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710|回复: 1

合肥市包河区2009年中学语文招聘教师真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8 0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学科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市侩(guì) 跻身(jī) 僧多粥少(sēng) 含英咀华(jǔ)
B.逮捕(dài) 氛围(fēn) 爱憎分明(zēng) 装模作样(mú)
C.逊色(xùn) 庇护(pì) 追本溯源(shù) 怙恶不悛(quān)
D.便笺(qiān) 强劲(jìng) 心潮澎湃(pài) 载歌载舞(z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磨练 毗邻 黯然失色 唇枪齿剑
B.震惊 嘉宾 不共带天 色厉内忍
C.寒喧 报歉 鞭长莫及 摩肩接踵
D.箴言 班斓 手屈一指 作茧自负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1)师范毕业后,张老师来到这所山区中学工作,至今已在这里
     20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
(2)快乐是幸福的必需品,但快乐    无穷大,因为幸福的滋味不能仅仅是快乐这一种。
(3)国家旅游局要求,景区门票调价要提前两个月公布,同一景点价格上调     不得低于三年。
A.就教 何苦 周期B.从教 何苦 频率
C.就教 何必 频率D.从教 何必 周期
4.下列各句加点的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尽管你的能力是有限的,捐助也是微薄的,但是表现出来你的一片爱心。
B.三星堆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C.我们登上岳阳楼的顶层一望,果然天光水色一碧万顷,心中天地也顿时宽广起来。
D.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尝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呢!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巴基斯坦人的风格礼仪主要来自伊斯兰教的归宿,也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比如老朋友狭路相逢,那一定要拥抱三次。
B.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全剧的气氛极不协调。
C.我们有不少文化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文化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D.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对自己的第一部专著《精神病与人格》加以否定后,经他修改,1962年再版的这本书几乎是今非昔比。
6.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个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B.发展教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速行。
C.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D.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B.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为的破坏以及恶劣天气变化,都可能引发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C.现在越来越多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D.我看见张源扶着一位老人下来,手中拎着一个黑色提包。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己看重自己,是最牢靠的脱离诸多烦恼的通途。       ,     ,
      ,      ,       ,         。
(1)靠观测他人脸色的阴阳晴雨活着(2)靠品味环境与他人的赏赐活着(3)是可怕的精神胃肠道罪孽(4)但绝对不可以太看重
(5)是最可怕的神经疲劳轰炸(6)周围的反应尽管可以稍予“参考”
A.(3)(2)(1)(5)(6)(4)B.(1)(3)(2)(5)(6)(4)
C.(1)(5)(2)(3)(6)(4)D.(4)(1)(6)(5)(3)(2)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8月19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9.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为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点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为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10.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发重现”原因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种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的时代 “象征”受清算。
1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赏”的一项是()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牟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祖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统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不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12.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七夕”,在媒体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推动下形成回归传统的热潮,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B.某历史文化遗址,如果被开发作为旅游点,给商家带来了利益,也使该遗址广为人知,不一定是尊重传统文化。
C.我们今天有不少地方的女性以穿旗袍为时尚,许多酒店装修得古香古色,这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今天我们倡导过传统节日,兴起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都必须严格按古代的原有模式来做。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3~15题
金圣叹先生转
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馀言。其馀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衡文评书  衡:评论B.斫山固侠者流  固:本来
C.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派遣D.顾不伟耶  顾:难道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语斫山曰  今君乃至赵走燕
B.子则为君助灯火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C.因为诗吊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先生遂以为戒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言行的一项是()
A.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B.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C.先生则托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D.先生应诺,甫越夜,已挥霍殆尽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他非常善于评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B.王斫山拿一千两银子给金圣叹,可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就被他挥霍一空了。王斫山竟没当回事,足见王斫山为人侠义,也可看出金圣叹为人洒脱。
C.金圣叹所作的评论并不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的著述多到是万多字,但是只有《西厢记》《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是有价值的。
D.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最出名的人有毛序始,徐而庵,吴进县的吴见思,徐庶庵等人,他们至今受到人们的称赞,说明金圣叹的影响极大。
二、翻译: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3分)
                                                         。
(2)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3分)
                                                          。
三、古诗文阅读及默写(共1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后回答问题。(10分)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这首诗的题目为“江村即事”,诗中写了哪些事?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体诗作简要分析。
                                                     
