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502|回复: 0

教师资格证认定高中语文说课稿:《寡人之于国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9 15: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教材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重点篇目,该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了解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式。本文安排在单元的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本文的特点,我拟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学习孟子“仁政”的思想;2、掌握“熟、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了解“或……或……”“是……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及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本文系诸子散文,时间跨度大,学生较少接触论辩式议论文,因此,重点“3”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诵读教学法 包括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多读多练,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课前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艰深,为此,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课题的环节。之所以布置预习的课题,是因为作业提纲是我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它的好处在于为学生提供解读课文的思路,明确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带着作业预习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题去收集、筛选有关的资料,能够结合背景资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
③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课堂讨论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今互动,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又应注入新的生命,“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即古今对读,合理延伸。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既让大部分的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又培养了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说学法:
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因为教法只有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教师要研究学法。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背诵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意义记诵法,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时期,记诵要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孟子,导入课文:
让学生课前讲话,介绍孟子 (给学生主动权,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请一组学生齐读,其他组的学生注意找他们读错的字词和断句错误的地方。
3、第三遍,全体学生齐读,带着两个问题去朗读课文,两个问题是:第一,这篇课文记载了谁和谁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讨论的?第二,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通过以上三个小步骤,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使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另外,使学生整体上对文章有所了解,明确课文是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展开的一次讨论,通过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三个语句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为下文的进一步亮点探讨铺好道路。
(三)齐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难句举释(面上展开)
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1-2节,第二组负责3节,第三组负责4-5节。结合注释分组翻译,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2、掌握重要实词(点上突破)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⑤数罟 ⑥数之以桑 ⑦衣帛 ⑧养生丧死 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⑩王无罪岁 这一步可分组展开竞赛,提高课堂效率。
这一个环节的设置,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深入分析,亮点探究
1、通过一系列点拨式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可以设置如下这些问题:
①第1小节中,梁惠王提出了什么疑问?
(明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但“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②他认为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有哪些具体做法?(明确:移民移粟)
③第2—4节中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涕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一小步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掌握文的
大概内容。
2、设置探究课题:
探究学习一: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扩展思维: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这个题目的设置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前的预习中,我估计很多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来?假如以现代的人口观念来看,世界人口爆满,各国粮食都发生问题,普遍在推行家庭计划,哪里怕人家的人口不少,而自己的人口不多呢?再说,为什么人民可以移来移去,毫无户籍限制呢?
这就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先了解战国的时代文化背景。战国的诸侯各国,虽然不同于西方的封建制度,但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国际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由于那时还没有国籍制度,也没有移民限制,更没有护照的办法,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迁徙,哪一个国家富强,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就可以搬到哪一个国家,作他的国民。而在战国当时,天下——全中国的人民,只不过几千万人而已,真正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当时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这一分析之下,就知道当时梁惠王对孟子提出这个问题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通过这道探究题,希望学生更好的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
探究学习二: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明确: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孟子的论辩特色,也加深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探究学习三: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明确: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这个探究题目的设置是希望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联系具体的实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08:35 , Processed in 0.10987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