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
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
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
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
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
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
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
13、掌握学习--布卢姆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
15、发现教学--布鲁纳
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
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
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
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
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
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
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
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
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
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
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
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
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37、同化说--奥苏伯尔
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
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
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
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
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
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 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
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
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
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
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独特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功能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0世纪以后教育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教育全民化
教育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终身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
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需要的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A.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B.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的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课程实施的结构有哪些?
安排课程表
了解教学任务
了解学生特点
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进一步确定课的结构与类型安排教学的具体活动与时间
具体实施
怎样写好课时计划?
1.确定课的重点和难点
2.确定教育目的了解学生特点
3.考虑课的步骤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各个部分的时间
4.考虑教学方法的的使用,教具的准备与使用,和板书设计
5.写出课时计划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精选择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有效发挥教材迁移的最直接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成功的合作学习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
各自尽力
社会互动
团体历程
押题卷十三中简答题:老师布置作业应有哪些要求?(押中,考试题目为:老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问题?
主要教育教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多元智能理论;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4.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5.认知学习理论 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7. 泰勒原理
1.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建构主义理论
A.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B.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3.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从定义的四个基本问题来阐述的,它们是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即:
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2.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4.联结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映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主要代表: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5.布鲁纳认知-结构说
A.主张发现教学
B.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C.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D.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E.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与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学科结构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态度)
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社会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私有制加大了片面发展
B.社会工业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C.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公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D.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7. 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美国)明确提出人类存在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他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8种,分别是: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
浅显的讲:学生有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加以引导培养。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可教育的。这对于当前教育改革有革命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教育改革的三大理论基础和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