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608|回复: 1

[政治] 2012年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8 1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分析一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从学生实际出发"
      2、师生互动
      3、问题教学
      4、社会调查
      5、学生资源
      6、课程资源针对性原则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2、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3、应如何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呈现时机?
      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应怎样坚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放性原则?
      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思想品德课讲"人文性",就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2、新课程要求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就不应采用教科书设计教学。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了解学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2、没有最佳的课程资源就没有最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案例:
      《了解世界文化》教学设计如下:
      ①活动准备:教师适当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如有关网址、参考建议、教学目标等。
      ②确定研究主题: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或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
      ③搜集整理资料:学生将查找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编成手抄报,进行成果展示。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可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或网页,插入图片、影片或声音等,全方位地介绍有关文化。
      ④汇编成册:教师将全部手抄报装订成册,汇编成一本《世界文化荟萃》。在编制《世界文化荟萃》时,可在相关页面设计导游语,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使之成为一本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集子。
      ⑤班内交流:组织学生作品进行课堂交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世界文化荟萃》作为班级资料,学生在平时可以相互传阅,分享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
      分析:该节课教学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采用此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教案例:
      在设计《防患于未然》一课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了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参与式的小组探究活动,还让学生分角色演了个小品,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
      分析:(1)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中,注意解决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什么问题?
      (2)从上例中可看出,在课程资源中,哪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最大?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从学生实际出发"是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贯彻启发教学原则,坚持用平等的民主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沟通等。
      2、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人际互动,是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动态的反映。师生互动的基础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
      3、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认知规律,预先设置系列的、有层次和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4、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社会调查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5、学生资源指的是学生自身(生活和思想实际)成为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资源。这是由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决定的。它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课程资源。
      6、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课程目标开发与利用相应的不同的课程资源。每种课程资源对特定课程目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就必须开发与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
      二、简答题:
      1、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答:是能动思维。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最终要通过其自身的内省。没有自身的道德疑惑、冲突和觉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念,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在教学环节上,没有学生的"能动思维","兴趣体验"就无必要,"认知达成"和"启迪觉悟"等环节就难以真正实现。
      2、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一要摆正自己的位子,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导演"而不是"主演";二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因素;三要有平等、民主的教学思想,善于"陪读"。
      3、应如何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呈现时机?
      答:在不同的条件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与它所能起到的辅助教学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两个切忌:一是切忌为了合作学习而组织合作学习;二是切忌处处小组合作,什么问题都由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呈现时机:一是在进行类比学习,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或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在学习重点难点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共同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三是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可以由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小组成员通过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助,从而达到补缺补漏,综合提高。四是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同时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应怎样坚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放性原则?
      答: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一要把握在内容上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性。二要有宽阔的胸怀和眼界。不论校内外与国内外,不论文史哲与理工科,也不论真善美与假恶丑,只要有利于教学都应恰当用之。三要多途径开发,综合利用。
      三、辨别题:
      1、思想品德课讲"人文性",就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答:正确。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人,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没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就不会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并尊重他人;没有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就没有前进的不懈动力。所以思想品德课必须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2、新课程要求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就不应采用教科书设计教学。
      答:错。新课程要求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观点是正确的,但这与使用教科书并不是对立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科书也是一种教学设计。只要符合课标要求,且也适合学生实际的教科书,我们都应积极采用。当然,采用教科书不能一味照抄照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利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的实际。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了解学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答: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可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二)了解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三)了解初中生的个体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教师了解学生,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没有最佳的课程资源就没有最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答: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仅要看教师严谨的教学设计、严密的逻辑分析、深入浅出的演讲口才等等,还要看教师围绕"课标"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质量。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可以提升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学生的情绪,诱导学生的思维,甚至直接启迪学生的觉悟。好米酿好酒,优质的思想品德课都是以最佳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的。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分析:该节课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此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这节课采用的是探究教学法,它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个疑难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性活动找到答案、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一要指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二要帮助学生搜集各种资料;三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探究;最后是交流展示。
      2、分析:(1)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中,注意解决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什么问题?
      (2)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可看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哪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最大?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1)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
      (2)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这堂课获得了成功。这说明学生是最大的课程资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二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策略
      2、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
      3、教学方法最优化原则
      4、探究性学习
      5、教学多元评价
      6、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特点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要实施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教师需要做哪些工作?
