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551|回复: 1

[地理]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中学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2 0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
中学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分析和处理实际教学问题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要求
目标        Ⅰ         Ⅱ         Ⅲ
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        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          
描述和阐释
地理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         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论证和探讨
地理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分析和处理
实际教学问题        分析、评价各种教学手段、方法        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结合课程改革实际,在教学设计中特色和创新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五、分析和处理实际教学问题
1.能够对适合地理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
2.能够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3.能够结合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在教学设计中有特色与创新。

Ⅲ.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中学地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①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内容;②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内容;③中学地理学科教学论。
根据浙江省中学地理教学实际情况,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既包括200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所列的内容标准,也包括与上述内容标准相关联的地球与地图及区域地理知识(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
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内容是指对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相应知识点的拓展与深化。本考试选择了与中学地理教学关系较为密切的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六门课程中的有关内容作为考试范围。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论中也包括了与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有关的新课程内容。

知识内容列表
第一部分: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内容
模块        主  题        考试内容
必修
地理Ⅰ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必修
地理Ⅱ        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修
地理Ⅲ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数字地球的含义。
选修Ⅰ
宇宙与地球        宇宙        “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
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意义。
天球坐标系与恒星位置的确定。
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
        太阳系和地月系        太阳的圈层结构。
太阳系的组成,九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地球的演化        地质年代的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成矿规律,生物演化简史。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海陆分布及地表形态特征。
        地表形态的变化        河流、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选修Ⅱ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海洋开发        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对海洋环境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海洋权益        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选修Ⅲ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实例评价。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旅游信息收集,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修Ⅳ
城乡规划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城乡分布        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评价。
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不同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防灾与减灾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选修Ⅵ
环境保护        环境与环境问题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合理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事件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选修Ⅶ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地图与遥感(RS)        常用地图投影,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遥感图像判读。
遥感图像在地图制作中的作用。
遥感的主要功能。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GPS在交通、旅游、导航、军事、野外勘探等领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功能。
地图数字化的基本方法。
GIS软件中数据表的建立。
GIS软件中图层显示方法的改变。
GIS的查询方法。
GIS软件制作、输出专题地图。
用网络GIS地图查询有关信息。
        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含义。
地球与地图及区域地理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世界地理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中国地理        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第二部分: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内容
模块        主  题        考试内容
地球概论        恒星和星系        恒星的名称,星座,恒星的亮度和视星等,恒星的光度和绝对星等,恒星的颜色与温度,变星,星群,星团。
赫罗图及恒星演化,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恒星的一生。
银河和银河系,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
河外星系,总星系,宇宙。
        太阳和太阳系        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太阳的温度和能量,太阳大气,太阳活动以及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系的构成,行星和卫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月球和地月系        月球的大小和距离,月球和地月系的运动。
月相和朔望月。
日食和月食,海洋潮汐现象,引潮力,太阴潮和太阳潮,潮汐现象的规律性。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规律,地球公转的规律。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太阳的周年运动,太阳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
地球上的四季与五带。
        时间与历法        恒星时、真太阳时、平太阳时。
地方时及其换算,理论时区和区时,实际时区和法定时,区时的换算。
日界线与日期变更。
历法分类,阴历、阳历和阴阳历,公历,中国传统历法(农历)。
气象学与气候学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杂质。
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对流层的基本特征。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对流层大气的增温与冷却。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
大气稳定度。
        大气中的水分        大气湿度,饱和水汽压,蒸发与凝结。
地表面的凝结现象:露和霜、雾凇和雨凇。
大气中的凝结现象(云),各类云的特征与成因。
大气降水。
人工影响天气。
        大气的运动        气压与气压场,气压梯度与气压梯度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地转风的特点,梯度风的特点,摩擦力对空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平均状况,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天气        气团的形成、变性,气团的分类。
锋的概念和特征,锋的类型和天气。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副热带高压的结构和天气。
台风的结构与天气、形成与消亡、移动和路径。
        气候        气候的形成因子。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
地方气候和小气候。
地质学与地貌学        矿物与岩石        矿物与岩石的概念,矿物的基本特性,矿物的分类,重要矿物特征。
岩浆、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沉积过程与沉积岩。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全球构造地貌,大地构造地貌。
        地壳演化简史        地球的早期演变。
地层和化石。
地壳演化史。
        影响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        流水地貌。
岩溶地貌。
冰川与冻土地貌。
风成地貌与黄土。
海岸地貌。
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分类。
常用投影的特点和用途。
        地图符号与制图综合        地图符号的作用、种类,地图符号的构成特点,注记。
制图综合的意义,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制图综合的主要方法。
        遥感        遥感的概念,遥感的类型,遥感的特点。
常用的遥感平台,陆地卫星系列。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数字图像的计算机解译。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空间数据组织、管理与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表达。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人地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人口、人种与民族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人口与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种的划分,人种与地理环境。
民族的形成与特征,世界民族的分布,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聚落与城市化        城市、乡村的概念,城市与乡村起源与发展,城镇标准。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机制,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
城市体系的概念,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宗教的产生,世界主要宗教。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宗教景观。
        旅游地理        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移动规律。
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与类型,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区域开发,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区域发展政策。
        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        经济活动区位的概念。
自然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
人口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
环境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
交通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产业布局        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布局的概念与内容,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条件。
农业区位理论,农业部门布局原理,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
        第二产业布局        工业生产与布局特点,工业布局制约因素条件,影响工业布局的一般因素。
开采工业布局,原材料工业布局,制造工业布局,高科技工业和农村工业布局,工业部门结构的内在联系。
工业地域结构与类型(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工业地带)
        第三产业布局        第三产业的概念、分类、基本特点。
商业发生机制与布局要求,商业区位理论分析,商业中心体系布局,贸易中心与对外贸易。
交通运输系统布局的地域类型,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评价(铁路运输、公路汽车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运输部门的合理构成,货流与合理运输。

