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991|回复: 10

[地理] 高中地理说课稿精选 模板 格式 文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1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高中地理说课稿《全球性大气环流》

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第二单元第四节,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使用。整个说课共分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主线。前几节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布、大气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全球大气的整体运动原理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并为以后学习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及洋流的形成提供基本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2.难点: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

确立三圈环流的形成为重点的依据是三圈环流是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基础,也是世界气候形成的基础;确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为重点的依据是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是季风环流和世界气候形成的基础。

确立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为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难以建立一个三维空间模式,更难在三维空间模式上理解低空和高空的风向。

(四)教材处理:

本节课为了充分体现探究的全过程,先提醒学生紧紧抓住以前学过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将前后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增加了一个内容——即单圈环流的形成;另外将教材的知识体系分解为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四部分。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以及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实践能力:能正确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气压带、风带的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确立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1.确立依据: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由于本节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各种地理原理示意图或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

2.方法和手段:

①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三圈环流的形成;

②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

3.目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引课,教师展示多媒体动画)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全球看获取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各是哪里?

(教师展示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思考)赤道附近地区获热最多,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极地附近地区终年或热较少,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不考虑地表起伏和海陆分布,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的结果如何?三圈环流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

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单圈环流的形成

3.三圈环流的形成

4.三圈环流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圈环流示意图多媒体动画或思考)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比较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成因上的差异?比较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在成因上的差异?由于近地面高低气压的分布极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水平方向如何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否不会改变?气压带和风带各有什么性质?

(板书)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或黑板上绘制的板图或多媒体动画)以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

(板书)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亚洲季风是一图或多媒体动画思考)由于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不同季节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其成因有什么差异?冬夏季风的特点是什么?影响范围有多大?

(探究活动)题目:为什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与之纬度相近的撒哈拉地区却是沙漠广布?

分析:本探究活动可以在课内使用(最好放在已经讲授了全球大气环流还没有讲季风环流时进行。这样可以引入季风环流的教学。本探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实际上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海陆分布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板书)

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单圈环流的形成

3.三圈环流的形成

4.三圈环流的作用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让学生成为探究者、发现者,从而使创新的思想在他们身上得以闪光。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说课稿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汇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学背景分析,二是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是形成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首先是课标的理解与把握,本节课对应的课标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对这条课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理解:1、明确主题名词是“区域”而不是“某区域”,以某区域为例,目的是通过对典型区域的分析,最终获取一般的方法和规律。2、细化课标:课标的表述就是一句话,我们首先应该对课标进行解读使目标细化这样才能便于操作。(也就是说要明确这节课学生到底达到那些要求才算是落实了课标),从过程目标来看:就是要通过案例分析,具体过程如读图、读资料、探究等等;从方法来看:最终提取出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从知识目标来看:可分为至少两个层次,一是说出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地理条件;二是说明区域能源和矿产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课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地制宜的观念。通过本国案例的分析渗透爱国情感或是一种优患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的第二个方面:学情分析,因为是小组合作制定教学设计,所以学情分析只能是一般性、普遍性的分析,不太可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已经在“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一节中,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在“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章中,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因而可以将必修二中的知识综合应用到本节,将区位分析的方法运用到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中来。本章前三节,已经学习了三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能力上来看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各种地理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一定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在学习本课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思维的综合性和程序性不足;2、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环节)的安排牵引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全面综合的看待问题;通过适当选择探究案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三是教学资源的选择:当然我们的首选是教材,完全抛弃教材不明智,也不现实。不明智因为教材是学生手里最丰富最直接的资源,教材案例的选择、内容的表述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往往是最典型也是真实和可靠的。不现实:是因为我们自认为还没有能力,或者说在第一轮的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能力,完全脱离教材进行资源重组。但也应该看到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差。课标要求是“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而教材的表述侧重“鲁尔区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取舍:主要是补充鲁尔区早期工业发展特征以及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图片和资料。按照“区位条件——利用发展——衰落(原因)——改革措施(可持续发展)”的顺序来组织资源,从而丰富了教材案例,完善了逻辑顺序。最后选择“辽中南工业区”作为探究案例,既是对知识方法的迁移,也是为了通过比较分析,使本课所采用的案例组合能够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因为以鲁尔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区和我国的传统工业区在形成时间、区位条件、发展特征、衰落原因、整改措施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例如从衰落原因来看:鲁尔区的衰落发生在二战后更多的是由于时代发展与变化导致区位因素变化,如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工业结构变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而辽中南工业区的衰落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某些矿产资源的相对枯竭。
四、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自然环境等方面说出鲁尔区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地理条件。