                                                     
                                                    。
(二)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              ,吾将上下而求索。
(2)飘飘何所似,              。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4)莫愁前路无知己,              。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落红不是无情物,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4题。(20分)
感受凤凰
    谢德才
①迈步穿行在凤凰古城曲曲弯弯、朦胧幽幽的深巷,但见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石板路浓着幽幽的冷光,脚踏上去的瞬间,感觉到稍许滑动,让我仿佛踩在了沉重的历史书页上。
②那天晚上,我住在沱江边吊脚楼的“翠翠楼”里。说来真是幸运,我所住的“翠翠楼”竟然是古城中最为古朴的吊脚楼之一。房间极为简单,除了一张安放行李的凳子外,就三张木床,推开木格子窗户,一股湿润的沱江的气味便涌入房间。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脚下、木板的下面就是沱江水,而我今夜就要枕着沱江入眠。
③我站在窗口,阅读着那些生长在江边密密麻麻的吊脚楼,灰暗的表面,纤细的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吊脚楼像士兵组成的方阵,由高到低一字排开,就像凤凰的女子,作风豪放,外形纤柔,内心善良。这些作为凤凰古城骄傲的吊脚楼,曾在宋祖英的歌里被反复吟唱,曾是苗族和土家族的姑娘们倾诉心事的闺房,也是小伙子放飞梦想的地方。吊脚楼里无比宁静,而沱江上依然有渡船,有浆声灯影,不远处横卧江面的虹桥上彩灯闪烁,想必是有许多人在那儿饮酒品茶,谈古论今吧。我顺着一个女孩的指点,从一架木梯下到吊脚楼底下冲浴。洗后,拖一双鞋,搬一张凳坐到门口的街巷边,与这里人谈起对这条街的感觉,对“翠翠楼”这座百年吊脚楼的一些思考,还说到沈从文的小说与人生……
④入夜,我很久无法入眠。闭上眼,浮现出关于凤凰的一些遥想;睁开眼,看到的是被烟熏火燎的木板壁的吊脚楼。夜渐渐深了,仅听见楼外的沱江水沙沙作响,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直到苗族姑娘用歌喉唱开黎明才醒。那是《边城》里那水面浮起灵魂的歌声?是那撩拨翠翠少女情怀的歌声?那歌声韵味十足,给凤凰的清晨平添了一些情致。
⑤凤凰是一个人文气息很浓的地方。精致的楹联,飘逸的画卷,灵动的刺绣俯拾皆是。“翠翠楼”里便满屋挂着裱好的字,相当漂亮。只是地气甚潮,那潮湿一直沿着木墙爬上来,给字幅下端涂上鲜黄青绿的印痕。也许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纸上的字已经被绿霉吞噬,而有些东西却还留存。沈从文写字的稿纸已经残缺,他的故事,他的气息却如门外的沱江一样依旧流淌。
⑥如果你是独自一人去凤凰,又假如你还是单身,你会感到寂寞,真心渴望遇到心中的“翠翠”;假如你不是单身,你就会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带自己的那位同去,分享那里的宁静。所以,到凤凰你最好与你的另一半同去,脸上会自然流露出一种深藏已久的喜悦,你们会思想更纯,心靠得更近,手握得更紧,更爱对方,会深深感受到河水的浪漫,感受到脚底下这片土地的肥沃、厚实与博大。
⑦常常有人去了凤凰城就舍不得走了,于是就在这儿干起自己的事业,其实主要为了享受这里的生活。很多远方人去了凤凰,都愿意到虹桥上去散步、谈心,让很多人产生对凤凰的另一种理解:多姿多彩、魅罚无穷的凤凰,她古老而不俗,至今仍充满着崭新的活力;她灵秀而有韵致,处处显出现独有的风味与情愫。她美得让人揪习,阅读她的千年史,许多带有血泪历史的故事让人扼腕;阅读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许多伤心的爱情故事让这座城市变得凄美。
⑧细雨漾漾中,当我乘上中巴车回家时,隐约听到“翠翠”的那一句话:“明天你还会来吗?”
(选自2009年第1期《散文选刊》,本文有删节)
1.在凤凰古城,作者感受到了它哪几方面的魅力?(3分)
                                                      
                                                     
                                                     。
2.结合全文,赏析文章末段画线句的丰富含义。(4分)
                                                     
                                                     
                                                     。
3.在美丽的凤凰古城,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重点写在沱江边的“翠翠楼”?请结合文意做出分析。(6分)
                                                        
                                                        
                                                        
                                                        。
4.沈从文与凤凰,或者说凤凰与沈从文,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有人说“是凤凰造就了沈从文”,也有人说“是沈从文造就了凤凰”,根据文中信息及你平时的了解,说说你对这两种评价的看法。(7分)
                                                        
                                                        
                                                        
                                                        
                                                        。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南京名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词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4分)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                                                     。
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伞”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6分)
情景一:暮春时节  小雨霏霏  我  伞
情景二:盛夏时节  烈日当空  路上行人  伞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1-10-16 23: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xiexie louzhu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13:12 , Processed in 0.09531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