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707|回复: 2

[语文] 新课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6 1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解题与作者:选自《曹操集》。“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诗歌音节的长短而言。这篇教学设计>文章都是四字句,称为短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曹操,我们都不陌生的,一代枭雄流千古。在《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衡槊赋诗”的场面,他唱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短歌行》。
二、首先,扫清生字词,齐读课文。  三、整体把握:全诗32句,每8句为一节,大家在课文划分。
第一层:作者借酒消愁,以悲凉的感情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的短暂。 第二层:作者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现自己对嘉宾的礼遇。 第三层:继续写对贤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第四层:表明了作者虚心纳贤,竭尽诚心的态度。
四:讲解课文: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面对美酒应该高歌吧,人的生命能有多久呢?作者借酒抒情,一个反问可见作者的感叹人生,他感叹忧愁的是什么呢?“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短得好比朝晨露珠,被太阳一晒到就消失了,转瞬即逝。逝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可知,作者愁的是人生的短暂。[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短暂。]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席上激昂慷慨地唱歌,但是忧愁还是难以忘怀。“忧思”是全文之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该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呢?唯有狂欢饮酒方可解愁。
小结:诗人借酒来浇愁,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第一节可以用一个“愁”字来概括。
2、诗人慷慨豪迈畅饮,应该是高兴得才对,可是为什么“忧思难忘”?借酒消愁,历史上文人这样做的比比皆是,如辛弃疾他借酒抒发“可怜生白发”,年老仕途失意;李清照有“沉醉不知归路”,国破家亡让她消沉。这里,为什么作者感叹人生短暂呢?他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周代学子的服装,比喻贤才。那穿着青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思暮想,可知作者渴望贤才。“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子衿》歌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这里借等候恋人写他等候贤才的心情。所以,曹操感叹时光短暂是要一统天下,渴望贤才。 曹操是一个乱世之枭雄,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3岁了,而且刚刚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两军打败,人生出现了低潮。但是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统一天下的雄心并未因此而受打击,所以,他渴望贤才,渴望人才来辅助,来帮助他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那么,他怎样对待贤才的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鹿群发出“呦呦”的欢鸣,悠然自得啃着野草。鹿喜欢群居,每当找到地上的蒿草,便呦呦地呼唤同伴相聚而食,这就引出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若是有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弹琴吹笛以示款待。这四句本是周代朝廷与民间宴请宾客的诗句,曹操用来再次表达自己对贤才的礼遇,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  
      我们把这几句读一下,体会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3、“明明如月,何时可辍?”皎洁的月亮,我什么时候才能拾取得到呢?作者要拾取月亮干什么?明月可以比喻成什么?(贤才)人才就象那天上的月亮,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入我的胸怀? (另外一种解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比喻我求贤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鉴,这颗心是永远不会止息的。)“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由得涌起了忧愁,这样的忧愁何时才能够断绝呢?“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这里,对于客人的“屈架”,表自己的谦卑之意,也体现了作者对贤才的尊重。“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想起往日的情谊。    总结:继续写对贤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明月升起 ,稀疏的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都向南着飞去。星星稀少,是说贤才稀少少难求。“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乌鹊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栖息,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哪些贤才们,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流水才见壮阔,明主不厌贤才才能获得人心,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
小结: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五、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诗句,说说你的原因。(例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体现了作者的潇洒豪迈,人生几何?慨叹表明了对时间逝去的挽留,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哀叹,豪迈与哀叹,组成一对矛盾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周公自比,将对人才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艺术特色:1、用典贴切。特别是化用了《诗经》里面的诗句,好像出自一个人的口,贴切自然。譬如最后引用周公做比较,突出自己对人才的渴求之恳切,都非常到位。2、教学设计>文章抒情、议论、叙事三者结合紧密,既对客观生活的描绘,又有对自己主观精神的抒发,志向高远,想象丰富,体现了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不愧唯建安时代的精神领袖。
归园田居   一、导入:同学们心中理想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学过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知道了那是一个没有战争的世外桃源,陶渊明想生活在一个有樱花、桑树、田地、渔池、农夫等远离世俗的境地,他不要求金钱与权利,为什么他理想的生活就跟大家不同呢?