2、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说明鲁尔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

3、通过对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归纳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

4、尝试运用资料,对比分析辽中南工业区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为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手段
七、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开门见山的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以著名的鲁尔区作为案例来学习。先播放一段鲁尔区视频(1分10秒)。
意图: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看视频进入情境、激发兴趣。
八 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 通过对黄土高原、田纳西河流域、东北地区、鲁尔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同学们应该知道:
 1、从哪里入手?(环境、资源)如何分析环境特征?(抓住主要地理要素)
 2、从哪些方面分析?(抓住特征或条件、问题、发展或措施)
 3、按什么样的步骤来分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高中地理说课稿《地貌》

一.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地貌也叫地形,是指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主要的地貌类型(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和黄土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地貌与经济建设三部分。

2.地位作用
岩石与地貌是构成人类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册教材的主题内容之一。教材将岩石圈部分安排在第二篇,位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在构成人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所在各大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首。在本专题(专题7地貌)之前,教材先介绍了板块运动(专题5),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表形态形成的内动力因素,又介绍了岩石和矿物的成因和类型(专题6)。为本专题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知识铺垫。可见本专题在整个岩石圈部分中地位之重要。
本专题内容阐明了地貌的形成不仅受到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还无时不受各种外力作用的影响。地球表面出现千姿百态的地貌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同时受到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并提出了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人地关系,这是地理学科的核心问题,这进一步证明了本专题的地位和作用。

3.课时安排
本专题共需3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主要的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第三课时主要学习“地貌与经济建设”。

4.教学目标
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地图册、练习册、学情。(《上海市地理课程标准》对本专题内容的学习要求级别是B,具体由教师根据学情把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貌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外力作用的几种主要表现,并知道风力、流水、海浪是外力作用的主要因素。
2)能够借助情景识别流水地貌、黄土地貌、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和海岸地貌,并能简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各种地形名称、主要地貌部位及海拔高度。
4)理解地貌对农业生产、对工程建设、对城市发展及对旅游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一系列地理图片、视频等使学生认识各种地貌类型,区分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和海岸地貌的主要差异。
2)通过问题探究的形式分析各种地貌的主要成因并探索合理利用和改造的有效途径。
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帮助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技能、完善已有知识。
4)通过有关工程建设的案例呈现与引导,使学生感受地貌对人类活动具体影响,理解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探究地理现象的基本思维规律,学会用辨证的思想方法去分析人地关系的两面性。
2)通过介绍青藏铁路、三峡水利工程、洋山深水港等我国的重大工程建设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对山区地貌的了解,增强国情意识,激发的社会责任感。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地貌类型的识别;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主要地貌类型的成因分析


6.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上曾学习过有关地形的知识。
2)大部分学生在自然地理学习方面有较强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3)绝大部分学生在东部大城市生活,对山区地貌陌生,缺少感性体验,理解各种地貌的特征和形成会有一定困难。


7.教学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法和问题探究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读图观察、比较归纳、案例分析并参与小组讨论。

二.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的流程设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主要地貌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
地貌与经济建设
情景导入
地貌景观图片呈现
出示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图片、动画(或视频)演示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情况
活动认知
观察地貌形态,了解地貌所属类型、主要分布在哪里?

