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一、填空题
1、动机是指发动__________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__________的__________。
2、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
3、动机的种类有多种,就幼儿而言,常见的划分类型主要有:生理性动机与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与__________。
4、问题情境是指一种适度的__________,是幼儿__________、但需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才能解决的__________。
5、尊重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自重和__________。
6、马斯洛指出,如果人在__________、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便会产生较强的__________,努力去探索环境、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二、名词解释
1、 动机
2、 需要
3、 内部动机
4、 外部动机
5、 学习动机
6、 认知的动机
7、 附属的动机
8、 自我提高的动机
9、 问题情境
10、 诱因
三、 非判断题
1、 动机的种类有好多,就幼儿而言,常见的划分类型主要有: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附属的动机与自我提高动机。
2、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人的需要是分成多个层次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3、 动机产生的基础是诱因。
4、 形象鲜明的小木偶等教具能引发幼儿学习动机。
5、 良好的动机一定会产生好的活动结果。
6、 动机可以激发活动,一般来说动机越强,付出的努力也将越大。
7、 社会动机是由人的精神需要产生的动机。
8、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积极的源泉,在活动中起驱力和推动作用。
四、选择题
1、美国心理雪茄奥苏伯尔提出了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为了赢得(如教师、父母、同辈等)的赞许与认可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哪种动机类型?
A、 认知的动机
B、附属的动机
C、自我提高的动机
D、社会性动机
2、 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
A、进作用
B、维持作用
C、驱动作用
D、激励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动机?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 动机的种类就幼儿而言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3、 幼儿的社会性动机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
4、 什么是内部机动和外部机动?
六、分析论述题
1、 假定某一幼儿不喜欢从事绘画活动,试分析导致结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有哪些?
2、 试引用马斯洛有关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来解释幼儿的需要满足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3、 简述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4、 引发幼儿学习动机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第五章答案
一、填空题
1、维持 一定目标 动力机制
2、需要 诱因
3、社会性动机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3、疑难情境 力所能及 一定努力 投入 问题状态
5、自尊 受人尊重
6、生理 爱和归属 尊重 学习动机
二、名词解释
1、动机是指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2、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3、内部动机是指受到内部动力驱使而活动的一种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
4、外部动机是指受到外部刺激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
5、学习动机是指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
6、认知的动机是获取知识、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
7、附属的动机是指为了赢得他人(如教师、父母、同辈等)的赞许与认同而努力学习的动机。
8、的动机是指通过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获得相应地位、威望的动机。
9.问题情境是指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
10. 诱因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判断题
1、非 2、非 3. 非 4. 是 5. 非 6. 是 7. 非 8. 是
四、选择题
1、B 2、B
五、简答题
1、答:动机是它是指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 急智。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这种内部过程经常通过外在行为或活动反映出来。
作用:(一)、激活作用。
动机可以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活动冲无到有、从潜在状态转为活跃状态。
(二)、指向作用。
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的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或对象。
(三)、维持作用。
动机不仅可以激发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
2、答:(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二)、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
3、答:幼儿的社会性动机以幼儿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如交往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社会赞许需要等。比如在幼儿园里,偶尔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幼儿的接受,有交往和归属的需要。
4、答:内部机动是指受内部动力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受外部刺激趋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
六、分析论述题
1、答;某一幼儿不喜欢从事绘画活动可能是因为
(一)学习任务的特点
首先,与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有关。过难或过易的学习任务都无助于学习动机的产生。其次,与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平有关。形象鲜明、生动具体、活动多变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注意。再次,与学习任务的明确性有关。学习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心中期待着一个好的成果,学习起来就觉得有目的、有意义,兴趣与投入自然增加,兴趣就很难维持。
(二)教师的行为与态度
(三)基本需要的满足
2、答: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成多个层次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由于幼儿学习动机处于幼儿需要满足之上所以要使幼儿产生学习动机,首先要满足幼儿需要。当幼儿需要满足时,才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努力去探索环境、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有助与学习适应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态度。
3、答:需要和诱因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动机是指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 急智。
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促使个体活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个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游客能得到满足。
一方面,没有需要或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则个体就不会趋向相应的目标。另一方面,没有诱因,也就不会有某种特定的需要。
在同意的动机结构中,需要与诱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体的活动曲解于需要和诱因的相互作用。
4、答:(一)、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具。
(二)、设置问题情境。利用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这是将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