二、作者介绍:陶渊明,字元亮,一名潜,字渊明,东晋人,我国杰出的田园诗人。中国历代文人骚客往往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但是,对于陶渊明,几次请他出来任官,他拒绝了。他说过:“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献殷勤呢。说完他就辞职归乡,结束了官场生活。之后,作《归园田居》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所选是第一首。
三、解题:俗话说:眉目传情,题目往往会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归”,明确告诉我们作者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他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如何?请同学们根据这三点,齐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怎样分层次。
四、研读课文: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就爱好山林,这两句从本质性格写他回归田园最根本的原因。“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比喻庸俗浑浊的官场,“误落”一词,既是对自己官职的感叹,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以及对官场的蔑视,“一去三十年”其实是十三年,我们看注释⑤,这里用夸大的说法写时间之久,为什么陶渊明要夸长时间呢?可以看出他在官场的十三个年头是度日如年,极度痛苦的,他才有意地在教学设计>文章中夸长时间。这句话意是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从官场浑浊说明了归园的主要原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渊。“羁鸟”和“池鱼”,是陶渊明的自比,一再说明自己误入官场,渴望自由,迫切回归农村过着自在的生活。这两句是名句,请同学们划起来。所以诗人决定要“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要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安守本分地回家耕种田园。如何理解“守拙”?是不是笨拙之意?“拙”表明了作者安守本分,反对虚伪技巧,向往归真返朴,清贫自守。
小结:第一层归园之因:写作者的个性思想,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2、诗人归向何处?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和风格。”我想,陶诗就最贴切不过了。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层,划出诗人描写了哪些田园景物?看看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一幅景色?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方,周围。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榆树、柳树遮掩笼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门堂前争芳斗艳,这里写到了住宅以及四周景色。“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树梢上的炊烟袅袅升起。远景是一幅安详、柔和的景色。“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能够听到狗在深巷里吠叫,鸡在桑树顶上啼鸣。以动称静更加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大家想一下,这时候诗人是站在哪里描写这般景色的?老师觉得诗人是站在草屋的门外,由近到远,从住宅茅屋写到了周围的树木,在写到了远处的村落炊烟,再由视觉到了听觉,听到了狗吠和鸡鸣。有近有远,有声有色,勾勒出了一幅自然朴素的乡村景色。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庭里没有繁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这里“尘杂”比喻官场上的乱糟糟的事,陶渊明归隐后,再也没有官场上乱糟糟的事情来烦扰他。“虚室”空房间,怎么理解呢?少了一些人际关系,断绝了与官场上的人员的来来往往,房间显得更加空静。“余闲”少了客套应酬之事,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无尘杂、有余闲”中的一无一有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清闲,自在。   《陋室铭》中有一句话非常相似:“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其实这都是在远离官场、远离世俗后得到了一种清闲、平静的生活。这一句是“归园之乐”的点睛之笔,前面朴素景色的描写,就是要过样“有余闲”的生活。
小结:第二层归园之乐:绘声绘色的描写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
3、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使诗人有一种愉悦感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像是长久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返回到大自然了。樊笼,比喻昏庸浑浊的官场,人受到了束缚;自然,指田园,又指自然本性。其实,这就是他的回答——返自然的自由、安逸、清闲,可谓“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小结:第三层归园之感:回答人们的疑问,总结隐居后的感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课后练习:这是非常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但在诗人的笔下显得那恬美、宁静,一切自然而就,虽然不美,但是简简单单,能给生活带来心灵的休憩,是诗人心灵的归宿,是诗人精神家园的寄托,所以能给诗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艺术手法:1、白描的手法。(不加任何词语修饰,不矫揉造作,一切自然而就,体现事物本色美的描写)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没有丝毫的装饰之词,平易如画。2、情景交融。文中所描写到的景色,实际是陶渊明内心追求精神的物化,是实景和心境相结合,从课文第二层景色描写可感受到作者向往那种恬静自由生活。3比喻生动贴切。用“羁鸟”“池鱼”自比,渴望自由。4语言朴素自然。
五、总结:《归园田居》主要写了诗人摆脱浑浊的官场,来到了自由的农村生活,抒发愉快的心情。这种心情,可以概括了四个字:返朴归真,这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追求的至高至上的精神境界。
   总结:《迢迢牵牛星》借写牛郎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愁苦心情,比喻人世间夫妻的离愁别苦,渴望团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大量运用了叠音词。《短歌行》中曹操借助运用用典,表现渴望建功立业以及对贤才的渴望。《归园田居》则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写出了田园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厌恶官场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一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 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 而是彼此相爱 \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丝毫不在意 \没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把你放在心里 \ 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一、导入:     1.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2.《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 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 “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拾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三、简析诗前小序:     1、注意几个字词: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 明年:第二年。今指今年下一年。 委身:托身。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命,叫;酒,名词作动词。
