中上方书写完课题后,将版面分为四部分,从上而下,自左向右,按授课顺序书写授课内容,达到清晰、条理、有序的目的。板书内容如下:
课题:6.2.2 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问题1  练习1 例1 练习5
结论1  练习2
问题2  练习3
结论2  练习4
本节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不等式的解集
说课内容: 《不等式的解集》
  教材分析:
  上节课认识了不等式,知道了什么叫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本节主要学习不等式的解集,这是学好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使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作用。并且本课也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自主探索不等式的解集等概念,培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明确不等式的解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解。
  教学难点:对不等式的解集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教学方法:
  1、采用复习法查缺补漏,引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尝试指导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每一个问题,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习方法:
  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合作类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
  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实验:将如下重量的砝码分别放入天平的左边。(略)
  请大家仔细观察,哪些砝码放入天平左边后能使天平向左边倾斜?如果砝码重x克,要使x+2>5,即:天平左边放入x克砝码后使天平向左边倾斜。那么这样的x取应取什么数?这样的数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
  学生活动:1、让学生观察实验,寻找数量关系回答问题;2、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讲授新课
  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归纳得到:大于心不甘的每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即表示为x>3。
  由实例概括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我们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个别解,而应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个数或几个数组成的,而是由无限多个数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不等式x+2>5的解集x>3呢?
  不等式解集x>3,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略)
  如果某个不等式x≤-2,也可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略)
  说明:8.2.1在表示范表演的点画空心圆圈,表不包括这一点,表示大时就往右拐;图8.2.2在表示-2的点画黑点表示包括这一点,表示小时不向左拐。
  (三)知识拓展
  将数轴上x的范围用不等式来表示:
  (四)尝试反馈:
  课本第44页“练习”第1、2题。
  (五)归纳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不等式的解集的有关概念,并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六)布置作业: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说课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P79~8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一、说教材
  小学数学关于几何知识的安排,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教材特点,充分考虑五年级学生思维水平,确立如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探究知识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转化,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关键点: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来突破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重点。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等积转化成长方形。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剪刀、4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彩笔。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小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实验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形成爱好,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并最终能够发展特长。因此,整节课我始终坚持构建和谐的课堂,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世界,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中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互动”,形成了思想与情感的真正交流,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样师生彼此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另外,《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自主探索”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是先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与底和高有关系,再让学生明确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样,是在学生自己思维指向性基础上的探索,也就是让学生明确了“我要探索什么,我为什么探索”,避免了人为地提供探索的方向,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索既有利于教学的合理进展,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获得,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到了有效的探索。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发展迁移原则: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打算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反馈教学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形成和运用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本节课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整个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一个教学流程:
  1)通过“你发了哪些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问题,巩固和加深了对已学过的图形的认识。再由解决“两个花坛哪个大?”这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初步感知用数一数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局限性,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寻求简单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猜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细心地观察、交流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然后再探索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学生经历着比较、分析、动手操作、观察、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着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理解和经历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进行综合性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学以致用”。
  5)最后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学生畅所欲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猜一猜。
  2、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3、长方形的面积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揭示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归纳
  1、尝试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
  2、学生展示、交流
  3、对比、总结、提炼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题。
  (四)总结评价,升华提高
  师生共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孩子用转化的方法尝试解决三角形、梯形的面积。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中位数与众数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为中学数学中的统计部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内容比以往要求更高,也更这重要,也是将来必须考察的内容,且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能促进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学会在一组数据中判别中位数与众数,对中位数、众数有一个初步的体验。
  (2)经历体具实例体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
  3、 重点:认识中位数与众数,能在具体实例中判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难点:区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特征时的不同侧重。
  【学法、教法】
  1.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好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动手、观察能力较强,所以我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工程投标”活动,再通过实例突破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理解和区分。
  2.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体验再求知心理规律,我把本节中“公司员工月工资”作为他们自主学生的第一例,并讨论交流回答“议一议”中的两点问题;又通过简单实例复习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再通过具体的“工程投标”实例让学生深刻体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区别。
  【教学过程】
  1.复习平均数: 练习P223习题8.2第1题加强认识平均数。
  2.通过简单实例认识中位数与众数:
  (1)在一组数据1、2、3、4、5中在中间位的数为多少?3
  通过此例可引出“中位数”概念,但数组中偶数个时怎样?(再举一例)
  (2)在一组数据1、2、3、4、5、6中中位数为多少?