第三部分:中学地理学科教学论
模块        主  题        考试内容
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方法的概念,地理教学方法的作用。
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地理教材研究        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发展、变化与改革。
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四种版本教材的特色。
        地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灵活多样、富有特色的各种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课程教学模式,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等。
        地理教学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权重。
        地理教科研        地理教科研的概念,地理教科研的作用和地位。
地理教科研的一般方法和程序,地理教科研中课题的选择。
地理教科研中,课题报告与论文的写作。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学习评价,课程资源开发
        地理研究性学习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心理与专业态度。
地理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与自我完善能力。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与分值
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Ⅰ、Ⅱ两卷。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由60小题组成,共60分;Ⅱ卷为综合题,由8小题组成,共40分。
四、分值比例
第一部分(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约占4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约35分,综合题约5分。第二部分(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内容)约占4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约20分,综合题约20分。第三部分(中学地理学科教学论)约占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约5分,综合题约15分。  
五、组卷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单项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中按知识内容列表中所列知识顺序排列。

Ⅴ.参考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地理学科考试参考试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的答案请涂在答题纸Ⅰ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纸Ⅰ的规定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Ⅰ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本卷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雅砻江地区岩层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有向斜构造的数目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图中岩层从新到老的排列正确的是(    )。
A.y4-y5-y6   B.y6-y5-y4
C.y5-y4-y6   D.y6-y4-y5

读A、B两城市的地理位置示意图(甲图)和城市A在7月1日的太阳高度示意图(乙图),完成3~4题。
3.下一次太阳直射A城市的时间
大约是(    )。
A.365天以后   
B.半年以后     
C.346天以后     
D.20天以后

4.当A城市在当天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图中B城市的地方时和太阳高度大约是(    )。
A.11时22分,88°       B.11时22分,78°
C.10时56分,90°       D.10时56分,75°

2008年12月6日,第二届中国杭州竹笋节在竹制品名镇百丈开幕,展会上有新鲜的竹笋、竹制笔记本电脑桌、竹地板,还有竹纤维制成的毛巾、内衣内裤。如今百丈已成一个有竹产业的创新和集聚空间的竹子名镇。据此完成5~6题。
5.这些竹产品之间体现生产协作关系的是(    )。
       ①竹笋  ②竹纤维  ③竹电脑桌  ④竹毛巾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影响竹产品由竹笋向竹内衣内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             B.交通条件的改善             C.竹子的产量      D.高新技术

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概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
8.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9~10题。







9.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    )。
①南疆  ②北疆  ③呼伦贝尔草原  ④辽河上游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海名牌“白猫”洗涤品有声誉,但因产业结构调整,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而重庆万县生产洗涤品的企业产、销量低,经济效益差。1995年,两家企业合资组成了“白猫”(重庆)有限公司,安置移民1000多名。据此完成11~12题。
11.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现象(    )。
A.属于国际产业转移      B.不属于产业转移  
C.属于区域产业转移      D.与产业转移无关
12.促进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直接原因是(    )。
A.劳动力流动性很强              B.寻找新的企业发展空间
C.在上海生产内部交易成本高      D.万县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月19日下午2时(北京时间20日凌晨3时),美国宇航局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据此回答13~14题。
13.美国东部时间是指(    )。
A.西8区      B.西5区      C.西7区            D.西6区
14.此时太阳直射在P点,外圆为晨昏圈,图中A、B、E、F四点等分外圆,S为南极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为同一经线          B.EPF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E点和F点昼夜等长     D.直射点的经度为750W