(三)、制定具体、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四)、给予积极反馈,使幼儿有成功体验。
第六章 幼儿运动发展
一、填空题
1、运动技能有时也称_________、动作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构成的,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2、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将运动技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运动技能划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根据_________的不同,可以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徒手型运动技能和器械型运动技能。
5、幼儿运动技能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_________的发展,为幼儿从事各种活动、发展心理机能提供了保证。
6、幼儿期的运动技能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手部的精细运动技能,另一是_________。
7、对于幼儿来讲,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要经过 模仿、_________和熟练四个阶段。
8、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可以采用 、练习、_________等几种方式进行教学。
9、外反馈是指由_________、_________等提供的反馈,如教师或其他幼儿的评价,内反馈指由_________或_________提供的动觉反馈,是幼儿动作的自然结果。
二、名词解释
1. 运动技能
2. 动觉
3. 整合
4. 体育
三、选择题
1、下列对运动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般的随意作出的动作也包含着运动技能
B、运动技能称为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是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D、支持技能使动作表现出精确性、协调性、稳定性等特点
2、在操场上跑步属于( )
A、间断型运动技能
B、粗放型运动技能
C、开放型运动技能
D、器械型运动技能
3、在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中,对4—5岁的幼儿在跑的要求是( )
A、 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两臂屈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
B、 用前脚掌着地,重心手稳的跑。
C、 上体正直,两臂曲肘放在体侧,自然迈开步子跑。
D、 跑步时上下肢互相配合,摆臂、协调、轻松的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求4—5岁的幼儿能用均匀的步伐有节奏的行走。
B、 要求3—4岁的幼儿两脚单脚跳着走
C、 要求4—5岁的幼儿两脚能换着轻轻地跳着走
D、 要求3—4岁的幼儿能从30CM的高处跳下来。
5、对幼儿来说,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阶段,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这几个阶段依次是( )
A、定向、整合、模仿、熟练
B、定向、模仿、整合、熟练
C、模仿、定向、整合、熟练
D、整合、定向、模信、熟练
6、动觉体验增多,依靠动觉对动作进行控制的能力有所增强,这是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
A、定向
B、模仿
C、整合
D、熟练
7、( )是运动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
A、定向
B、模仿
C、整合
D、熟练
8、通过( )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动觉经验
A、定向
B、模仿
C、整合
D、熟练
9、下列哪种教学方式在幼儿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不适合采用( )
A、示范与讲解
B、练习
C、及时反馈与强化
D、机械重复
10.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运动技能是哪两种?
A、闭合性运动技能与开放性运动技能
B、连续型运动技能与间断型运动技能。
C、闭合性运动技能与开放性运动技能
D、徒手性运动技能与器械性运动技能
11. 把个别动作结合成连贯的过程,使个别动作一体化。这是幼儿形成运动技能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A、定向阶段
B、模仿阶段
C、整合阶段
D、熟练阶段
四、判断题
1. 像穿衣,写字,走路等这些比较简单的活动不包括运动技能. ( ) 2.
当各种动作被组织起来并构成了一个连贯性的,整齐的,有明确时间性的完整动作时,则形成了运动技能. ( )
3. 骑车既是粗放型运动技能又是间断型运动技能. ( ) 4. 身体活动能力强的幼儿意味着做事自信心也强. ( )
5. 各种运动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为幼儿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 6.
幼儿在定向阶段没有实际地做出或练习运动技能,因此这一阶段对幼儿运动技能的形成作用不大. ( )
7. 在模仿阶段,幼儿运动技能的稳定性,准确性与灵活性都较差. ( ) 8. 在整合阶段,幼儿的动作已相当稳定. ( )
9. 对小班幼儿的体育教学中,一般讲解多与示范. ( ) 10.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被称为连续型运动技能与间断型运动技能。 ( )
11. 闭合性运动技能与开放性运动技能的划分根据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 12.
徒手型运动技能与器械型运动技能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动作的连续与否而进行的划分。( )
13. 幼儿的运动技能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手部的精细运动技能,另一是下肢的身体运动技能。 ( ) 14.
3-4岁的幼儿能助跑跳过不少于50CM的宽度。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运动技能?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2、简要说明运动技能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六、论述题
1. 教授幼儿使用剪刀来说明,体现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的规律以及相应的有效教学措施。
第六章答案
一、填空题
1. 操作技能 肌肉动作
2. 细微型运动技能 粗放型运动技能
3. 闭合型运动技能 开放型运动技能
4. 操作对象
5. 健康个性
6. 全身性的身体运动技能
7. 定向 整合
8. 示范与讲解 及时反馈与强化
9. 视觉 听觉 肌肉 关节
二、名词解释
1、运动技能也称作操作技能、动作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2. 动觉是一种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和姿势的内部感觉.
3、整合是指把个别动作结合成连贯动作的过程,使个别动作一体化。
4、体育是发展体力、增强健康、增强体质的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体育活动及卫生保健,以增强人们的体质;狭义的体育则专指在体育机构中进行的,保证受教育者的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智育、德育、美育的基础。
三、选择题
1.A 2.B 3.D 4.C 5.B 6.C 7.D 8.B 9.D 10.C 11.C
四、判断题
1.非 2.是 3.非 4.非 5.是 6.非 7.是 8.非 9.非 10.非 11.非 12.非 13.非 14.非
五、简答题
1、答:运动技能有时也称作操作技能、动作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类型:细微型运动技能与粗放型运动,这是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而划分的;
连续型运动技能与间断型运动技能,这是根据动作的连续与否而进行的;
徒手型运动技能与器械型运动技能,这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2、(一)、促进幼儿体格的健康发展。
运动技能对于幼儿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使幼儿身体承受适宜的生理负荷,从而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得到一定的完善与提高。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对生理机能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促使幼儿的心理发展。
六、论述题
(1)促进认知发展。
首先,适当的运动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其次,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的外部动作是人的内部认知发展的起点,儿童的嫩部思维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再次,由于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对事物的认识。
(2)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
由于幼儿运动机能的不断增强,这为他们独立活动、扩展活动的范围都提供了基础,对个性的形成也具有积极影响。各种运动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为幼儿良好的社会能力不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