  通过此例说明“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才是平均数。
  (3)在一组数据1、2、4、4、5中什么数出现最多次?(得出“众数”概念)
  3.讨论交流P224 “公司员工月工资”问题,并回答“议一议”中的两点问题。感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特征时的不同侧重。“平均水平”更合适
  4.如何区别: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通过“工程投标”活动体现“平均数”的作用。
  (1)介绍“工程投标”中的一种规则:以上梅中学新宿楼“工程投标”中的例子:
  如:在班上选取8位同学作为8个参投单位,8位同学口头投的参数为:(直接写在黑板上)单位:万元
1        2        3        4        5        6        7        8
80        95        110        100        150        120        140        105
  解释:“工程投标”中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不能让“投标单位”走极端而集中大家的智慧取“平均数”。
  (2)拟建“下屯到武夷山水泥路面”,让全班同学参与“投标”,具体操作:
  先给工程大概的预算:每公里总投资约在40万元,总里程为24公里。
  大家各自在纸上写出“标的”并注明姓名,集中交至讲台,由班长从中随投抽出10份作为样本:(单位: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800        880        900        950        825        850        840        860               
  本例的作用:(1)真正让学生体验了“平均数”集中了大家的智慧。
  (2)了解“工程投标”中的一些技巧,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5.“中位数”能避免一些人为的“走极端”,计算简单,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6.“众数”在选举中尤为突出。看P226“议一议”
  【课后作业】P226“做一做”、P227第3题
  【反思】
  【板书】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频数与频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频数与频率第一课时。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常常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收集与处理数据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频数与频率》分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以及中位数、众数等,对本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为下节课学习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做准备。
  2、教学内容和选择
  在具体教学素材的选取上,体现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学生的兴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确定了“你最喜欢的歌手”,“《醉翁亭记》中也而两字出现的频率”,“你最想去的河南景点” ,让学生体会到频数与频率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教学目标
  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表示数据,能读懂统计图。
  2.过程方法: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分析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整理和表示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运用频数与频率以及相应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处理,作出合理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二、 教法和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索、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在素材呈现上,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折线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既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的识别能力。
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做一做、议一议中,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决策能力,体会样本估计整体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猜我的年龄的活动,旨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指出频数与频率,自然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最想知道什么,从而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
  2、 研究问题:
  频数和频率的概念,虽然是本课的重点,但不要求死记硬背,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其意义,学习重点应在于利用它们更好地整理和表示数据,从而解决问题。因教材所给素材大家最喜欢的足球明星,学生对此比较陌生,难以激起学习的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调查你最喜欢的歌手活动,为提高课堂效率,我采用了电子工作表记录统计的功能,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根据调查记录的结果,你能很快说出同学们最喜欢的歌手吗?这种数据表示方法好不好?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同学们最喜欢的歌手是谁?喜欢每一位歌手的人数是多少?他们与总人数的比值是多少?”,引出频数与频率的概念,让学生自学课本,明确概念。
  这样一个过程的完成,由杂乱的数据记录到有条理的运用表格或统计图,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经历了数据的整理,统计结果的判断,发展了数学能力,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统计结果,还可渗透德育知识,介绍周杰伦的成功经历,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流行歌曲和歌手。紧接着,根据学生期中测试的成绩制定了一个统计表,让学生补全表格,进一步巩固频数、频率的概念,体会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理解频数与频率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做,猜猜看,你认为哪个汉字的使用频率最高?如何确定哪个字出现的频率呢?学生分组统计《醉翁亭记》中也、而出现的频率?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设计“议一议”的目的是:一是对“做一做”的问题作出回答,力图让学生初步体会频率的稳定性,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二是由这一结果可以看出:“的”和“了”出现的频率渐趋稳定,而且“的”出现的频率较高。这实际上就是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因为在调查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是抽样调查,得到样本的数据,进而估计整体。因此,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思想,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深入理解