探究地貌产生的地理原因?
复习有关等高线的概念和五种地形的主要差异;
了解等高线制作原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貌部位;
初步学会等高线地形图到地形剖面图的转绘。
借助相关农业生产实例、工程建设案例开展讨论,理解地貌是怎样影响生产建设的;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旅游经历,认识地貌与城市发展、旅游活动的联系。
分析思考
分析该地貌形态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人们应该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这样的地貌环境?
分析地貌的各种部位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貌产生的利弊影响,思考:我们应当如何把握正确的人地关系,使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主要教学环节设计
一、 课题引入和知识准备
[情景导入]
内外力作用的地貌图片、视频“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活动认知]
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是直接相关的,但地貌的形成不仅受到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还无时不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1、什么是地球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通过哪些自然要素作用,有哪些形式表现?
(通过地表及其以外的风力、流水、海浪、冰川进行)
 {设计用意: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联系旧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所属地位,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各种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奠定基础}

二、关于“主要的地貌类型”
(一)以流水地貌为例,师生共同探讨:
[情景导入] 
情景一:河流地貌图片(投影);
情景二:长江上、中、下游河段地貌 、中国地形图(投影);
情景三:分段景观图(投影)。 
[活动认知] 
1、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一种外力有关?通过哪些作用塑造了这些地貌?
2、同样受流水作用的影响,为什么河流上、中、下游河段所形成的地貌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分析思考]
1、为什么河流有时可以携带许多巨大的砾石,而有时连细小的泥沙也堆积下来?
2、河流在上、中、下游沉积下来的物质,其颗粒大小、形状、比重有何不同?
3、不同河段的水流分别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使之趋利避害?
{设计用意: 流水作用是最强大的外力作用之一,河流地貌是在我国分布普遍而多样,通过长江典型河段的景观特征,提供给学生比较、分析的依据,引导设问进一步探究地貌的地理成荫,并与人类活动相联系,使之成为有用的知识。}
[归纳小结]
通过对流水地貌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体会探究地理现象的基本思维规律:
1、    观察(观察地貌形态和地理分布图,了解该现象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里?)
2、    探究(研究地貌产生的地理原因,了解该现象为什么会产生的?)
3、    分析(分析该地貌形态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并学会用辨证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其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今后人们怎样才能合理开发和利用这类地貌资源?)
{设计用意:在学生体验了流水地貌的学习过程后,教师点明地理现象认识的基本思维规律,强化了方法论,便于学生在后面几种地貌的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方法的迁移。}

(二)学生分组学习,探究、讨论四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组织教学)
学生分四个学习小组,认领学习任务,分别为喀斯特地貌研究组、海岸地貌研究组、风成地貌研究组和黄土地貌研究组。教师用多媒体为四个小组展示相关地貌景观图片和我国(或世界)境内的分布情况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中(直接或间接经历)、讨论探究。
(黄土地貌研究小组)
[情景设置]:黄土地貌景观图、我国的黄土地貌分布区、我国荒漠分布图、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图片。
[活动认知]: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哪里? 我国的黄土地貌是怎样形成的?(我国的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分析思考]:用辨证的观点分析黄土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喀斯特地貌研究小组)
[情景设置]:一组喀斯特地貌景观(景点照片和视频)
[活动认知]:这些形态各异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提示:能否从化学反映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地理环境条件是什么?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分析思考]:喀斯特地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为什么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今后可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海岸地貌探究小组)
[情景三]:一组海岸地貌景观(景点照片)
[活动认知]:这些千姿百态的海岸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思考]:海岸地貌对人类活动有无影响?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地貌?
(风成地貌探究小组)
[情景四]:一组风成地貌景观(景点照片)
[活动认知]:这些风成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地貌一般分布在哪里?
[分析思考]:风成地貌(如移动沙丘)对人类活动有无影响?人类应该怎样改造这些地貌?
三、关于“等高线地形图”
[情景导入]
引入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各一张(学生观察)
  教师:地形图是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貌形态的地图。地形图重要通过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度。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地形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和绘制原理。
[活动认知]
1、复习有关概念和初中知识: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五种基本地形及区别。
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从等高线的疏密、从等高线的形状(山峰或山岭、盆地或洼地、鞍部、山脊与山谷、陡崖等)。
用等高线图与地形景观图或素描图对应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感性认知、对比分析,学会判读等高线图上的各种地貌部位。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学生观看视频,理解绘制等高线的基本原理。多媒体演示等高线图转绘成地形剖面图的过程。
[分析思考]
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相关要求:(教材P67中思考与实践)
(1)读出某地海拔高度、判断图中地区所属的地貌类型;
(2)判读图中各地的地貌部位(山峰、鞍部、洼地、山脊、河流、缓坡、陡坡、瀑布);
(3)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判断山地的大致走向。
2、读某地区农业区划图,完成相关要求:(教材P72中思考与实践5)
(1)联系图上信息,分析地貌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学绘地形剖面图。
3、读某山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读地形:①                    ②                  
③                    ④               
(2)引河流水至C处,应选择哪条路线?为什么?
(3)如果建水电站应选择在哪里?为什么?

