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再见心艺

[物理] 中学物理优秀说课稿整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4: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初中物理说课稿-《力和运动》说课教案
我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九章“力和运动”中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环节一,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环节一: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环节二、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和大纲。
本节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德育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推理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
2、德:培养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
  3、情感目标:注意师生间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知识目标上针对本节特点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个层次,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把握重点部分。以往教学实践中证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部分比较难学的部分,学生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以至于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面对这一现象在这一节教学中突破重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题上创设情境,以毛主席诗词“坐地是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复习运动现象,故而知新,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启发诱导/
A:做课本中小车演示实验,让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导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突出他的理想化实验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实验虽然不能实现,但都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因而推理是合理的。
C:在此基础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3:在教学突出重点中,对定律中关键词语进行说明,各种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生活观念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大胆而合理的确良外推,它只是一种基础假设,由于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因此这条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于它推得结果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形成对比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由错误          正确    完善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点和关键 。投影    牛顿第一定律
  一、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错误)
  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正确)
  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完善)
  环节五:难点突破
  牛顿第一定律虽已建立,但学生对其建立过程仍比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形成难点针对此现象采取了,实验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直观实验与抽象受力分析相结合的起来,这样做到了使其难点先简后繁,先定性,后定量;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解决方法,使其难点被逐步得以解决,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节课在程序安排上针对学生特点主要采取了如下程安排:
1、引题,创新情境,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形成新旧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2、重视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推导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重视各种变成恰当的应用,对其定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使牛顿第一定律得以巩固,理解定义、特定的含义。
4、在此引导说明,对其进行加深,从而形成深刻印象,通过不同层次联系,加强基础与习题的配备,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认知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加经改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5、归纳总结。由学生回忆本节学到了什么为主线,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系统,从知识结构上把握新内容,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经过这一回顾,让学生会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设计。
6、定量作用: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习困难的同学加深对本节特点及基础知识理解认识,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行如下设计。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在复习运动和力基础上)
(2)新旧联系,指引注意。
(3)创设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实物、小车实验)
(4)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如果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物体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呢?让学生思考,讲座得出结论,从而养成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5)反馈强化,通过对定律本身说明及习题配备,使定律得以巩固和深化。
    确定教学目标
  导入课题
  提供感性材料
    分析推理
    形成定律
    反馈强化
    巩固应用
  小结综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4: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中物理说课稿《质量守恒定律》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问题。而本节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以往一些学生不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进行有关计算,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本节内容是第四章的基础,也将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②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进行分类归纳。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③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标
            ①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体验科学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这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

1.讲授法。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简捷地传授化学知识信息。如上课之初,教师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题,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便于学生明确探索方向,激发学习动机。
            2.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对问题的假设的方法。如在本节中当学生发现“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作出尽可能多的假设,教师不压抑学生思维,不管对或错,都不忙于作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思路会开阔,思维的火花会闪现。
            3.讨论法。就是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共享,而且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大家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这节课的后面,教师提出:你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哪些项目(指标)不变?哪些项目(指标)改变了?哪些项目(指标)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请一些同学作组际间交流,教师真心倾听、真心欣赏、真心关注每位发言的学生,但不作评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索和思考,进而让学生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在一派“学术争鸣”的气氛中将问题引向深入,当争论进行到白热化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和点评。
            4.实验法。这是反映化学学科特点、学习化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基本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边讨论,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如本节中,按探究性实验的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通过在做实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真正领会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砺练自己的智慧。
            三、说学法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实验法
            学生动手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强化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师应注意以下四点的指导:
            ①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与设计。
            ②在实验之始,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
            ③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
  ④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
            2.多种感官协同法
            就是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并用,把耳听、眼看、脑想、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中学生要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因此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开通。教师应做好以下指导:
            ①指导正确使用教科书。
            ②指导学生正确听课。
            ③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④指导学生做笔记。
            四、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按“设置问题、创设情境——活动探索、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提高——交流收获、体验成功”四个环节组织教学。
            1.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上课之初、我让学生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氯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然后发问: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此时学生被难住了,于是教师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题,提出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使学生在明确探索方面中激发学习动机。
            2.活动探索、建立模型。
            这一环节我采用探究性实验的程序来组织教学。
            (1)提出假设。当学生发现“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后,我引导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作出尽可能多的假设:①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增加;②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减少;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不变;④在某些反应中可能增加,在某些反应中可能减少,而在某些反应中可能不变。
            (2)设计实验。在充分假设基础上,我说:同学们,让我们测一测几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出现什么情况?然后说出将做的几个实验:①白磷在空气中燃烧;②NaOH溶液与CuSO4
            溶液反应;③NaOH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④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⑤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
            (3)实验求证。我首先边做边讲实验⑴,然后,进一步提出:其它的反应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布置学生做分组实验,在实验前交待清楚怎么做实验,如何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第一行中每组做实验⑵,第二行中每组做实验⑶,第三行每组做实验⑷,第四行每组做实验⑸。
            (4)得出结论。实验完毕,各小组汇报结果,然后我写出以上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介绍以上各种溶液的成分。接着提出以下具有阶梯性问题:
①所用的溶液中哪些成分参加了反应?哪些成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哪些是反应生成的?
            ②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是哪些物质质量之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哪些物质质量之和?
            ③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其实质上是什么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相等?
            让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组际间交流,共同得出以下关系(略)
            在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模型后,教师提出: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要求学生用化学式表达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 Cu+H2O。提出以下具有阶梯性问题:
            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了?
            ②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了没有?
            ③计算上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多少?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⑥通过思考上述问题,你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组际间交流得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
            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真正领会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砺练自己的智慧。
            3.解释应用,拓展提高。
            建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后,运用它来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我设置了几组习题:
            一、填空:
            (1)电解水时生成2克H2和16克O2,则有 克水参加了反应。
            (2)将4.9克KClO3跟1.1克MnO2混合后,加热一段时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克,则生成了 克氧气.
            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KClO3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大。
            三、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问题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建立一个化学模型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能用这些“化学化”的东西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寻找生活中符合这样特点的例子,引导学生能自觉地把化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带进课堂。
            4.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在反馈、矫正后,提出:①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说出在化学反应中,哪些项目(指标)不变?哪些项目(指标)改变了?哪些项目(指标)可能变也可能不变?②你能否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有哪几方面的应用?
            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不少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4: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初中物理说课稿《力和运动》
我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九章“力和运动”中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环节一,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环节一: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环节二、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和大纲。
本节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德育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推理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
2、德:培养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
  3、情感目标:注意师生间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知识目标上针对本节特点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个层次,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把握重点部分。以往教学实践中证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部分比较难学的部分,学生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以至于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面对这一现象在这一节教学中突破重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题上创设情境,以毛主席诗词“坐地是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复习运动现象,故而知新,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启发诱导/
A:做课本中小车演示实验,让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导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突出他的理想化实验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实验虽然不能实现,但都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因而推理是合理的。