  理解了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后,接着对学生提出,是不是频数大,频率就大呢?学生在做完甲和乙罚球投篮比赛的练习后可知,在两组数据中,频数大,不一定频率大,如何进行判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4、初步应用:
  根据调查你最喜欢的河南景点的统计结果,及制作好的统计图,从频数、频率和统计图不同角度进行进行判断,如果要组织这个班旅游,该去哪个地方,加深对频数、频率概念的理解,体会对决策的重要作用。
  5、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培养学生反思、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一分钟快速思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寻找身边的频数与频率,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四、 设计特色
  坚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理念,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努力营造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追求宽松、超前、自主、快乐,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在探究新知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赏识和肯定中获得进步的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平移
  一、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的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都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平移和旋转分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1)平移的概念;(2)平移的距离。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平移现象,掌握平移的特征;教学难点是:平移的距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平移现象,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判断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位置。
  2、让学生经历观察、讨论、操作、演示、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图案,感受数学的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
  二、说教法,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情境创设法。本节课从生活入手,平移数学书,再到游乐园中找平移现象,通过小鸟平移,搬家等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利用课件的形式把平移的过程用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观察、了解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用生动形象的方式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我还为学生设计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平移的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组织同桌合作,用学具做平移的动作,操作实践、观察对比,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2、练习法。学生通过怎样平移小鸟才能重合,小鸟搬家等练习验证、巩固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创设情境,认识平移。首先从移动数学书来引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再组织学生讨论红旗、窗户、缆车等物体的移动特点,从而揭示课题平移。
  2、体验平移,巩固深化。
  ①去游乐园找一找平移现象。初步学会判断平移,认识到除了平移,旋转也是一种运动现象。
  ②学生用学习用品在课桌上做简单的平移运动,让学生懂得平移就在身边的道理。
  ③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④学生亲身体验平移运动,体现“做数学”的思想。
  3、引导探究,掌握平移方法。
  ①研究平移的方向。通过观察鸟的方向,学生感悟到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变的才能通过平移重合。
  ②引导质疑,引出在方格纸上小鸟到底平移了几格的难点。学生利用学具移一移,初步尝试方格纸上的平移运动。掌握平移的几种方法:移、数、计算。
  ③以“小鸟身上的两只蝴蝶”为例,引导观察、比较,懂得平移另一种方法:找对应点。
  ④通过课件演示,启发学生发现任意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⑤总结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法。
  4、各种练习,巩固新知。
  ①小鸟搬家提醒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知道平移了几格,给小鸟的新家找好地址。
  ②学生练习展示,汇报平移的方法,巩固新知。
  5、欣赏平移的美,培养学生数学的审美价值。
  6、全课总结。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我是××一中教师××××,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活动,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教学背景: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因为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整式及因式分解的基础上,又一代数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所学分数的延伸和扩展,而学好本节课,为今后继续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特别是对“分式有无意义的讨论”为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作了铺垫。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3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从而了解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我把理解分式的概念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由于中学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值为0时的条件,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部分学生容易忽视分式的分母值不能为0这个条件,因此我认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分母值不能为0的理解。
  一、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八年级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小学分数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去认识、理解分式。但是分式的分母不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确实掌握所学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置了巩固性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及变式处理.
