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93|回复: 3

[经验] 2012年教师招考面试技巧之教学技能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 2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作业是师生共同耕耘缔结的劳动果实,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业的作用好比是秤,能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和少;作业的作用好比是一面多棱镜,能照出教师教学水准的高和低。作业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反馈的主要渠道。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连结教与学的纽带,它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的作业技能关系到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和完成作业的质量。

  一、作业的含义及其分类

  作业的分类多种多样,选择的角度不同,作业的分类不同。

  从作业发生的场所上看,可以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从作业表达方式上看,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

  从做作业的时间方面看,可以分为短期作业和长期性专题作业;

  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可以分为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

  从作业的选择性看,可以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即分层作业)。

  二、作业的布置

  (一)作业布置的原则

  作业的布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机智的体现,其容量和难易程度等对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另外,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而不能在下课铃前后慌忙布置,草草了事。通常,作业的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针对性原则

  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一般来说,每一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只有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教学内容才是统一的。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设置作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遗传、环境与所受的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作业的表达形式、目的、内容、要求不同。作业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有个性的作业,以最终实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理想。如上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依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只限于对诗词的理解背诵,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要求对诗词进行鉴赏。

  系统性原则

  知识本身不成型,通过梳理归纳才系统化∶能力本身不好量化,通过有序的训练才显露其发展轨迹。这种有计划、有条理、成体系的训练过程就是系统化作业,它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能让学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习惯训导得更好,能力形成得更全面。

  开放性原则

  作业设计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学生作业应从书本中走出来,从题海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从学科作业封闭型走向整合作业开放型。新的课程环境要求大部分作业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和实践,作业答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课外作业布置的注意事项