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根据下面四个图回答15~16题。

15.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16.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为(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17.风景名胜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我们应懂得如何欣赏旅游景观的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反映了旅游景观的(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

读右面风景图,回答18~19题。
18.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19.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读某地区的城市布局图,完成21~22题。
20.如果该城市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不可能的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1.图中水库对该城市的影响是(    )。
A.缩小该城市气温的日较差      B.增大该城市气温的年较差
C.使该城市的降水量减少        D.使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

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回答22~23题。
22.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23.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读2007年1月13日太平洋海啸传播时间等值线图(图中等值线间隔为0.5小时),回答24~25题。
24.关于海啸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次海啸是由于台风影响引起的
B.图中等值线越密表示海啸的传播速度越慢
C.离海啸源地越近,海啸的传播速度越快,离海啸源地越远,传播速度越慢
D.本次海啸发生的季节刚好是海啸的多发季节
25.本次海啸产生的源地是在(    )。
A.北海道东北部海域            B.本州岛西北部海域
C.菲律宾南部海面                    D.台湾岛北部地区
26.台风的预警信号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风力,当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时的预警颜色是(    )。
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橙色

读某城市在某日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回答27~28题。
27.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
C.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
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
28.关于光化学烟雾和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7点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浓度大于CO的浓度
B.臭氧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一致
C.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D.午夜时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TSP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固体颗粒物,它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同时又是其他污染物的载体。读某地两日“TSP浓度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其中有一天是阴雨天气),回答29~30题。
29.关于TSP浓度日变化曲线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日变化规律相一致
B.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日变化规律完全相反
C.TSP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有两个高峰值
D.气温越高,TSP的浓度值也越高
30.关于TSP浓度的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午时TSP浓度较低的原因是此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大减少
B.雨天时TSP浓度较晴天高
C.天气对TSP浓度日变化规律的影响不是很大
D.当近地面形成逆温时,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值就较低

下图中的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读图完成31~32题。
31.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    )。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32.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读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33题。
33.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响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    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GIS     B.乙是GPS    C.丙是GIS    D.甲是GPS
34.我国大陆海岸线的北端、南端分别是(    )。
A.图们江口、湄公河口     B.鸭绿江口、红河口
C.鸭绿江口、北仑河口     D.松花江口、湄公河口
35.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150米、200米、250米,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A.199<h<200        B.149<h<150
C.100<h<149        D.200<h<250
36.目前太阳正处在(    )阶段。
A.红巨星     B.白矮星      C.黑矮星          D.主序星
37.地球上季节变化的周期是(    )。
A.恒星年      B.回归年      C.近点年      D.交点年
38.杭州的气温日较差(    )较大。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9.大气中(    )为零,空气就不会有水平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40.在北半球,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
A.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减小,风向右转
B.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减小,风向左转
C.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右转
D.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左转
41.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    )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A.气团、环流               B.气团、锋面
C.气温、降水               D.日照、降水
42.气候特点表现为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这种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3.地壳中,硅镁层的成分相当于(    )。
A.安山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片麻岩
44.溯源作用是使河流向(    )方向加长的侵蚀。
A.下游      B.上游      C.源头      D.河口
45.下面世界地形图所采用的投影是(    )。







A.横轴等积方位投影               B.墨卡托投影      
C.正轴等距圆锥投影源头           D.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46.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
47.地图的三个特性是(    )。
A.方向、比例尺、图例            B.地图符号、地图投影、比例尺
C.注记、比例尺、图例            D.数学法则、地图符号、制图综合
48.按(    )不同,可以把遥感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等。
A.应用领域      B.工作方式      C.遥感平台      D.传感器探测波段
49.数字地形模型的英文缩写是(    )。
A.DAM          B.DEM          C.DRM          D.DTM
50.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B.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C.天人相关论、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论
D.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论、天人相关论
51.以下四项,对人口的年龄构成没有影响的是(    )。
A.出生率        B.经济发展水平        C.死亡率        D.人口迁移
52.世界性宗教一般是指(    )。
A.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D.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53.杜能农业圈从市场中心向外依次为(    )
A.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畜牧业圈
B.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轮作式农业圈、畜牧业圈
C.轮作式农业圈、自由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林业圈、三圃式农业圈、畜牧业圈
D.轮作式农业圈、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畜牧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
54.在中心地理论中,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    )分布的趋势。
A.正方形          B.六边形          C.八边形          D.圆形
55.韦伯将工业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以下属于一般区位因子的是(    )。
A.原料、运费、土地               B.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C.燃料、土地、水源                D.原料、市场、运费
56.地理教学中与其它学科相比最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手段是(    )。
A.肢体语言       B.板图       C.地图       D.多媒体