  2.教学方法:
  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为了适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为了提高课堂效果,适当的辅以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3.学法指导
  观察、概括、总结、归纳、类比、联想是学法指导的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在活动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归纳,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 “学会”和 “会学”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如何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坚持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设计原则, 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为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为了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和运用数学,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一道有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捐款的事例,并设置了6个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整式及其运算入手,引导学生从旧知中去发现分式,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和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好地进行分式概念的建构活动。落实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发现,在第二个环节 “类比联想 形成概念”
  我将采用“议一议”的方式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式子的特征,类比分数,合理联想。从而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分式的概念及一般表示形式。
  第三环节“指导运用 巩固概念”
  通过小组内互举例子,互说判定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分式概念,并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因分数负迁移所造成的认知障碍,注意辨析 与 的本质区别和 不是分式的问题,指出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不是决定于这个式子里是否含分数线,关键要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最后指出“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同时还让学生明白:分数线具有 (1)表示括号;(2)表示除号双重意义。
  到此学生对分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并不完整。接下来如何识别分式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探究学习的好素材。课本中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直接给出的,而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忽视这个条件或是对分母整体不为零认识模糊,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
  我在第四环节“循序渐进 再探新知”
  创设了以下活动供学生自主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首先是组织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表格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分式中的字母赋值,将“代数化”了的分式还原为他们熟悉的分数。通过填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将会有差异,此时正是倾听与交流的好时机,通过互相说服和推广,他们最终会达成共识:分式的值与字母取值有关,分式并不都有意义。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再次类比分数,将陌生问题向熟悉问题转化,自主得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建立完整的分式概念,同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我抓住这一契机,给出:
  (2)、概括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对一般表达式 里的分母B作出取值限定:B不能等于零)为了能让学生对刚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最基本的应用,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例题1是一个有关分式求值及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的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同桌交流,然后师生评述,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感。
  我又顺水推舟,再给出以下分式,让学生讨论,(实践练习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你知道吗?(采用组内合作然后组间抢答的形式。)
  (1)、 (2)、 (3)、
  接下来,我又乘胜追击,问学生:
  (变式练习):那么以上各分式,当 取什么值时,分式无意义?
  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消化知识。
  (五)、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在掌握了如何求当未知数取什么值时,分式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以后,我将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讲思维又将象每个跳动的音符一样活跃起来了。
  我问学生:
  例2:同样的,以上各分式,当 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由于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在本质方面还是肤浅的,很多学生可能只考虑满足分子为零即可,所以我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这时就有考虑问题较周到的学生通过(2)(3)两个题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找出了症结。这样我就能及时的对症下药,指出“分式的值为零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分子的值为零;(2)、同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从而进一步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为了使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顺利地纳入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所以在接下来的第(六)环节“ 巩固深化 分层作业”里,我将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分式意义的本质?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你的收获有哪些?最后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归纳小结:
  A、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并含有括号的作用.
  B、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但分母必须含有字母.
  C、分式分母的值不能为0,否则分式无意义.
  D、分式的值要为0,需满足的条件是:分子的值等于0且分母值不为0
  E、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包括整式和分式)。
  (2)、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其中有一题自编涉及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的题型。这样设计对学生是个挑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兴趣,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三、教学设计说明
  回顾整节课的设计,我主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教材处理:认真处理教材,目的只有一个——为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类比;联想已有知识经验;分析新的问题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
  2、通过分式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引发自行学习的内在动机。
  3、在学生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后,通过一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题组(例题及变式训练),逐题递进,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互举例子、组内合作、组间抢答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问题设计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5、小结部分通过师生共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旧知识建立逻辑性的稳固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
  (二)、关于教与学方法的选择:我在设计中始终关注:如何精心组织,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探索、交流与创新,因此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1)、应用数、式通性的思想,类比分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协作,完成对分式概念及意义的自主建构,突出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养成;
  (2)、加强应用性,通过再探新知、变式延伸两个环节,发展数学应用意识,突出分式的模型思想。
  3、关于评价: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要多表扬,多肯定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在活动中注重运用态势、语言对学生进行即兴评价,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的。
  以上是我对《分式及其基本性质》这节课的粗浅认识,衷心希望各位老师不惜赐教。 谢谢!