*************************

四、关于“地貌与经济建设”
[情景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青藏铁路的景观图、线路图和视频资料
教师:地貌对人类的经济建设影响重大。尤其对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城市发展、旅游的影响更大。
[活动认知]
1、 通过青藏铁路建设的工程问题和沿海地区地面沉降、海水倒罐现象的分析,说明不同的海拔高度对工程建设会有不同的影响。(比较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和海拔较低的临海地区所面临的工程难题)
2、 通过对上海宝钢一期工程建设中用钢管加固地基的做法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的勘探考察过程的了解,说明地质基础会影响工程的选址和施工建设。
3、 通过我国新建东海洋山深水港积极意义,分析不同类型的海岸地貌和港口建设的关系。(比较海积地貌与海蚀地貌在港口建设中的利弊条件)
4、 阅读某一地区的地形等高线图,分析该地的地貌特征,完成相关要求;
(练习册P20分析题)
(1)假如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是经过A处还是B处施工比较容易,为什么?
(2)拟在图示地区修建一个水电站,请在图中标出坝址的位置。
(3)为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政府计划将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合并到其中一个村落,形成一个城镇。请选择合并在何处较为合理,说明理由。
(4)据推断该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原因何在?应该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该地区?
{本题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感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分析思考]
1、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多媒体关于“地貌与农业生产”的图片资料,归纳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地形坡度坡向,以及地貌的物质组成等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
2、对照“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图,联系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分析归纳地貌是怎样影响城市发展和布局的。
3、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的旅游经历,地貌与旅游景观的关系。
4、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貌产生的利弊影响,分析思考,我们应当如何把握正确的人地关系,使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2: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地理说课稿《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一, 说教材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节,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导入课,是人类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所做的不懈努力历程.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基本的宇宙探索的知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立志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展的,知道我国已步入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认识当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洁"的重大意义.
3,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用全面,发展,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些宇宙现象,并能作出正确的解释.认识人类在不断探测宇宙活动中所获得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立志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①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②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
2, 难点:认识当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洁"的重大意义 .
教材内容确定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进程.二是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目的.因此我们把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和认识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在理解太空垃圾产生原因及危害上同学们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作为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采用WebQuest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 视频录相:通过神舟系列飞船的录相,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六,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 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图表来熟悉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历程.
2, 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 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利用人类生活,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提出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本课所讲是"新探索".要突出"新"在何处.从天文探测的角度来看,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又一次飞跃.所以教材以原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起点,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对于本课重点:①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②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我让学生网上查询有关宇宙开发的资料,设立专题《宇宙探险》,全班交流.
步骤:①明确目标:人类开发宇宙的经历,意义和宇宙环境问题.②要求:标题明确,资料详实,有自己的评述.③收集关键词:阿波罗,登月,宇宙探险,宇宙开发,宇宙垃圾等.④给学生提供网址.www.pku.edu.cn(天网), www.sina.edu.cn,www.cernet.edu.cn www.stats.gov.cn
对于保护宇宙环境这一难点,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提问导学法.首先提出问题1)宇宙中垃圾产生的原因 (2) 宇宙中垃圾的危害 (3)控制或清除垃圾的办法 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来解决.通过这种分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总结并板书.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理解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八,作业布置:让学生读一读《神舟铺路,中国撼天》的专题报道,确立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即"中国航天之路",让同学们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来完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业余时间中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例《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课题选自高中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大气》中的第三节《大气的运动》。整个说课分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前一节《大气的热力状况》对本节来讲,旨在说明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可以说它是学习本节的前提,而本节知识又是学习下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基础,是一节承上启下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②掌握“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下风的方向。
2.技能目标
通过对板图、板画和书中图示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并能够用本节学到的原理来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大气运动: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并使学生能够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指导今后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及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把“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环流”确定为重点,因为它是学习下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理论基础。
2.教学难点及依据
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确定“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及其作用下风的方向”为本节教学难点,因为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而此时高一物理还没讲到,为学生理解该过程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灵活运用新旧知识联系法、比较法、读图分析法、理解记忆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指导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读图方法,对教材中的案例、图示进行分析;指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关交流、讨论,形成共识,总结得出结论。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关于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让学生尽量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样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
