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38|回复: 0

[英语] 新课改中英语教师需要的改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9 02: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中学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都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一、建立民主、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组织教学,不外乎是维持课堂纪律、督促学生“苦学”。而新的教学形势要求我们积极引导,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审美欲层次,变“苦学”为“乐学”,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实现学习上质的转变,使学生在主动的、审美性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

    优美、有趣的教学环境能使他们对英语课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扩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如,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英文字母的装饰品,在黑板上张贴一些充满艺术趣味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产生丰富的想象,灵感不断迸发出来,更容易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他们经常就联想到的内容向老师请教这个怎么说,那个怎么说。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应对学生慈爱关心,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热爱学生的教师一定是教书育人的表率,一定能把爱生情感渗透到教学中去。

    课堂上,教师若以亲切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所学的陌生的英语知识也有“亲切感”。走进教室我们习惯地、亲切地对学生们说“How are you!”孩子们在我们的感染下一定会面带笑容地回答:“Fine,thank you.”;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微笑着倾听,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走到他面前轻轻问一句:“Can I help you ?”; 课余时,我们应该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的课堂模式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譬如:针对中学一年级学生,为了把握好一堂英语课,我们可以(也应该)提早候课,播放一些欢快的英语歌曲,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教案设计中充分利用电脑、背投、实物投影仪等先进设备,产生较好的视听觉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设计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踊跃发言时,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Good!”“Very good!” “Great!”等。或奖励一颗“幸运星”,课后,学生用“幸运星”来换取印章,在书本上敲一个笑脸、大象、奥特曼、比卡丘等图案,以激励他们多主动发言,这是无论高、中、低年级学生都十分接受和喜欢的。

     当然,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如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FLASH动画,请他们为动画中的各种角色配音,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参加。

    三、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重视课前二分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我们可以结合中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在课前二分钟开展每课一歌、有谜同猜、绕口令等活动,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彩,注意力分散。据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英语教学游戏和比赛简单易行,是培养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他们欢迎。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

    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还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按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转移。

    3、设置教学障碍,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有兴趣和动机是不够的,必须磨炼意志,增强自制力,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教学障碍,锻炼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了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拼读比赛;学过的单词、句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背下来等。限制时间,规定条件,明确任务,让学生自己约束自己,使注意力发挥最大作用。

     四、美化教学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将美育融入中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激励学生创造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地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直至你的眼睛,由于感受到人的最大幸福——创造的幸福,而放射出激情的光彩。”所以,只要我们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美,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讲中创造美——说一说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中学英语的许多对话可以说是引起学生进行“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德国美学家克罗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型结构,训练学生创造美。

    2、练中创造美——唱一唱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音乐和英语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中学生好动、活泼,喜欢唱歌、跳舞。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就尽量多编、多教英语歌曲,借助音乐的优美旋律和节奏进行英语单词和句型的教学、巩固。

    3、画中创造美——画一画

    学完有些知识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画一画,更是激励学生创造美的好途径。中学生特别喜爱这种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学生在充满激情的绘画中创造出可以看得见、触得着的美的形象。如教学水果类单词时,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涂上颜色,学生的学习劲头倍增。

    4、演中创造美——演一演

    英语课本中美的对话内容,可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学生在表演中“把这种美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才能引起欣赏者的审美愉悦(《美与审美观》语)”,这是激励学生创造美的好方式。教学口语交际时,就要放手让学生演一演,使学生通过虚拟情景表演创造出行为美、语言美。

    5、仿中创造美——写一写

    在写字教学中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写漂亮字,虽说始于幼稚的模仿,但这却是美的创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指导学生写好字、练好字,写出比较漂亮的字,将“美统一于实用”之中。

    教学中学生创造美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收集谦虚的名言、谚语,办英语手抄报等。这些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启发和引导了学生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只要教师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就一定能组织好创造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创造出美。

    综上所述: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和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氛围、新的教学要求以及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都在不断发展的学生,以利于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4-19 10:38 , Processed in 0.28192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