  附:板书设计: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1.分式的概念 例题1: 例题2:
  2.有理式的分类 
  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实践练习:(组内合作。组间抢答) 
  4.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3: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数轴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习任务分析
  1、要求学生会正确画出数轴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2、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3、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初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通过数轴上点的移动说出表示点的数
  三、目标分析
  1、通过回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
  2、通过动手画数轴和数轴的概念,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了解点与数之间的关系。
  3、通过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数形结合。
  4、通过实例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实践生活离不开数学
  四、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模拟演示、启发引导、学习应用、发展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直观、感性的支持,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启发诱导,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节课的引入采用先回忆再从实例引入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概念的得出采用比较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动手画数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改变原来的"听数学"为"做数学"。
  数轴应用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基本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一面。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
  1、正确画出数轴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首先回忆小学生学过的知识直线上用点表示数量数轴的三角形,再通过实物如:标尺、温度计等,要求同学们通过观察能建立数轴的概念模型通过提问:标尺及温度计上的数据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出数轴的方向性及数轴的原点和单位长度,上面的过程可以由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从而概括数轴的概念即三要素。
  2、变式;从而也可归纳出数轴商店表示即,数与点的对应关系。
  通过例题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画出数轴并描述点
  说明:(1),可能有不少学生会忘记正方向
  (2),原点左边的数的表识会发生标反的错误。
  (3),数轴上的正方向,同时也表示由小到大的方向。
  (4),单位长度的截取可以是任意长度,不是唯一的。
  (5),数轴的方向也不是唯一的,如温度折线图等,方向也可以是向上的。
  3、正确画出数轴后,即使点在数轴上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强调一下,分数和小数的表示是这一节课的难点,首先通过例题:
  通过在数轴上描点:4,-2,-4,5,1/3,0
  先对数进行分类,正数,零,负数,负数在0(既原点)的左边,正数在原点的右边再按整数和分数描点,通过练习巩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什么数?
  P23练习中第3题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下了铺垫,即数的大小比较,这里要求学生能在新排列一下,使学生能了解数轴哂纳感,负数、0、正数,之间的关系。
  4、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在+3和+4之间没有正数
  (2),在0和—1之间没有负数
  (3),在+1和+2之间有无穷个正分数
  (4),在0、1、和0、2之间没有正分数
  这题通过数轴的直观描述进一步说明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创新题
  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的先向左移动两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三个单位长度,如图: (略)
  由图可以看出,到达终点是表示数1的点,画图表示一个点从数轴上原点开始,按下列条件移动两次后到达的终点,并说出它是表示什么数的点:
  (1)向左移动4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
  (2)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
  (3)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
  这是一道源于运动变化思想设计的题目,借助点在数轴上从原点开始的连续两次沿直线方向的运动后,将终点的数写出。一要认识方向,二要把握运动距离,可提高学生的运动思维,有助开动学生的变化的观念。
  六、小结
  (1)归纳学习了哪些内容?
  (2)归纳学习的思想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采用探索式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所以,在教法上,不采用课本单刀直入的探索式推理方法(即先给出结论,再推理论证),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观察类比,使学生产生求知快乐感,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而这种处理,化难为易,抓住教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3: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学生在已经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它是学生在已获得一定的探究方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来看,它反映了事物内部的量变与质变。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节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中学几何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了解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 二、目标分析 根据新教材要求、本节知识的特点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 1.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 3.能够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解题。 数学思考: 1.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历经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 1. 学生在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2. 学生通过运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解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学生经过操作、试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从探索两圆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体会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感受数学中的美感。
  三、过程分析
  活动一:观察图片,引入课题 上课时,首先多媒体展示图片: ① 奥迪轿车全景推至标志 ② 车――轴承――轴承平面 ③ 奥运会五环旗的旗徽 学生欣赏图片,在音乐中感受数学美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提出问题: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图片中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起学生对探索两圆位置关系的兴趣,由此引入到要研究的课题。 活动二:动手实验,探究新知
  1、位置关系探索
  探究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特征是通过公共点来刻画的,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按公共点分类能分成几类?动手操作,在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透明的纸上画两个半径不同的⊙O1和⊙O2,把两张纸叠合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张而移动另一张,你能发现⊙O1和⊙O2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每种位置关系中两圆有多少个公共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参与数学活动,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及两圆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
  2、概念形成
  (1)师生共同画出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提问:你能否根据两圆公共点个数类比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定义,给这五种位置关系分别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吗?