1.引言
让学生自主学习,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三个问题: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②大气运动的成因
③大气运动的分类
解决三个问题后,学生即可知道地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热力环流的形成
利用多媒体显示热力环流的动画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巩固练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利用热力环流知识解释城市风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感受到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先讲清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知道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绘制方法,并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风向的确定
首先让学生回忆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因为第一单元所学的地转偏向力很简单,而初中物理又学过摩擦力,所以在这里不必过深讲解。理解了这两个力后即可学习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
高空的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二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的方向”示意图,同时用多媒体展示二力对风的影响的动画过程。让学生交流,讨论二力影响下风向如何偏转及二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平行等压线的关系。
近地面的风,还必须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展示立体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速的影响及三力达到平衡后风向与平行等压线的关系。
最后展示“一月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学生观察等压线分布状况(不是平直的,而是闭合的),指导学生绘制闭合等压线中三力平衡时的风向,并引导学生总结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空气运动的规律。
本部分教学注意指导学生绘制示意图的方法,训练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第三环节  课堂小结
请一同学做小结,教师引导,提示,并用多媒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演示知识结构即板书内容)。
第四环节  课堂反馈与提高
让学生自己画出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图示,以及南半球的低压、高压中心的气流方向。
知识迁移:①假如你是一位城市规划者,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何处?
②对城市进行环保,在什么位置植树造林最有效?
③如果该城市为上海,建设卫星城镇应在何处?
旨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用学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含义;培养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
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4: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例《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课题选自高中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大气》中的第三节《大气的运动》。整个说课分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前一节《大气的热力状况》对本节来讲,旨在说明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可以说它是学习本节的前提,而本节知识又是学习下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基础,是一节承上启下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②掌握“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下风的方向。
2.技能目标
通过对板图、板画和书中图示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并能够用本节学到的原理来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大气运动: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并使学生能够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指导今后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及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把“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环流”确定为重点,因为它是学习下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理论基础。
2.教学难点及依据
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确定“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及其作用下风的方向”为本节教学难点,因为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而此时高一物理还没讲到,为学生理解该过程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灵活运用新旧知识联系法、比较法、读图分析法、理解记忆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指导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读图方法,对教材中的案例、图示进行分析;指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关交流、讨论,形成共识,总结得出结论。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关于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让学生尽量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样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
1.引言
让学生自主学习,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三个问题: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②大气运动的成因
③大气运动的分类
解决三个问题后,学生即可知道地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热力环流的形成
利用多媒体显示热力环流的动画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巩固练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利用热力环流知识解释城市风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感受到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先讲清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知道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绘制方法,并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风向的确定
首先让学生回忆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因为第一单元所学的地转偏向力很简单,而初中物理又学过摩擦力,所以在这里不必过深讲解。理解了这两个力后即可学习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
高空的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二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的方向”示意图,同时用多媒体展示二力对风的影响的动画过程。让学生交流,讨论二力影响下风向如何偏转及二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平行等压线的关系。
近地面的风,还必须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展示立体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速的影响及三力达到平衡后风向与平行等压线的关系。
最后展示“一月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学生观察等压线分布状况(不是平直的,而是闭合的),指导学生绘制闭合等压线中三力平衡时的风向,并引导学生总结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空气运动的规律。
本部分教学注意指导学生绘制示意图的方法,训练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第三环节  课堂小结
请一同学做小结,教师引导,提示,并用多媒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演示知识结构即板书内容)。
第四环节  课堂反馈与提高
让学生自己画出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图示,以及南半球的低压、高压中心的气流方向。
知识迁移:①假如你是一位城市规划者,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何处?
②对城市进行环保,在什么位置植树造林最有效?
③如果该城市为上海,建设卫星城镇应在何处?
旨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用学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含义;培养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
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4: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优秀地理说课稿《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说课稿
内容: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的引言和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第一部分认识自然资源