因:于是;为:作,写。 命:命名,取名。
    2、小序有何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②概述琵琶女身世; ③点明写作动机; 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四、听诵读录音,感受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要求:1.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感情。  2.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简析诗歌的内容   师生互动,依次简析各节诗歌内容。
    1.第一节:诗 人:浔江送客闻琵琶   琵琶女:孤寂月夜弹琵琶
    其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为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主人下马客在船”为互文。
    2.第二节:琵琶女:月夜弹奏琵琶曲     诗 人:江心聆听琵琶曲
    3.第三节:琵琶女:江心自叙身世苦    少年:本居京城色艺绝 老大:门前冷落守空船
    4.第四节:昔日:才高位显居京城 如今:谪居浔阳处境艰    诗人:同病相怜感慨多
    5.第五节:诗 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    感情在“满座皆泣”中达到高潮。
    6.小结:   诗人 琵琶女 /浔江送客闻琵琶 孤寂月夜弹琵琶  / 江心聆听琵琶曲 月夜弹奏琵琶曲/  同病相怜感慨多 江心自叙身世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重闻琵琶皆掩泣  同情歌女遭遇 感伤身世时局 双线结构 虚实相生 对比衬托 深化主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注意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本课目标: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三、欣赏诵读表演录像,进一步品味感情,后有感情齐读第二节
    四、分组讨论: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五、师生共同品读、分析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前分析)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   师:当然,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意。 琵琶女以情演曲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5、小结:    描写特色: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五、比较阅读: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耳鬓厮磨,窃窃私语)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由刚转柔起伏回荡,如浮云柳絮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以上是正面描写,多用比喻,且带感情。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简析: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难怪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湿衣”句与《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
    六、课后作业:  欣赏《青藏高原》这首歌,然后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来描摹这首歌。
《山居秋暝》教案
诗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
教学过程 作者王维介绍:王维(699—759),字摩诘(为人好佛),太原人。生卒年尚有701至761之说。 早熟,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才,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象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幸在乱中他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的求情,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一、介绍近体诗的常识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它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代以后才有格律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共有四句话,分两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绝”“七绝”。二、四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共有八句话,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律”和“七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非常讲究平仄。(对联也有这个特征。)
二、训练想象、品味与感悟能力(一)想象、描述“诗中画” ——请同学们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说一段描述性的话。
参考:(1)天色已螟,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有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2)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二)感悟“画中诗” ——让学习讨论诗的前三联画图中所蕴含的诗意。
(首联以“空山新雨”构图,使人顿生“空明”之感;颔联以“明月、清泉”写意,物蓄谋而明志洁;颈联描绘“浣女喧竹、渔舟莲动”的活动之景,表达对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含义?
(这一句,可谓诗人情不自禁的流露,“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因而,归隐的愿望便油然而生。)
(三)品味艺术美 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寄慨言志,含蕴隽永。 随意写景,生动自然。
三、讲析 诗句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胆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玉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谈的是中间的那四句。    中间的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写秋,前人很容易起得一片衰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比较豁达的是: “大署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
    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得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又如此绚丽。看起来,这里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相反相成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看来是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四、鉴赏要点 (一)动静结合      这首诗就是一幅极动人的山水画。笔下意向明月皎洁,泉水清澈。竹林喧闹,莲叶摇动,渔舟穿梭。……竹喧、泉流、莲动是动态美,衬月静、山幽,动静结合。
(二)意境优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一类的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的,然而境界却又是异常幽静的。
五、课堂问题设置
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二、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
六、难点分析: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词序还可作怎样韵排列?诗人为何作如此排列?
