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20分)
1.1806年,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 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措施_)
3.教育目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 (身心素质) 作出规定 ,二是就教育培养的人 (社会价格) 作出规定。其中,关于 (身心素质) 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 部分。
4.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表现为(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 和_教科书__ 等三种形式。其中_教学计划_ 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5.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但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组合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_传授---接受教学_ 、_问题---发现教学、_程序教学_。
6.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德育的_现实性_ ,二是德育的_理想性_。
7 _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_ 与_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_ 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8.测验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_效度_ 难度 _区分度。
二.判断题(在下列错题后划“×”,对题后划“∨”,不判断不得分,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每题1 分,共10分。)
9.阶段性是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
10.有什么性质的政治 经济 , 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 )
11.从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因素 “进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是正确的。(∨ )
12.教育的 表是有,因此,确定教育的目的,只能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 )
13.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
14.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过程。(∨ )
15.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的唯一组织形式。(× )
16.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
17.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 评价他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等的判断能力。(× )
18.班级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 ∨ )
三.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其它因素而言,都在教育活动中处于(A )。
A 主体地位 B主要地位 C重要地位 D基本地位
20.从教育发展的历程看,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是(C )。
A 语言 ; B 教科书 ; C 生产劳动; D 教学手段
21.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B )。
A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2.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性质是(B )
A 义务教育 B基础教育 C初等教育 D 普及教育
23.活动课程论是和学科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这种理论的教育家是(D )。
A 赫尔巴特 B洛克 C斯宾塞 D 杜威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A 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2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 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
A 启发性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可接受性原则
26.“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C )。
A 榜样 B修养 C 陶冶 D锻炼
27.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D )。
A 基础作用 B决定作用 C 制约作用 D主导作用
28.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行的学制是(C )。
A 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 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2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是一种转化人的活动。 (2分) 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分)
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为发展的不平衡性; (3分)
30.教育是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的?
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2分) ③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分)
31.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何必然联系?
①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3分) ②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经验为基础; (2分) 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分)
32.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有哪些素质?
①高尚的思想品德; (2分) ②坚定的教育信念; (1分) ③家长的心肠; (1分)
④较强的组织能力; (1分) ⑤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1分) ⑥善于待人接物; (1分)
五.案例分析(10分)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大的约有8岁,小的约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她们被人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几乎不具有人的感情和兴趣,尽管专家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但是直到1925年他们死时,才学会了45个字,能说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
33.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出发,试对该案例进行分析。答题要点,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分)
②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制约作用; (2分)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分)
④遗传素质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决不会转化为现实性; (4分)
六.论述题 (12分)
34、试析21世纪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求:(1)论述要条理清楚; (2)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3)字数不少于200字。
①高尚的师德; (3分) Ⅰ)教师的师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上;(1分) Ⅱ)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1分)Ⅲ)教师的师德还突出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1分)
②现代人的素质 (2分)
③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4分) Ⅰ)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1分) Ⅱ) 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1分) Ⅲ)教师还应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 (1分) Ⅳ)教师还应有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1分)
④具有 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 (3分) Ⅰ)掌握教育科学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须的; (1分) Ⅱ)教职员师必须把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1分) Ⅲ)现代教育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二)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
1.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明显的 滞后性 和隐含性,因而只能在学生进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之后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2.荀子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作用与国家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他说:“国将兴,必 贵师而重傅 ;国将衰,必 贱师而轻傅 。”
3.班集体是 班群体 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4.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 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生典型 ;二是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工作。
5.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连续性强,时空领域大,因此必须抓好 学期 工作计划和具体执行计划的制定。
6.说服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 摆事实 、讲道理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7.通常,人们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的 教学任务 的数量,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参观法 和 演示法 。
9.教育目的的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 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这是核心部分;二是 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
10.教育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它通常包括 教育经常费(或教育经费) 和教育基本建设费两部分。
11.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只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可能性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因素和决定因素。
12.原始形态的教育是与劳动紧密结合的,而古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 相脱离 。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3.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③ )
①《论语》 ②《劝学》 ③《学记》 ④《进学解》
14.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② )
①凯洛夫 ②夸美纽斯 ③昆体良 ④赫尔巴特
15.学校正式出现在(③ )
①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②封建社会末期 ③奴隶社会初期 ④原始社会
16.对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起生理前提作用的是(④ )
①自然环境 ②教育环境 ③家庭环境 ④遗传素质
17.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① )
①教育的性质 ②教育的方法 ③教育的效益 ④教育的规模
18.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③ )
①做人教育 ②职业教育 ③基础教育 ④专业教育
19.备课是教学工作的(② )
①基本环节 ②第一环节 ③中心环节 ④最后环节
20.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① )