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地理必修1第四单元的开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具体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得到体现。

          一是从教材几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来看。“地理1”侧重于自然地理,重点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2”侧重于人文地理,主要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3”是在 “地理1”“地理2”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学习本单元又是为进一步学习必修2中的城市、工业、交通等和必修3中的可持续发展作好铺垫。

二是从本模块的角度来看。本模块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按照“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的课标要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应是必修1的核心内容。本单元从自然资源、自然灾害、自然条件三个方面,通过解析不同的案例,阐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本单元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和教学要求(见下表),结合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目标。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对具体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不作要求,主要培养学生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理解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人地关系,辨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并正确地加以区分。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原理,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性特征;从人类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内容分两块,一是单元的引言部分,二是认识自然资源部分。

   引言部分是对本单元内容的高度概括,起到了引领作用。

         认识自然资源部分的内容分三个层次,即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共性特征,学会识别自然资源,正确区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理解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其带给人类的启发。

    教学难点是理解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其带给人类的启发。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材、课型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讲、导、议、练”相结合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原则。

    新课程教学关系的定位: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树立主体意识。新课程观的要求就是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最后达到学生带着知识走向教师、家长、社会……,从而真正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了实现这一转化,我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中着重做好这样几件事: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实质性的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探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具体教学环节安排上,多一些民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分析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讲”即为精讲,重讲书本的重点和难点,如概念的注意点、两类资源的区别、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其指导意义。讲解过程应注意避免以讲代学,同时要注意讲解语言的启发性。

    “导”即为引导、启发,针对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如讲解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其指导意义时,我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当然在教学中引导、启发学生没有统一的套路,需要教师注重平常的积累。

“议”即为议论、讨论。根据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解决问题,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好多小组,在讲和导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尝试着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再针对问题归纳小结。

“练”即为练习。通过练习,教师可以对教学效果作一评价。练习要有针对性,教什么,练什么,重在检查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为下一阶段教学作好铺垫。

三、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把书本知识氛围识记知识、理解知识和能力运用三部分。对于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在设计学法时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1、紧扣新课程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探究和创造为根本。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学生自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等方法。