  还可有两种排列;①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②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五个作用:①与第一种排列相比,它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③与第二种排列相比,它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末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⑤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
第二首《登高》教案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3、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4、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5、诗句分析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出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像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    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并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六、手法分析:(一)细节描写与寓情于景
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仰观俯察,绘声绘色,绘声绘动,勾勒出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图。特别要注意“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诗人寓情于景,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
(二) 哀景写哀情    “悲秋”二字下的沉痛,点出景物描写缘由,由眼前景到心中情,诗人感到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就像无边的木叶和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白发日多,可见艰难潦倒之苦;浊酒新停,更难排遣悲愁。登台的结果只是惹愁添恨,“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全诗哀景写愁,哀景蕴蓄哀情,哀景引发哀情,哀景烘托哀情。
第三首《蜀相》教案 1、以诗题导入新课     四川原是古代蜀国的地方,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即帝位,史称蜀汉,而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所以人们称他为蜀相。     生当安史之乱的杜甫,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热情,因此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十分推崇。这首七律诗大约是在上元元年(760)的春天,诗人初谒诸葛亮祠时写的。      律诗形成于唐朝,分国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格律上比古体诗严格许多。      首先,从音韵的方面看:律诗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偶句(二、四、六、八句)都押韵。      其次,从对仗方面看:首联、尾联可能不以对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2、明确诗的内容      前四句写蜀相祠堂的位置及周围的景色;后四句写诸葛亮的才能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史实,歌颂其丰功伟绩。 ——讨论:诗题为“蜀相”,应重在写人,为何用了一半的笔墨写祠堂及其周围的景色? 首联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展现了在成都城外的一片葱郁翠柏中的武侯祠。颔联写巍峨殿宇、凛凛塑像来寄情为好,而诗人却转向写“映阶碧草、隔叶黄鹂”,似为闲笔,可传神的“自、空”二字,使其境界全出,碧草自萋萋,人所罕至;黄鹂好呖呖,无人赏听,荒凉之情无限,寂寞之心难言,可见,写景实为伤情,为下文写心志作铺垫。 ——有人说:该诗是一首怀古之作,借古人事表达诗人的理想,你看如何?   关于末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所指何人?历来说法纷纭。诗人一生许身社稷,志在匡国,当为“英雄”,可又绝不仅此,诗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良材。可见,借古人寄情较显。
3、诗句鉴赏   杜甫写过多首怀念诸葛亮的诗篇,充分表达了他对历史上这位杰出政治家的景仰之情。这首吊古七律是千百年来颂扬诸葛亮的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这首诗怀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强烈怀念,对其尽忠报国的歌颂和功业未成的惋惜心脏身后寂寞的慨叹,表现了诗人爱国忧民的精神。
     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诗的联自问自答,指出祠堂所在地。细细体味,诗人之“寻”决非寻常“游玩找寻”之意,而是寓凝重之情于提笔之中,为后文抒情打下伏笔。颔联描写神祠内景物,目的是即景抒情:因为自己景仰的人已不得见,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诗人无心赏玩;叶中黄莺也不过是“空”作娇音,诗人无心倾听。此联环境描写精致,有声有色,追怀先哲的代伤感之情寄寓寂寞之景中。颈联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把诸葛亮一生的遭遇、抱负、功业凝练为精辟之句。而景仰之情的后面清晰可见杜甫的身影;诗人以历了玄宗、肃宗两朝,但功名未就,空有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因此,这一联是寓忧国忧民之精神于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诗人渴盼能有像诸葛亮这样的忠臣挺身救国,为天下计。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是凭吊之语。泪满襟的英雄,即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杜甫自己。“长使”二字,读来极富感染力。          统观全诗,凝重之情,景仰之情,惋惜慨叹之怀情,层层推进,全诗以厚重之笔墨传递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饱满情怀,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感触。
