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64|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4年5月21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1 09: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论述题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09: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D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是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3 09:23 , Processed in 0.07849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