2、围绕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人民日报》在对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调查是发现,中学生普遍持以下观点“我们喜欢历史知识,但不喜欢历史课。”其它学科情况也大同小异,令人尴尬。因此,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成为我设计的关注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课
(导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归纳引导,引入本节课概论部分的学习。
2、新授课的教学
探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既然自然环境对人类如此重要,那么人类应如何来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呢?
归纳:1、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有利和不利)。
2、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减小自然灾害的影响?(扬长避短)
3、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自然环境中对人类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是自然资源,那么人类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自然资源呢?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利用呢?(引入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学习)。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属性、经济属性(概念讲完之后引导学生结合书本进行判别)
2、分类:(1)按内容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           资源
         (2)按生产情况(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注意讲清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条件)
3、类型或用途(略讲)
4、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重讲)
  (1)、分布的不平衡性(联系差异性,结合实例,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类型探讨)
  (2)、资源间的联系性(联系整体性,结合事例并得出利用中的要求)
  (3)、数量的有限性(简析原因,结合实例提出利用中的要求)
  (4)、利用的发展性(分析该特征的前提条件和表现,并强调利用中注意的问题)
总结:认识自然资源,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有指导意义,自然资源分布规律性为人们勘探提供依据,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便于集中开发,建设区域性资源基地,但给运输带来压力。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人们在开采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必须预测其对整体环境和资源产生的影响,然后做出决断,以减少盲目行动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4: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地理说课稿模板《三圈环流》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材分析
2、本课教材分析
2.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承上启下的知识点
大气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
2.2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2)能力训练点: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3)德育渗透点: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学以致用解释生活中的地理。
2.3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和分析
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的过程。
难点: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风向的联系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说学生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是历史与社会,很少接触地理概念,基础教差,再加上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较欠缺,因此在教学时要化繁为简,制造假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便于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会更好。




2. 通过板图、多媒体、FLASH动画、侧视图、立体图等方式多角度的突破三圈环流中的难点

(三)说学法
1. 探究式学习
过程: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目的: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方法。
2.创设环境、课堂模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
3.板图演练
三、教学程序设计和学法指导
1.复习导入(由大气运动导入)
2.新课教学
①假设一个条件:






思考:知识拓展,提出问题

1.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机制有何差异?
(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2.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