四、难点分析  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前四句写武侯祠,为什么呢?这正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而颂诸葛亮,又是由写武侯祠引入的。
第四首《石头城》教案 一、题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石头城》是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唐诗别裁》,是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写此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进行内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有所抬头。作者用此诗讽喻现实,抒情国远衰微的感叹。诗中所写的石头城,即南京。原是战国朝代梦国建的金陵城,三国时代吴国孙权重建,定为国都,改名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一带。经六代豪奢,至唐朝初废弃,二百年来成为一座空城。
《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此为第一首。
二、全诗都写了哪些“境”? (1)山围故国 (2)潮打空城 (3)月过女墙
三、 “境”所含的“意”是什么?      境1所示: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境2所示:潮水依旧,城却不再,一“空”字足见其凄凉;因而,潮水碰到冰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潮水如此,人何以堪?      境3所示:旧时的明月,仍旧钨地从城垛后面升起,“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
    这三境,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的衰落不着一字,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中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可见其寄意的深远。
四、诗句鉴赏     这首席诗通篇都是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表达了作者希望当时统治者应以前车之覆为鉴的愿望。     第一句写空城四周被山峦围绕着,它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第二句写北面的江湖拍打着空城的城根,而后带寂寞之情又默默地退回。这两句是写山川依旧,可故都已荒废。第三句写淮水的东边升起的明月悬在空中,照着今日,也曾照过昔日,是见证;经四句写今夜的月亮又逐渐移到这边来,可这里已是空城一座。这后两句与月照空城,更见“寂寞”。全诗寓情于景,感慨城墙仍在,江潮和明月不变,但石头这座古城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慨唐王朝也已由盛变衰,期望着唐代统治者能吸取历史教训。 全诗的语言含蓄,意象具体,笔触凄凉,意境深远。
五、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  这首诗就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仿佛叹息着昔日的繁华化为乌有。在这荒凉的氛围中,不禁引人深思:山川形胜的六代帝王都城为什么会变为一座空城?后两句其实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全诗句句都是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刘禹锡写此诗时,唐朝已日趋衰败,作者写诗的主旨就是讽喻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第五首《锦瑟》教案   一、题解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着两字。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作,有人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或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
二、艺术手法——品典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表现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还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渺的梦境。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让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这句化用典故,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都只有通过哀思缠绵的诗歌抒写出来,犹如锦瑟一弹,那沉甸甸的悲凄,那不平的怨愤像潮水一样冲击着作者的心,正如这啼血的杜鹃,送春归去有多少的寄情深恨。 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沧海月明”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一种美好的境界。同时这句化用了“南海蛟人”的故事,正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境界一方面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对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的复杂感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却一。使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著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只好哀思叹婉。   品典四:蓝田晶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这句同样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境界,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犹如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三、结构与主题 1—2句:由听瑟弦诉说思念往昔。 3—4句:由庄周化蝶,望帝托鹃思念亲人。 5—6句:由美人眼泪化珍珠,蓝田美玉化轻烟进一步眷恋。 7—8句:追忆悲欢离合仍是一片茫然。