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④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1.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④ )提出的。
①马卡连柯 ②赞可夫 ③苏霍姆林斯基 ④巴班斯基
22.启发性教学原则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这一著名的教育要求是由大教育家(② )提出来的。
①苏格拉底 ②孔子 ③王夫之 ④孟子
23.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④ )
①积极作用 ②影响作用 ③制约作用 ④导向作用
24.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① )
①主导作用 ②主动作用 ③领导作用 ④能动作用
25.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③ )
①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②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③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④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6.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① )
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②主体价值 ③创造价值 ④教育价值
27.最先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是(② )
①高尔基 ②加里宁 ③乌申斯基 ④第斯多惠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的则倒扣1分,每题1分,共16分)
28.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当好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
29.教师的教育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30.教师的劳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
31.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就是管住学生。(× )
32.班主任评定学生操行,就是写学生的缺点。(× )
33.只要是教师都可以做班主任工作。(×)
34.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 )
35.考试是测验的一种主要方法。(× )
36.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 )
37.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就是要求教学要“慢进”。( × )
38.一名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的智力水平的高低。(√)
39.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40.重点中学的任务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学生,如果没有一般学校升学率高,就失去了办重点中学的意义。(× )
41.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 )
42.教育具有生产性。(√ )
43.同样的环境在不同学生身上必然产生不同的反应。(√ )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44.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3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45.学校工作为什么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答: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4分);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分)。
46.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①教育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或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4分);②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3分)
47.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答: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书育人、教学组织、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去回答,回答六方面以上得7分,每少回答一方面则扣1分。
五、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48.试述教学过程中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为: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4分);②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4分);③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3分);④防止两种偏向,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二者的关系(2分)。
49.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答案要点为:①德育过程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重要性(5分);②阐述德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以及与其它矛盾的关系(4分);③怎样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4分)。
公共教育学试题(三)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 ,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学就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 )
2.封建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 )
3.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
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范为本。(√ )
5.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
6.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学科设置。(√ )
8.传统教学强调的“三个中心”,即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
9.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的。(√ )
10.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 )
11.教师教的方法就是教学方法。( ×)
12.不同类型的课,其结构却相同。( ×)
13.班级上课是我国学校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 )
14.德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
15.学生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16.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
17.班群体就是班集体。(× )
18.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要管住学生。(× )
19.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
20.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当好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0.5分,共15分)
21.师范院校所开设的教育学是专门研究 教育的一般原理 和 中、小学教育规律 的一门学科。
2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 教育者 、受教育者和 教育措施(或教学内容与方法) 。
23.教育投资包括 教育经常费(或教育经费) 和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两部分。
24.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认识观点,一种是 个人本位论 ;另一种是 社会本位论 。
25.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 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这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其二是 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
26.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和 教科书(或教材、课本) 等三种形式。
27.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般包括: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以及 检查知识,技能,技巧 等阶段。
2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 、谈话法和 读书指导法 等方法。
29.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中小学教师经常采用作业、 参观 、 讲座 、辅导等多种辅助教学组织形式。
30.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 考查 和 考试 两个部分组成。
31.一般来说,学校德育内容的编排可以采用 阶段性编排 和 系统编排 两种方式。
32.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 道德要求 与学生 已有品德水平 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33.陶冶是一种古老的德育方法,它主要通过人格感化、 环境 陶冶和 艺术 陶冶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
34.班主任了解学生主要是通过 学生个人 和 学生集体 两个方面进行的。
35.个别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它既包括做 优秀生 的工作,也包括做一般学生和 差生 的工作。
三、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36.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④ )
①赫尔巴特 ②昆体良 ③凯洛夫 ④夸美纽斯
37.教育产生于(.② )
①动物界 ②生产劳动 ③人的需要 ④统治阶级的需要
38.张勤学同学利用“双休日”在教室里学习外语,准备迎接四、六级英语考试。这是一种(② )
①广义教育 ②狭义教育 ③个人教育 ④业余教育
3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①)
①教育的性质 ②教育的规模 ③教育的效益 ④教育的方法
40.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③ )
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④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41.教学过程始终具有(① )
①教育性 ②生产性 ③间接性 ④引导性
42.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就善于用问答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苏格拉底的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③ )
①启发术 ②谈话术 ③产婆术 ④发现术
43.我国采用班级上课开始于(① )
①清代同治元年 ②清代咸丰元年 ③清代顺治元年 ④清代光绪元年
44.上课是教学工作的(④ )
①首要环节 ②关键环节 ③主要环节 ④中心环节
45.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③ )
①影响作用 ②制约作用 ③导向作用 ④积极作用
46.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④ )。
①集体主义品质 ②爱国主义品质 ③共产主义品质 ④道德品质
47.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③ ),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①道德意志 ②道德信念 ③道德认识 ④道德情感
48.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① )
①自我教育能力 ②自我评价能力 ③自我调控能力 ④自我认识能力
49.一个真正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经历组建、核心初步形成和(③ )等阶段。
①健全组织系统 ②个人自发活动 ③集体自主活动 ④目标确定
50.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② )
①主动作用 ②主导作用 ③领导作用 ④能动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51.教育是怎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答:①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分);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2分);③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2分)。
52.教师怎样备好课?
答:①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3分);②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三方面的工作(3分)。
53.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什么?