  (2)请你指出活动1展示的图片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问题(1)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问题(2)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增强应用意识。本环节设计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问题为出发点,依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置一系列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发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三:讨论交流,深入探究
  1、利用中央电教馆资源,演示固定一个圆,移动另一个圆,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情况,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功能,观察随着两圆位置关系的变化,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和或之差之间的数量关系。随着两圆位置的变化,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的大小关系应该怎样?(显示)(播放动画,慢速两遍,可视学生理解情况作适当的增加.)
  2、讨论: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r1 >r2),圆心距(两圆圆心的距离)为d,当两圆外切时,d与r1和r2有怎样的关系?反过来,当d与r1和r2满足这样的关系时,两圆一定外切吗?
  进一步,请同学们分小组利用d与r1和r2的关系讨论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完成表格,集体评价讨论结果
两圆的位置关系        外 离        外 切        相 交        内 切        内 含
两圆的交点个数                                       
两圆的位置关系        外 离        外 切        相 交        内 切        内 含
d与R、r的关系        d>R+r        d=R+r        R-r        d=R-r        d
  ①外离ód> r1+ r2
  ②外切ód=r1+ r2
  ③相交ó r1- r2<d< r1+ r2
  ④内切ó d=r1-r2
  ⑤内含ó d < r1-r2 设计意图:1、利用资源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能轻松的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两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题。2、通过定理的探讨与发现渗透特殊――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活动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问题1. 如图,⊙O的半径为5cm,点P是⊙O外一点,OP=8cm,以P为圆心做一个圆与⊙O外切,这个圆的半径应为多少?以P点为圆心做一个圆与⊙O内切呢? 设计意图:问题1的安排是为了利用已讨论出来的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结论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的两圆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问题2. 有一块矩形木板长25cm,宽18cm,木匠师傅已经在木板上锯下了一个最大的圆⊙O1,为了不浪费木料,木匠师傅要在余下的木料中再锯下一个最大的圆,则木匠师傅在余下的木料中锯下的那个最大圆的半径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问题: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我们懂得了哪些新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
  2.师生共同归纳: “和差切,交中间,内含外离在两边”
  3.布置作业:A:课本习题14.3中第1、4、6题。 B: 课余探索: 和圆O1(半径为2)圆O2(半径为1)都相切且半径为3的圆共有几个?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本节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反思,培养科学的认知习惯。作业布置注重了分层,让探究延伸到课外。 四、教学反思 教完本节课,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在探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观察分析,猜想证明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方面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通过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方法。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两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3从突破难点出发,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给学生生动难忘的数学情景。 本节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和半径间的数量关系是一大难点,教学中合理运用资源,及几何画板生动再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自体验并自己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的魅力! 理的探讨与发现渗透特殊――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活动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问题1. 如图,⊙O的半径为5cm,点P是⊙O外一点,OP=8cm,以P为圆心做一个圆与⊙O外切,这个圆的半径应为多少?以P点为圆心做一个圆与⊙O内切呢? 设计意图:问题1的安排是为了利用已讨论出来的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结论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的两圆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问题2. 有一块矩形木板长25cm,宽18cm,木匠师傅已经在木板上锯下了一个最大的圆⊙O1,为了不浪费木料,木匠师傅要在余下的木料中再锯下一个最大的圆,则木匠师傅在余下的木料中锯下的那个最大圆的半径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问题: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我们懂得了哪些新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
  2.师生共同归纳: “和差切,交中间,内含外离在两边”
  3.布置作业:A:课本习题14.3中第1、4、6题。 B: 课余探索: 和圆O1(半径为2)圆O2(半径为1)都相切且半径为3的圆共有几个?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本节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反思,培养科学的认知习惯。作业布置注重了分层,让探究延伸到课外。 四、教学反思 教完本节课,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在探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观察分析,猜想证明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方面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通过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3:35 , Processed in 0.08661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