  与课堂作业相比,课外作业布置的难度更大一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布置课外作业在遵循作业布置几个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变规范、统一的作业为自主的、个性化的作业。这一点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而言,作业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要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2)变封闭的作业为开放的作业。开放性作业突破书本知识范围狭小的限制,让学生的作业更贴近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变独立完成的作业为合作完成的作业。新课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作业的布置中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因为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往往需要其他人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这里的合作包括了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学生与家长间的合作以及学生与各学科教师间的合作。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请学生为自己设计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人翁态度和创新精神。最后,当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自问几个问题,例如,“它值得做吗”、“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它清晰具体吗”、“学生了解做作业的原因吗”、“它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并有可利用的材料吗”、“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等。如果教师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布置的作业就是好作业。
(二)教学应变技能的特点
  教学应变技能具有以下特征∶
  突发性
  它是指课堂中偶发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突然性,教师无法估计,它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很难事先作出具体的应变准备,这一特点更加体现了课堂应变能力的难能可贵。
  灵活性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一节课45分钟,尽管老师在课前准备了周详的教案,但课堂上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形总时有发生;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知识、机智地在瞬间作出果决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灵活性,是课堂教学机智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教育机智
  (一)教育机智的涵义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经验的升华,是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熔铸的合金。教育机智实质就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也是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机智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机智表现为对无法预见的情境进行出乎意料的塑造,机智表现为临场的随机应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瞬息万变、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教师要善于掌握教育机智,提高应变能力,妥善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能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能够机敏、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机智的类型
  教学机智的类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1.处理知识疑难的机智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所提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难度,或者是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使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这时就需要教师有处理疑难的机智。
  2.处理偶发事件的机智
  教学情境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时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中小学教师具备处理偶发事件的机智。
  3.处理教师自身失误的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在上课前,老师经过认真备课对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虽然做了估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自身失误,比如,可能会写错字、说错话,甚至遗漏掉一些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当具备处理自身失误的机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21: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教学应变技能的方法及策略
  一、教学应变的方法
  教师学习应变技能必须掌握一些教学应变的方法。
  (一)因势利导法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转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推动课堂教学向前进行。教师案例如下∶
  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看小说,就提问,可这个学生站起来嘻皮笑脸地说∶“这个问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全班哄堂大笑。这时教师沉着地说∶
  “好呀!正好教学计划中有个专题讨论,下周进行,你作中心发言。”那个学生一下子泄了气。课后为了下周的发言,他查找了许多资料,作了充分准备,发言时效果很好。教师表扬了他,他也公开向老师道歉。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案例如下∶
  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些偶发事件虽与课堂内容无关,但教师可以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移花接木法,也称话题转移法
  把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枝节,巧妙地嫁接在教学的主干上,这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应变艺术。教学案例如下∶
  一教师在讲《三衢道中》这首诗的“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时,一男生忘乎所以地学着黄鹂叫了两声,引起课堂一阵骚动。这位教师见了,坦然一笑说∶“某同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鸟叫。这是因为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啊!可见黄鹂的呜叫,对渲染环境、表达诗人情感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大家想想,在这黄鹂的叫声中,在左右绿荫相映的山道上,诗人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呢?”由于嫁接自然巧妙,不仅气氛很快缓和下来,而且同时让学生领会到∶在此情此景之中,诗人行走在三衢道上,不由得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问题转移法,也称“踢皮球”法
  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当今科技文化迅猛发展,中小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喜欢分析、善于思考,因而会提出一些很特别的问题,完全在意料之外,有的甚至老师也一时难以回答。这时就可以利用问题转移法,把学生踢过来的球再踢给学生,也即把所提问题转移给全班同学或其他同学,这样既可以给教师提供思考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采用讨论法或其他方法,师生共同合作拿出正确的答案。教学案例如下∶有位老师上小语三册《朱德的扁担》一课,当教师讲到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下“朱德记”三个字,战士们更加爱戴总司令,都不好意思再夺他的扁担时,全班同学对革命领袖的崇敬之情,被这位满怀激情的讲述推向了高潮。这时,一只胖乎乎的小手高举起,一个有趣的问题立刻蹦了出来∶“老师,那时人们很穷,读不起书,怎么记得‘朱德记,三个字呢”?教师没有思想准备,不能立即作答,却又巧妙地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是呀,谁能答出这个问题呢?”好一个“是呀”,有惊讶,有肯定、有赞赏、有对全体儿童思维的激发。全班学生乃至听课的人都随着教师的反问陷入了深思。在儿重的心目中,解放前穷人不能上学,这是肯定的;不上学又怎么能识字呢?怎么能认识朱德的扁担呢?对一般小学生来说,这一连串的推理是很自然的。然而,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的现实生活终于给孩子们打开了智慧之门,回答问题的小手一个接一个的举起来,_‘他们读过函授学校。”一个孩子用现代生活中的语句解释。“方向想对了,但说法不对”。精明的教师既作了肯定,又作了否定。“办扫盲学校。”另一个孩子的答案与故事发生的年代靠近了些,老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解放区办农民夜校”,“红军叔叔一边打仗,一边学文化”。孩子们终于得出最满意的答案。