    这首诗的主旨隐藏得很深,我认为是作者追忆心中思念的亲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自己品味。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四、 鉴赏要点 (一)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二)朦胧美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这深。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五、诗句鉴赏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三)用典含蓄  
六、难点分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句中连用了几个并无多少诗意的数量词,但我们读来不但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美感,请分析其中的缘由。   数量词本身确实难有诗意,但如果将数量词作恰当的组合,就会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庾信《小仙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五十弦”、“一弦”、“一柱”作为一种写实,十分平常,但其中却蕴涵着年华易逝,难以言说,往事如烟,不堪回首的情思。而且诗人既不指明弹奏者和听众是谁,也不说明弹奏的曲目和现场的氛围,从而使“一弦”、“一柱”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第六首《书愤》教案     一、介绍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二、讲析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 的爱国青年形象。
    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点头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陆游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一、导入“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时隔10个世纪,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待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向我们款款而至。他是谁呢?先别急着翻课本,让我吟出他的诗句,我们来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今天我们一起要走近的就是写这首诗的作者——李白,诗文“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 问:从诗题中我们对这首诗可以了解多少?听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意见。
总结:1:内容:梦游天姥 2:形式:吟(回答出“吟”这一形式,学生会有难度,老师作适当的提示)3:内容:留别  提示:在这里,我们又接触了一种古诗体,“吟”,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我们已学了不少古诗体,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我们称这样的诗歌形式为“歌行体”,“大小长短,错综阖辟,素无定体”。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学完之后,我们可以一起用自己的词汇去理解这种古诗体。现在就让我们把问题搁一边。
(二)熟悉诗篇  现在我们一起读诗,仔细品味诗人是否用了酣畅的笔墨来写“梦游天姥”呢?是否在与人“留别”呢?1、朗读诗歌:学生齐读  纠正字音,并给疑难字词作适当解释。(注:疑难字词已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利用身边的工具书,结合课文的注释。)
2、现在让我们一起找出相应的内容。①从哪到哪儿诗篇是在记“梦游天姥”?学生回答:“海客淡瀛洲…………………………失向来之烟霞”(让学生看着书先自读一会儿,找出这部分内容)
②那么从哪里我们又读出了诗人是在与人“留别”?(给学生时间仔细去找,因为答案在结尾处)
答案:“别君去兮何时还”(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
3、着重阅读“梦游天姥”这一部分。
学生齐读,教师引导:文章是记游,但与一般的记游不同,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不同在什么地方?
这是“梦游”(引导学生全体作答)请一位学生找出点题的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请一位学生作答)解释:“我欲因之梦吴越” 请一位学生作答:因(表因果关系)之(代词)那么前文是 作者游天姥山的原因。①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部分诗文,思考是什么激起了诗人的游兴?
朗读:“海客淡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解释:“信难求”——实在  “或可睹”——有时  从诗文中体会天姥山的形象:越人言
云霓明灭  连天横  1五岳:
      与别山作比  2赤城:浙江省天台县北,山名
                    3天台:山名,在浙江天台北,与“天姥”相对
六行诗既点明了天姥山的位置,同时突出了天姥山之高峻。超五岳,压倒赤诚,连绝高的天台山也只好倾倒在它的东南方。  李白自青年时代就向往吴越的山水,曾在《秋下荆门》中就抒发了自己这份向往之情,“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天姥山的奇景瑰形激发了李白的游兴。
那么诗篇起笔却没马上写天姥山,诗人先写“海客淡瀛洲”,这样落笔是什么原因,“瀛洲”指什么?
给学生时间考虑。 从“瀛洲”打开学生的思路。骄阳酷暑,我们向往去海边,那么对“东海蓬莱”会有所耳闻,这“蓬莱”相传是一座仙岛,上有长生不老药,当年秦始皇曾遣三千童男童女上岛采药,诗中所言的“瀛洲”为这东海上三座神山之一,还有一座是“方丈”。
来往海上的人淡起仙人居的瀛洲,印象中是烟雾缭绕,波涛迷茫,实在难以寻求。
以此山的难求来映衬天姥山的实在。虽然高耸入云,但确实有其山,云开雾拨之后还能真真实实地睹上一面,所以诗人希望自己踏上此行。   齐读这一部分,这是诗人入梦之缘。
②那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想象,一起进入他的梦游世界。
诗人是如何来到目的地的?答案:“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镜湖,即绍兴鉴湖  诗人渡过镜湖,在月的映照下,来到剡溪。有诗云:“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