C:在此基础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3:在教学突出重点中,对定律中关键词语进行说明,各种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生活观念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大胆而合理的确良外推,它只是一种基础假设,由于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因此这条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于它推得结果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形成对比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由错误          正确    完善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点和关键 。投影    牛顿第一定律
  一、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错误)
  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正确)
  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完善)
  环节五:难点突破
  牛顿第一定律虽已建立,但学生对其建立过程仍比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形成难点针对此现象采取了,实验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直观实验与抽象受力分析相结合的起来,这样做到了使其难点先简后繁,先定性,后定量;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解决方法,使其难点被逐步得以解决,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节课在程序安排上针对学生特点主要采取了如下程安排:
1、引题,创新情境,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形成新旧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2、重视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推导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重视各种变成恰当的应用,对其定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使牛顿第一定律得以巩固,理解定义、特定的含义。
4、在此引导说明,对其进行加深,从而形成深刻印象,通过不同层次联系,加强基础与习题的配备,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认知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加经改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5、归纳总结。由学生回忆本节学到了什么为主线,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系统,从知识结构上把握新内容,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经过这一回顾,让学生会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设计。
6、定量作用: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习困难的同学加深对本节特点及基础知识理解认识,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行如下设计。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在复习运动和力基础上)
(2)新旧联系,指引注意。
(3)创设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实物、小车实验)
(4)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如果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物体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呢?让学生思考,讲座得出结论,从而养成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5)反馈强化,通过对定律本身说明及习题配备,使定律得以巩固和深化。
    确定教学目标

    导入课题

    提供感性材料
    分析推理
    形成定律
    反馈强化
    巩固应用

    小结综合
  

    以上是我将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时上进行授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设计,重点、难点确定方面及其怎样突破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由于经验有限,还存在上一些不足之处,望大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4: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金光中学---王文渊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个科学探究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及对该定律的理解。
(二)教材地位:本节内容不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两者联系起来,是《力和运动》的开端,是力学的“奠基石”,并为后面学习惯性、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重、难点确定。
本节课的重点: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理由:①把本实验做好是关键,而这个实验所涉及的斜面与水平面接轨处及小车释放高度,小车是否在同一个方向运动等系列因素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影响定律的表述。
②该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而得,内容较难借助例证来验证。
③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历年来中考特点决定。
(四)任务分析

二、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建立力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并为后面惯性和二力平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知识的本身、往往以教师和学科为中心,学生则一味被动地接受,很难有自己的发现;而本节课则在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前提下,开展了以学生或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
三、教学程序: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初二学生学情状况分析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程序:
教程序内容理由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1、老师出示论据,提出问题。
? 在水平路面上,当我们用脚蹬自行车车时,自行车就会运动起来,那么当我们不再用力蹬自行车时,自行车是继续运动的还是马上静止的?
?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最后还是会停下来。为什么?学生熟悉的是一些具体的事物,而非抽象的概念。所以看似简单的提问远比直接提问“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来得容易引起学生的争议。并且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开始第一次正面冲突,进入状态。
引导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4: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金光中学---王文渊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个科学探究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及对该定律的理解。
(二)教材地位:本节内容不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两者联系起来,是《力和运动》的开端,是力学的“奠基石”,并为后面学习惯性、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重、难点确定。
本节课的重点: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理由:①把本实验做好是关键,而这个实验所涉及的斜面与水平面接轨处及小车释放高度,小车是否在同一个方向运动等系列因素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影响定律的表述。
②该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而得,内容较难借助例证来验证。
③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历年来中考特点决定。
(四)任务分析

二、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建立力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并为后面惯性和二力平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知识的本身、往往以教师和学科为中心,学生则一味被动地接受,很难有自己的发现;而本节课则在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前提下,开展了以学生或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
三、教学程序: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初二学生学情状况分析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程序:
教程序内容理由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1、老师出示论据,提出问题。
? 在水平路面上,当我们用脚蹬自行车车时,自行车就会运动起来,那么当我们不再用力蹬自行车时,自行车是继续运动的还是马上静止的?
?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最后还是会停下来。为什么?学生熟悉的是一些具体的事物,而非抽象的概念。所以看似简单的提问远比直接提问“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来得容易引起学生的争议。并且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开始第一次正面冲突,进入状态。
引导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0-6 09:23 , Processed in 0.0791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