(四)堵导变通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点拨诱导,讲究导的艺术,又要注重堵漏塞流,强化堵的机智,提高课堂效益。堵即控制,控制学生的思维,使其纳入正常的轨道。要知道,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许多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问题的出现,使的课堂教学散乱芜杂,如不及时堵住这种流向,课堂教学就不能正常展开。教学案例如下∶有位年轻的女教师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讲到“美女蛇”的时候,一个男生举手发问∶“老师,世上有没有关男蛇?”说完,他还得意地看了看同学们,引起了哄堂大笑。女教师沉思片刻,说∶“这个同学天真好奇,问得有趣;但他问的思路不对,照此下去,可以问,有没有丑女蛇和丑男蛇呢?要知道,作者的思路是在‘美女,和‘蛇,的对比上,‘美女,是指她迷人的外表,‘蛇’是其害人的本质,‘美女蛇,比喻披着画皮的坏人……”这位女教师没有因为学生的哄笑而影响自己的情绪,更没有因为那位男生的提问对自己不尊重而反感,而是因势利导,从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正轨,既稳定了课堂教学秩序,又指导学生理解了“美女蛇”的寓意。这样处理十分得体,体现了教师机敏而灵活的教学艺术。
  (五)巧妙暗示法
  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有时候是难免的,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暗示法便是其中的一种。教学案例如下∶在讲述政治课中的“正确认识权利与自由的关系”时,课堂上有个学生在抽烟,吸引了许多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教师说∶“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有抽烟的自由,而有的人却会因抽烟而受到处分,这是为什么呢?”不仅成功地警告了抽烟的学生,而且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了,使得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来讨论这个问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六)幽默调侃法
  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教学、教育的意图,学生也普遍欢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师,课堂上适度进行幽默调侃,是唤起学生注意,避免发生分心的有效方法。教学案例如下∶对个别上课分心的学生,以一句“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唯有一心不可二用”、“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春眠不觉晓,教室有睡鸟”的话,提醒他们注意。有几个学生在政治课上打瞌睡,周围还有几个学生看着发笑。老师这样问到∶“同学们,有谁知道?‘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接着说∶“是不是闭着眼睛听政治课也叫‘垂帘听政”,?引得全班轰堂大笑,瞌睡的学生完全清醒了。有位教师给少年犯上课,上讲台时不小心摔了一蹿,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这位教师慢条斯理站起身,笑嘻嘻地说∶“同学们看到了,这就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一个人可能摔倒,而仍然可以再站起来。”他这急中生智的一句自我解嘲,当即使“倒彩”变成了满堂喝彩声。
  (七)冷静处理法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愿学习,甚至与教师顶撞的现象。在老师活动中,也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时,‘教师的应变艺术就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情绪的激动、冷静地审时度势,胸有成竹地寻求妥当适度的解决方法。教学案例如下∶一位年轻教师接班的第二天,他上课,未走进教室,只听见里边乱哄哄的。他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画了他的漫画,并在旁边加注∶“不准擦掉”。老师明明知道是学生侮辱自己,但他仍然冷静说∶画画的同学很有想象力,画也切合人物的个性特点。做教师的一靠嘴,传授知识;二靠耳朵倾听同学的真知灼见;三靠眼睛,观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所以画的作者,把这三种器官画得都挺大的。我建议课余时间,这位同学多向美术老师请教,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现在是语文课,是不是先擦掉上课?至此,同学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老师这样做,不仅教育了学生,也平息了一场风波,胸有成竹地把突发事情转入了正常的教学轨道。反之,如果不能冷静、理智地控制自己,对学生训斥一番,效果一定不理想。
  (八)巧补失误法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某些失误不足为怪,关键在出现失误后能巧补,不致造成课堂损失。教学案例如下∶有位教师在以《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参赛时,因课前思想包袱重,板书课题时漏掉了“爱”字。当分析完第一段回扣课题时,才发现缺了“题眼”,此时,他反而镇静下来,用红笔在一旁写了一个格外大的“爱”添到题目中,巧妙地补救收到了出乎预料的“歪打正着”效应。巧补失误是坦诚相见,拙中见巧,真错实补,以真实的手段和扎实的知识迅速弥补疏漏、匡正谬误。
  (九)以静制动法
  面对课堂上偶然出现的骚动混乱,教师切忌怒发冲冠、暴跳如雷,而应头脑冷静,以静制动。教学案例如下∶一位教师去上课时,刚走到教室门口,冷不防从闹哄哄的教室里飞出一球,打在教师身上,正在同学们伸舌缩颈等待着一块暴风雨的时候,这位教师却走上讲台幽默风趣地说∶“好球!”停了片刻,他又改变语气,严肃地对大家说∶“不过,要想练射门的基本功,还得上操场去。以后谁要是在教室里踢球,我可要出示黄牌警告了。”几句话,不仅教室里的气氛很快缓和下来,那位肇事者也羞涩地低下了头。
  (十)将错就错法
  教师把课堂教学中的出现的错误或失误变成教学资源加以利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在学生不知不觉中,教师既弥补了自身的失误,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案例如下∶一位数学老师讲例题时,因为板书有误,导致答案不合理,他已经意识到出了差错,但是不慌不忙地问学生们∶“同学们,这个答案合理吗?”有一学生回答∶“不合理。”教师追问∶“那么错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接下来教师在黑板的另一侧写下“正解”两字,学生还以为老师在进行错解分析呢。在适当的时候,教师面对失误要急中生智、将错就错,实现错中悟、悟中得的教学效果。
  (十一)讨论共答法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上课内容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把问题还给学生,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案例如下∶在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时,有学生会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留学生出国后不愿归国呢”?或者会问“中国周边的新加坡、韩国及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都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可经济发展比中国更快,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教师不回答是不行的,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弓l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归纳,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十二)联系迁移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外在的相似性,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处理出现的教学问题。教学案例如下∶某老师一走上讲台,同学们突然大笑起来。一位女生告诉他,他衣服上的扣子扣错了。学生们在哄笑。教师瞪大眼睛看着大家,打量自己,发现自己扣错了扣子,重扣。“同学们,你们别笑,我是有理由的!第一,我起床时想心事,一直在琢磨这堂课怎么上。第二,我们班有位同学运用数学公式总是张冠李戴,他不是比我更好笑吗?你们只笑我一个,不公平。”同学们又笑开了。“尽管我很委屈,但我还是要向大家承认错误。通过这事儿,我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就是‘心无二用,。做事专心致志才不会出错。我向大家保证,今后决不扣错扣子!你们呢?那位爱张冠李戴的同学呢?”大家不再做声,课堂气氛变得严肃起来。教师巧妙地将自己扣错了钮扣与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张冠李戴联系起来,在自我批评中同时教育了学生,学生由先前的嬉笑变得神情严肃,做好了专心致志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这样就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了。
  (十三)顺水推舟法
  顺水推舟法是指教师面对突发事件时,不是依照自己的原先设计,而是顺着学生的情况,以新的教学思路展开或推进教学的方法。教学案例如下∶有位外语教师在教cook(公鸡)一词时,有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喧哗。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好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态度。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21: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最终要形成实践性教学文本,即写成教学计划,也叫教学方案。写好教学计划是教学设计成果的展示,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学计划的类别包括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也叫做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教学设计的书面结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一、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1)授课班级与时间。(2)课题或教学内容。(3)教学目标。(4)课型与课时。(5)教学方法。(6)教具准备。(7)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8)教学过程安排及时间分配。(9)作业。(10)板书计划及笔记纲要。(11)教后反思。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重点,一般包括∶复习、引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几项。当前,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还经常安排自学、尝试、探究、讨论、反馈、操作、实验、演示、质疑等环节。但不管拟定什么环节,都要规划出具体的活动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板书设计,即“做什么”“何时做”“怎样做”都要计划清楚。