到了剡溪,诗人已到了天姥山的入口。“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相传晋朝以前,这里人迹罕至,只有汉时的刘晨、阮肇入此山采过药。到南朝时,淝水之战中曾立下赫赫战功的谢玄的孙子到浙江永嘉来任太守,此人喜遨游山水,永嘉恰巧山秀水灵,所以任职期间游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当时从会稽到永嘉地区,须穿越新昌,天台地区,此地丛山峻林,茂林修竹,而性喜山水的太守开始伐木取径,直到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这险要地段,因而名声大振。李白追慕前贤高情雅致,神思飘飘,深入了天姥山。“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据载,谢灵运游山时所穿的木屐,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时去其后齿)
③诗人立在了前人开拓的古道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相应诗句。(让学生寻找)答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看到)“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听到) 诗人想象中的天姥山:山高、路崎岖、奇花异草迷人眼,泉声殷殷如雷鸣,清猿长啼,天鸡空中啼明,幽深寂静,使人站粟。  正在此时,忽然“列缺霹雳,丘岳崩摧”,眼前出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诗人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诗文中寻找  答案:“青冥浩荡不见底,甘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上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情到酣处,诗人的想象纷至沓来。青空寥落,深不见底,金银台上,日月照耀,金碧辉煌。神仙排云而出,身着云霞般华美的衣裳,乘清风,纷纷而来。 老虎鼓瑟,鸾鸟拉车,仙乐阵阵,车声辚辚。众仙像麻束一样列队立在金银台上。诗人神游八极之表。  忽然“魂悸以魂动”,诗人梦中觉得心中悸动,恍恍惚惚醒转过来,口中仍发出惊叹之声。——梦已醒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只有睡着时候垫的枕席还在,梦中的烟霞胜景已全部消失了。梦已尽而思无穷。
小结:  诗人因越人传说天姥险峻绮丽,而起游兴,还未启程,已先梦游,情到酣处,仙境忽现,虚境之中又生幻境,使读者随着诗人的笔触摇曳生情,起伏跌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一部分诗文。
4、“梦游天姥”,诗人极尽想象,直到眼前烟消云散,诗人才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现实之中的诗人是如何状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诗文的最后一部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学生讨论,可以结合已学诗词、已知的关于李白的知识,并教师提供的关于李白的诗赋及生平资料(见附稿二),鼓励学生回答。
提供资料:①李白诗赋 《大鹏遇希有鸟赋》仗剑远游至江陵遇道士司马祯时作 《行路难》(三首)天宝三年(744年)离开长安时作 《将进酒》天宝十一载(752年),时诗人已五十二岁,自长安放还历九载时作
②李白生平资料出生——辞亲远游,仗剑出蜀——第一次南北漫游——长安——第二次南北漫游
讨论结束,教师提问:(1)根据提供的资料我们来推测此诗大约创作于李白的哪一段时期?
参考答案:赐金还乡,东游梁宋、齐鲁,即将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之际。
为什么?参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眼”,从这一诗文中读出。
“摧眉折腰”,当指在长安生活这一时期得出的的体会(引导学生回答)
(2)你们是如何理解这饱蕴诗情的两行诗句的?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叠合出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四组学生畅淡)参考:长安曾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这里,诗人寄意壶酒,布衣供奉翰林,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这里李白因一曲《乌栖曲》得到了“四明狂客”贺知章的赏识,为其解金龟换酒,极尽荣华,肆意放诞,然而熙熙攘攘,闹闹哄哄的帝都亦不过如此,外戚专权,同僚争权,诗人无意留恋,诗人宁愿选择自己的生存空间,选择放鹿青崖,踏寻名山,释放自由与率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  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中叠合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充,对自由充满向往。
(三)收拢对整首诗的理解,回答课开始时对诗题解析时留下的一个问题,“吟”是怎样的一种古诗体?
提示学生:主要从形式上去思考这个问题,罗列出学生能从这首诗中获得的信息:
①字数不定,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随诗人情感起伏而变化。
四言处:“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无石扇,訇然中开”,字字铿锵,词激意急。 七言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轻松畅快  杂言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余韵袅袅。
②压韵自由,可以换韵 这首诗时而两句一韵,如“城”和“倾”,时而四句一韵,如“溪”“啼”“梯”“鸡”等。 请学生再找出几处压韵的地方:如“巅”、“烟”、“山”和“颜”;“摧”、“开”和“台”;“下”和“麻”;“嗟”和“霞”转韵达十二处之多。
③对仗无严格要求,此诗中出现的对仗处为“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这样的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教师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吟”这一文体再作适当补充:原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李白采用这一形式,自出新意。与“歌行体”相似,适宜歌唱而着意追求声音和谐,形式自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7 09:44 , Processed in 1.23021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