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88|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4年2月26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5 23: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单选题
    1.评价内容涉及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这是非测验评价技术中的( )。
    A.观察
    B.情感评价
    C.案卷分析
    D.轶事记录
    2.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 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3.最先开始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德国
    B.苏联
    C.英国
    D.美国
    4.对于在国家教师考试中舞弊的行为,以下处理不恰当的是( )。
    A.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
    B.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C.已颁发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 )提出申诉。
    A.学校
    B.教育行政部门
    C.当地政府
    D.法院
    多项选择
    6.正强化包括( )。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7.气质类型包括(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E.神经质
    8.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主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
    E.知觉的理解性
    9.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
    A.变化是持久的
    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
    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E.具有先天遗传性
    10.下列现象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
    A.望梅止渴
    B.叶公好龙
    C.画龙点睛
    D.谈虎色变
    E.朝向反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23: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答案】C.解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搜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例如,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 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案卷分析。
    2.【答案】B.
    3.【答案】A.解析:德国是欧洲近代最先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4.【答案】D.解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答案】B.
    多项选择
    6.【答案】ABCDE.解析:这五种行为皆是正强化的表现。
    7.【答案】ABCD.解析:心理学家们普通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四种。
    8.【答案】ABDE.解析: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经由各感官决定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具有知觉 理解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恒常性特征,由此而保证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9.【答案】ABCD.解析:学习是一种后天习得行为,不具有遗传性。
    10.【答案】ABCE.解析: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谈虎色变”是典型的条件反射。而 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例如:巴甫洛夫的助手使狗形成对声音的食物性条件反射 ,当他被邀请去参观时,他在时实验就不成功。说明他这一特殊的新异性对狗已建立的条件反射产生了抑制作用。叶公 好龙、画龙点睛与反射无关。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3 01:02 , Processed in 0.08800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