  二、教案编写的步骤与要求
  (一)教案编写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目标。在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二步∶确定重、难点及关键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

 教案编写的要求包括∶
  1.实现以人为本
  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确立教学目标。
  2.体现系统化教学设计的理念
  教案撰写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把握、学情考察、教法改进、实践反思上,尽量减少费时低效、抄录应付检查的形式化做法。
  3.具备重要信息
  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的程序与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课时安排、作业等,它们是构成教案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具体写法,允许有个人的特色,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但不管那种写法都要包括这些基本内容。
  4.编写教案的要求应因人而异、因科而异,区别对待
  从形式上看,教案又可分为详细教案,简明教案和微型教案三种。对于新教师,最好先写一份详案,然后从中缩写出一份提纲式的简案,供上课时作提示和参考用;经验丰富、教材熟悉,学生了解的老教师可写简寒;大多数教师可写介于详简之间的实用教案。对有些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的课时无论什么教师都应写出详案。
  5.教案编写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教案编写的形式有这样几种∶(1)教师个人单独编写,体现的是个人的智慧。(2)在个人编写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讨论,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3)采取集体编写的原则,体现群体的智慧。
  6.写好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上课结束后,教师都要对自己辛辛苦苦编成的教案,在课堂上实施的情况进行及时地总结、反思,养成写课后心得或课后日记的习惯。教后反思的完成,有利于教师将课堂得失与原来的构想加以对照分析,使教师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上升为理论,为今后的教学、教研提供珍贵的资料。
  7.其他
可以用特殊颜色的笔对教案中的重点、关键点,或者自己认为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加以勾画,或用特殊符号标出,使其更加醒目、突出。另外,教案还应当留出一些空白,用来补充、修改,或者写一些心得体会。
三、教案的格式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体现,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与要求。教案的格式主要包括文字叙述式、表格式、程序式三种。
  (一)文字叙述式
  这是一种基本上全部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教案形式,在日常教学的应用最为广泛。
  (二)表格式