      4、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
      2、思想品德课的最大课程资源是学生本身。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讨论法和谈话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2、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有着特殊的教学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案例:
      教师在讲述《情趣与兴趣》时是这样开始的:
      (师)从小学到初中,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生)学习的科目多了;每天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十几里非常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严格了…。
      (师)这样一来,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生活变得没有滋味"了?(歌词)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还可以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
      (师)那你们喜欢做什么?
      (生)踢足球,写毛笔字,绘画,打篮球,养花…
      (师)同学们的业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可见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情趣,我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生活。
      分析:用"聊天"的方式入课有什么可取之处?
      2、教案例:
      在环境教育中,教师专门带学生实地参观了本地一条严重污染的小河流和卫生状况较好的一个文化广场,并组织学生谈观感。
      分析:(1)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时,将什么样的内容开发成了课程资源?
      (2)对你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策略: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为了实现学生在学习上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就必须采取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的基本教学策略。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这一教学策略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和不可或缺。
      2、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强调: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体验,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教学方法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种教学方法各有特点和用途,在教学中加强教学方法的互补性,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教学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4、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
      5、教学多元评价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教学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教学过程;不仅关注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是教师做出的,更需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和社区的合理介入,共同承担评价的责任。评价可以是书面测试、也可以是观察评语,或是定性、或是定量评定等。
      6、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具体性、多质性和潜在性等特点。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要实施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答:(1)时代变化的要求。在一个日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和走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价值观正经受时代的涤荡。新形势要求学校道德教育承担起新的责任。(2)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思想品德新课程能引领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分清是非善恶,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锻炼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且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3)当前中学德育课程的现状。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这次"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施好新的德育课程。
      2、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问题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呈现宜直截了当。第二,问题应当有思维价值,有适当的难度。第三,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第四,教师应精选问题,少做随机性的提问,使其收到实效。
      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教师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与学生一起确定调查的内容,参与学生的调查的策划与分析;其次,组织好调查小组,调查小组的形成以学生自由结合为主,教师适当调整、平衡;再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调查前教师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礼貌教育和组织纪律性教育;第四,提出反馈要求,指导学生写好调查报告。
      4、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答:一是课程资源不能"烂",选取的课程资源要有思想性,要与正面教育的教学目的相结合,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服务。二是课程资源不宜"滥",选取的课程资源在一堂课里无需太多,要有精品意识,经得起时空的检验。三是利用课程资源不宜"懒",随手捞来,不加考证、修正而用之,往往易弄巧成拙或适得其反。
      三、辨别题:
      1、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
      答:错误。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为了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2、思想品德课的最大课程资源是学生本身。
      答:正确。我们说学生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课程资源,根本原因是学生是课程主体之一。一方面学生的存在是课程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创造着课程。从理论上看,课程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含义,课程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课程来实现建构知识的过程。从表层看,课程由特定的社会成员即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或教师设计,但从深层看,课程由学生创造的。课程实施并不完全按照设计者预定的发展路径,学生与课程接触时,时刻都在用儿童独有的眼光去理解、体验课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会给课程带来新鲜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最大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在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时,要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讨论法和谈话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答: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启发教学的原则。无论谈话法,还是讨论法,都是通过双向的、或是多向的交流,相互质疑、争论、磋商、感染,有所启迪、有所澄清、有所促进,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都是通过利用外在的力量,刺激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觉悟的教学过程。都是强调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去感悟、去思考、去升华。典型的谈话法和讨论法最能体现启发教学的原则。大凡思想品德课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地也都包含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所以,讨论法和谈话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2、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有着特殊的教学意义。
      答: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主要应表现为"导方向"、"导思路",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及相关材料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我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
      真正的道德教育有赖于道德实践。要建立起"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恰当地安排学生从事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生实际的处事能力,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分析:用"聊天"的方式入课有什么可取之处?
      答:以聊天的方式导入,一是可以在教学上诱导学生,这种"自然"导课方式,能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课中,而无任何学业负担,反而常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师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创造了一个真诚、民主、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2、分析: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时,将什么样的内容开发成了课程资源?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这堂课中老师将社会考察和学生体验开发成课程资源。给我们的启示有: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以开放心态,开动脑筋,围绕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4 12:10 , Processed in 0.32879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