57.读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图,对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环境问题
B.高中地理教材以人地关系为线索
C.大气圈是联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纽带
D.该知识体系是完全脱离初中的区域地理而存在的

58.“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的教学目标属于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中的(    )维度。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     D.价值观
59.在完成“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这个课程目标时,所组织的比较合适的活动建议是(    )。
A.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讨论该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及如何保护城市文物和历史文化
B.调查学校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学校节约用水的方案
C.举办一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
D.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讨论该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
60.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采取的的主要方式是(    )。
A.试卷检测法    B.统一考试法    C.现场操作法    D.调查分析法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地理学科考试参考试卷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答案请直接写在试卷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


1.根据右图所示信息,回答:
(1)该区域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河流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则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解答上述问题,必须用到的基本地理原理和方法有:                                 
                                                                                  。

2.请描述杭州(北纬30°15′,东经120°10′)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以及“北京时间”与杭州的地方平太阳时之差。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全球地震带、火山带分布规律。










4.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5.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优势。














6.地理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纲要信号”图示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种作为“纲要信号”图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教学方法。而所谓的“纲要信号”图表,就是一种提纲挈领的概括教师所讲内容的图表,它用简单的符号 、关键性的语言文字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概括教材内容。请你说说“纲要信号”图示法教学的优点,并为“海陆水循环”设计一个“纲要信号”图表。




7.读下面教材内容,完成以下各项。
























(1)为本节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适宜的导入。









(2)为完成本节教学内容,你准备用什么具体的教学手段或教学工具,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8.某班学生准备针对“私家车逐渐增多,出现了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为此撰写一个研究性学习方案。(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具体研究计划、预期成果、展示等几个部分)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地理学科考试参考试卷
参考答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B        D        B        C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C        C        D        D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B        A        C        A        C        C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A        C        B        D        B        B        A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B        C        C        A        B        D        C        D        B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        C        A        B        B        C        B        A        D        D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1.(1)北;由东向西流;汛期较长,主要在夏秋季节,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2)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法。
2. 变化规律如下:从冬至(12月22日前后)经春分(3月21日前后)到夏至(6月22日前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最小值变化到最大值,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最大值变化到最小值。
杭州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
夏至(最大值):H = 90°- 30°15′+ 23°26′= 83°11′
冬至(最小值):H = 90°- 30°15′- 23°26′= 36°19′
北京时间与杭州的地方平太阳时之差:
    120°10′-120°= 10′= 40秒
    杭州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早40秒。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有相对运动的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全球大部分火山地震发生在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呈带状分布。全球主要有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底山脉)三大火山地震带。
4.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尚处在较低的水平,只有40%多,工业化也处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而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化快速发展。当工业化到较高阶段之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产生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必须和工业化发展协调。我国目前城市化的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还快。工业化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偏差。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基本原因在于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较低,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是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了非农就业的增长及其比重的上升。服务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结构问题,也是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偏差的主要原因。我国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必须通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来缓解现有城市主要问题(如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尤其是城市就业问题),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5.地形优势: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气候优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条件舒适。水源优势:雨热同季,又有河流提供工农业所需用水,水源充足。市场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和经济腹地。交通优势: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又临太平洋,河运海运便利,陆上交通和航空运输条件都很优越。资金与技术优势:处于我国经济发达区域,资金充足,技术优越,有利于区域发展。另外,该区域经济基础扎实雄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结构比较完备,等等。
6.此方法充分依靠了联想和视觉记忆,利用简洁、明了的图表,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和原理,非常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海陆水循环的图表如下






7.(1)可以从洪灾的图片或视频着手导入。也可以从当地的气候导入等,只要符合教学内容就可。(2)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只要说明理由就可。如:用1998年长江洪水的视频作为教学案例呈现出来,然后展开讨论。视频的真实性可以让学生对洪涝灾害有感性的认识,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措施。
8.方案要围绕材料,确立主题,然后从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具体研究计划、预期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展开。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00: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中学地理学科考试说明.rar (3.95 MB, 下载次数: 28)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4 14:54 , Processed in 0.13115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