(一)导入及导入技能
  导入,顾名思义指“引导”和“进入”。在课堂导人中,“引导”是教师的行为,“进入”则是学生的行为。学生能否在上课初始阶段便很快进入角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效果。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
  导人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人技能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导入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理想的导人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它好比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愤悱状态。导入作为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具有如下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兴趣是入门的最佳钥匙,是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活跃的成分。贴切精练的语言,正确、巧妙的导人新课,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烈的情绪,使他们愉快而主动学习并产生一种坚韧的毅力。表现出高昂的探索精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善导”的教师,在教学之始,就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学生要学习的愿望、意愿。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启发式”。教师在学生进入“愤”的状态时“启”,在学生进人“悱”的状态时“发”,这样的教学效果最佳。可见在导入时,教师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使学生进人“愤悱”的状态。学生一旦进入了这种状态,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被动地“要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学”。
  2.揭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对教师是教授目标,对学生是学习目标。通过导入,教师把教授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就能明确学习的方向,自觉地以目标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地逼近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还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愿望的作用。所以,在导人时,教师应该清晰地阐明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3.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课堂导人还具有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情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中的情境,并与教师一起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21: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新课程中教育观念与学习方法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中,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教学观?
  新课程应倡导的教学观有以下方面: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二、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探讨的重要问题。新课程倡导的具体的学生观包括以下方面:
  1.研究性学习
  2.合作学习
  3.自主学习
  三、如何正确把握学习方式的变革?
  首先,要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其次,要正确处理学习方式创新与继承的关系,防止将“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
  最后,要灵活选择和运用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着力于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
第十三章 教师道德修养

1、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自觉地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在道德意识和行为上所进行的自我改造和磨练的活动,以及经过长期锻炼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
2、  道德修养的特点:自觉性、持久性、实践性。
3、  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
4、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1)人性是后天形成的,是由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2)人性善恶是具体的、历史的。(3)人性善恶具有可变性。
5、  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师德重在慎独,必须在“隐”、“微”、“恒”上下功夫。
6、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动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的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动方案的过程。首先,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在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价值判断和取舍的过程。其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一个自愿、自主、自择的过程。再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道德行为主体意志的体现。
7、  价值冲突表现在社会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式:(1)善与恶(2)大善与小善。
8、  集体主义是教师进行行为选择的基本原则。
9、  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也可以说是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同社会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1)道德品质是道德关系的体现。(2)道德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3)道德品质是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
10、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1)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3)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性。
11、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和教师道德习惯。
12、教师道德情感是以爱为基本特征的。爱学生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
13、道德习惯是构成道德品质的最终环节。道德认识是整个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则是整个道德品质结构中的精神支柱。
论述题1、教师应当怎样进行道德修养。
答:(一)理论学习的方法:理论学习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
(2)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
(3)学习党和政府关于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4)学习优秀教师的思想和事迹
(二)实践锻炼的方法
(1)通过实践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2)通过实践把道德认识变为道德行动
(3)通过实践磨练道德意志
(三)慎独的方法
(1)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2)慎独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标准和方法。
(3)慎独是教师道德的崇高境界。