归纳: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方法
1.   气压带形成成因:热力成因 (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动力成因 (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且南北对称
3.风向: 北半球:3撇 ;箭头指向低压
         南半球:3捺;箭头指向低压
4.天气状况:低气压:气流上升、阴天多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干燥少雨
巩固练习1。2。3
③假设三个条件:
地表是均一的、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地表热量收支的改变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天气与气候不同
设问: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吗?地表不均匀又会产生什么后果?
④条件更换为: (过渡)
地表是不均一的、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表不均:考虑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归纳总结
假设一个条件:
地表是均一的、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单圈环流
假设二个条件:
地表是均一的、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直射赤道)     三圈环流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假设三个条件:
地表是均一的、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条件更换为:
地表是不均一的、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4、本课亮点
教法:制造假设,化繁为简,层层推进
手段:通过FLASH动画、侧视图、立体图等方式多角度突破难点
学法: 课堂演示,人人参与,加深巩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4: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稿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为下面的内容---了解这些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②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2.能力目标
① 实践能力: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
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能用相关的图准确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有位着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通过教具(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多媒体动画,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多媒体动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目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引用毛泽东主席着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提问学生这种情况能否发生.
讨论后给出明确结论:可以,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引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这样引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参与意识)
2.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①演示多媒体动画"自转",讲解概念:
提示学生注意地轴指向.
结论:自转是围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倾斜,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转动地球仪,结合动画,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提问学生)
结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
③讲解地球的自转周期:
首先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已经自转了一周 引导学生思考.
结论:地球自转周期的度量需要一个超然于地球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应当是固定不动的,故我们选择一颗离地球非常遥远的恒星,在地球上看来,恒星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动的,以它为参照点算出来的周期即为恒星日.
④运用多媒体动画和彩图册上的图,讲解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注意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角速度的特征.结论: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线速度则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3.讲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①演示公转动画,提示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轨道特征
结论: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在转动,其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导致地球有时离太阳较近,有时较远,从而引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②阅读表格 "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提示学生阅读时注意在近,远日点时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差异.
结论: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4.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①讲清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及黄赤交角的形成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地球正着身子公转,则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关系如何
应该是重合的,但由于地球公转时是倾斜着身子的(即地轴倾斜):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故黄道面和赤道面之间有一个交角,即黄赤交角.
②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认为太阳射来的是平行光.
设计两个假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假设1: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的,那么太阳光跟地面的关系(答案是到处都是垂直的,直射点有无数个.)
但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是球形,故直射点只有一个.
假设2:如果地轴不倾斜,直射点和地面的关系(将永远在赤道上.)
但地轴倾斜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范围最北为23026'N,最南为23026'S ,即南,北回归线上.
演示动画: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表1-3-1
5,本节内容小结
授课设计意图:
整个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力求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启发引导下去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这样才能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4: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地理说课稿大全《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地球的伙伴-月球》是根据《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中的专题2,内容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月球的概括介绍、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以及月球与潮汐。后三个内容实际上就是与月球有关的典型的天文现象。
2、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的,即:宇宙→太阳系→月球→地球。本专题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月球的特殊环境特征及其成因;能运用“月相成因示意”图说出月相变化规律;能通过观测日食和月食录像认识日食、月食的成因、条件及种类;了解潮汐的成因及其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生成问题,讨论、比较与地球不同的环境特征;通过演示月相Flash软件,模拟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观看月食和日食的录像,对比了解两种天文奇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月相实地观察活动中,激发对月球的探究欲望,熏陶审美情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学会对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日食和月食成因及出现条件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成因分析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虽然没有专门的月球方面的知识,但作为常识,在很多学科都涉及过,如诗词和散文中他们的知识和兴趣会带动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习能力和态度都比较差。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比法、多媒体教学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一)月球
1、月球的自然环境
①首先观看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接着让学生阅读2006年提出“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月球的自然环境到底与地球有何不同?这样从影象材料导入新课,冲击学生的视觉,肯定登月后又对其提出疑义,前后思维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社会问题出发,体现了二期课改理念。
②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月球与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差异。
③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并与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月球的同步自转和公转
①情境创设:从“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提出问题:在刚才的录像中有一个科学性错误,同学们发现了吗?
②学生合作讨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地球升起和降落→月球的“同步自转”
③教师提出问题:月球的同步自转会给地球上的人看月球造成什么影响?
同时进行“月球同步自转和公转”Flash演示
④同学得出结论: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正面
(要学生能归纳出“公转、自转同向且同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增加讨论和演示启发。)
(二)月相
①选择四组学生在前一个星期内月相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地理就在生活中,符合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程理念)
②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
③教师演示月相Flash动画,并在演示过程中进行三大问题的讲解(问题一:为什么会产生月相;问题二: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问题三: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西,下弦月亮面朝东)。在问题二的解决上进行学生参与,教师以新月为例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它月相的情况。(从静态到动态有助于学生强化日、地、月位置和月相的关系,利于学生对月相成因的分析)
④学生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自行完成表格填写。(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⑤Flash动画演示月相周期与公转周期的不同
⑥让学生理解朔望月和恒星月的不同
⑦用诗句进行月相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在有关月相文学作品的分析活动中,初步形成文理相融的学习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三)日食与月食
该内容如果要全面了解,知识点较多,设计到物理学科的知识如影子里的本影、伪本影等。对于本校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所以讲解只是在较浅的层面上
①播放日食、月食录像
(观看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②Flash演示日食、月食,理解其形成的过程(达到感官认知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③学生完成表格(通过对比,更容易本校学生的掌握)
④教师归纳总结,并解释日食与月食发生的条件
⑤展示未来几年可见天象的时间表(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月球与潮汐
①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③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④教师提出问题:从演示动画中又可看出哪些现象和规律?
⑤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完成大潮、小潮的对比表格
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发表于 2011-12-20 10: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一定要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9:50 , Processed in 0.21719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