答: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分);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分);③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分)。
5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①强烈的示范性(2分);②独特的创造性(2分);③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2分)。
五、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55.试论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①从整体上阐述四因素的联系,特别要强调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4分);
②在整体联系中分述每一因素的作用(5分);③简单说明正确认识这几个因素关系的意义(4分)
56.试述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答案要点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5分);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4分);③防止两个片面性,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二者的关系(4分)。
公共教育学试题(四)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每题1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研究人的一门科学。(× )
2.人是教育的产物。(× )
3.《学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
4.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阶级性。(√ )
5.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 )
6.为了发展经济和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国家允许一部分儿童和少年就业。(× )
7.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 )
8.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 )
9.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他(她)能力的高低。(√ )
10.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
11.循序渐进就是说教学要“慢进”。( × )
12.德育有法,但无定法。(√ )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
14.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
15.教师的全部任务是传授知识。(× )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0.5分,共15分)
16.师范院校开设的普通教育学,主要是研究教育的 一般原理 和 中小学教育规律 的一门学科。
1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代表作 《大教学论》 ,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 班级授课制度 ,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教育产生于 类社会的生产劳动(或生产劳动) ;教育是一种 培养人的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
1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先天的 遗传素质 ,即内在的生物因素;一是后天的 环境和教育 ,即外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0.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 社会发展 规律和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 规律的要求去从事教育工作,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1.教育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它通常包括 教育经常费(或教育经费) 和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两部分。
22.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的,属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 主观的 ;但人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 现实的社会 根源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
23.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提出了预备、 提示 、联系、总结、 应用 的教学过程,这一理论曾于清末兴学校后流传到我国。
2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等。
25.孔子提出的“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的著名的教学要求,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后来《学记》又发展了这一思想。
26.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是由 考查 、 考试 两部分组成的。
27.说服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 摆事实 、 讲道理 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8.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 培养优秀生典型 ;二是 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三是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工作。
29.一个班集体的形成至少要经历 组建阶段 、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集体自主活动 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30.教师劳动在空间上具有 .广延性 ,在时间上具有 连续性 ,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繁重性。
三、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后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两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3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③① )
①“教育即生长” ②“学中做” ③“做中学” ④“教育即社会”
32.教育始终具有(.②④ )
①阶级性 ②育人性 ③平等性 ④历史性
3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①④ )
①领导权 ②规模 ③速度 ④受教育权
34.奴隶阶级子弟没能接受正规教育(学校教育)的原因是(②④ )
①学校收费太高 ②社会生产力水平太低 ③没有教育权 ④没有受教育权
35.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排方式有(.②④ )
①曲线式 ②直线式 ③滚动式 ④圆周式
36.“双基”教学通常是指(②③ )
①基础理论 ②基础知识 ③基本技能 ④基本原理
37.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 ②③ )
①教的活动 ②教的方法 ③学的方法 ④学的活动
38.通常,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数量把课划分为(①③ )
①单一课 ②新授课 ③综合课 ④巩固课
39.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③④ )
①学生成绩 ②学生品德 ③学生个人 ④学生集体
40.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劳动的(①② )
①社会价值 ②个人价值 ③创造价值 ④主体价值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4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42.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答出五点以上可得6分,少回答一点或回答不正确则扣1分。可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等方面来回答。
43.为什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答: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分) ②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2分)③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的、简明的、严格的和有计划的要求。(2分)
44.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
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忠诚(2分)、热爱学生(2分)、团结支持(1分)、严以律己、为人师表(1分)四方面来回答(即从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教师集体和对待自己的道德入手回答)
五、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45.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关系?
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忠诚(2分)、热爱学生(2分)、团结支持(1分)、严以律己、为人师表(1分)四方面来回答(即从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教师集体和对待自己的道德入手回答)
46.为什么说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答:①班主任的职责、任务所决定的(5分);②班集体的教育功能所决定(5分);③班集体的特点所决定的(3分)。[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
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在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五)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 大教学论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五经 )、( 四书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5、(班级授课制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强制教育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 ) 。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 )、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 )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课程计划 )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③ )首先提出的:
⑴《论语》 ⑵《孟子》 ⑶《学记》 ⑷《劝学篇》
17、 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① ):
⑴《大教学论》 ⑵《论演说家的教育》 ⑶《普通教育学》 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②)提出的:
⑴赞科夫 ⑵巴班斯基 ⑶苏霍姆林斯基 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① ):
⑴和谐教育思想 ⑵教学过程最优化 ⑶教学发展观 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① ):⑴痒 ⑵序 ⑶校 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① ):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① ):⑴教育的性质 ⑵教育的方法 ⑶教育的效益 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③ ):⑴做人教育 ⑵职业教育 ⑶基础教育 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① ):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④):⑴积极作用 ⑵影响作用 ⑶制约作用 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①): ⑴主导作用 ⑵主动作用 ⑶领导作用 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③ ): 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① ):
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⑵主体价值 ⑶创造价值 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 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