第十二章 教师道德范畴

1、  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
2、  道德义务:就是个人自觉无私地对社会、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3、  教师职业义务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责任。
4、  教师的权威有两类:“制度权威”来自于社会认可,“实际权威”来自于学生认可。
5、  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6、  教师良心和其他职业相比,有这样两个主要特点:层次性高,教育性强。
7、  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调节主要表现在:(1)教师职业行为之前,教师职业良心对教师的行为动机进行检查。(2)教师职业行为进行过程中,教师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3)在教师作出职业行为之后,教师职业良心能够对教师行为的后果作出评价
8、  教师职业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后,社会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9、  教师的幸福具备的内涵:(1)物质和精神统一(2)享受和创造相统一(3)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相统一。
10、教师应当具有的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实际上是教师应有的综合性文化涵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
11、在我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已经渐渐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12、制约教师成功的知识瓶颈主要是文化性(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13、伦理学上的公正,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办事情,坚持真理,公平正直,合乎情理,不存私心。
14、教师职业公正的特点:(1)教师职业公正的教育性(2)教师职业公正实施的实质性(3)教师职业公正主体的自觉性。
15、教师职业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公正。
论述题1、教师要如何做到对学生的公正。
教师对学生的公正的主要含义是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不以个人私利和好恶为标准。主要是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实事求是,赏罚分明;长善救失,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第十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教师正确对待职业的行为规范:爱岗敬业 依法执教
2、  敬业精神始于畏业。
3、  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热爱学生 教学相长
4、  师生关系的特点:(1)关系上的特殊性(2)角色上的差异性(3)人格上的平等性(4)情感影响上的相互性。
5、  “罗森塔尔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
6、  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1)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2)教师要热爱所有学生(3)严格要求学生。
7、  教学相长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相互接纳,形成互爱、互助、互进的教育合作关系。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是朋友、助手和导师。
8、  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行为规范:严谨治学 博学多才
9、  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
10、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智德。所谓智德,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11、教师的职责表现在:一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二是未来的设计者。三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12、教师正确处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关心集体 团结协作
13、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协调性。
14、教师之间的一致性是本质的、主要的,协调性是教师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关系 具有矛盾性。具体表现在,读书人往往自视清高,形成门户之见,相互排斥,相互轻视,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
15、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人。第一次将“师表”二字连用的是司马迁。
16、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17、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18、教师风度仪表的要求:(1)在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2)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3)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4)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
论述题1、结合现在学术状况来谈一下教师如何才能做严谨治学。
答:首先,树立优良学风。学风,即学习和治学方面的风气,它包括治学的态度、风格和方法等内容。
其次,刻苦钻研业务。
再次,强化教育能力。
最后,处理好教学与治学的关系。
严谨治学是指某人对于科研和学术问题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不可能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法,二三十名学生可能有二三十种不同的反应。“生本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学生,不断地调整预设的教学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的设案是否正确。
课堂教学既然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材料,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当然,这些“意外”也给教师一个挑战,教师要时刻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认认真真写教案,写一辈子,不如写好反思三年,三年后,你一定能成为名师。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我一直主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但是,老师一定要把握住底线,这个底线是由学生发现知识而不是老师去灌输。
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具有艺术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因为有缺憾,才需要反思;正因为有反思,才促使我们不断进取,才会有创新,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能不断地实现超越自我和完善自我。
论述题1、联系实际试论教书育人原则的实施要求?
答:(一)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作学生的益友。
(二)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
(三)把育人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四)拓宽教书育人的空间。
(五)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六)进行科学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4 20:24 , Processed in 0.08952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