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楼主: 高放

[数学] 2011年最新版优秀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100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我采用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例如:“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刘翔110跨栏破世界纪录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人类利用1秒钟可以做许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这些素材,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体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思想。→活动体验 探索新知→→全课总结,系统梳理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师引导生先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看完动画后,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1分=60秒,那就又反过来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ɓ。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୦》三年级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 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 2 、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୦》三年级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 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 2 、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级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学习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提出: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是: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将设计五个环节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1、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2、 合作交流,观察研究;3、尝试量角,探求方法;4、趣味练习,拓展延伸;5、归纳小结,升华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简笔画并提问:大家从这两幅简笔画中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是由线段、圆、角组成的,从而教师提出问题:你了解哪些关于角的知识?简单的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总结,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也为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此环节根据小学生喜欢简笔画的特点,通过简洁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利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合作交流,观察研究
     首先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组成,师问,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小组合作,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将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学生认识了量角器的结构和计量单位,并观察1度角的大小,观察量角器的刻度,重点认识内圈和外圈。通直观演示,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1°角的表象,这样也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接着让学生动手在量角器上找找几个比较特殊的角,在此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量角器上有两个刻度30 °、150 ° 你认为应该读哪个才正确,为什么? 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再通过学生找一找刻度线,读一读大小不同的角的度数,来突破内外圈刻度容易读错的难点,为后一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尝试量角,探求方法
    这一环节一开始,教师提出:试着量一量,边量边想,你们是怎样量的?有什么好办法?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量角,并与同学讨论如何量这个角的度数;在学生开始介绍时,引导学生严格运用数学语言,并及时纠正,针对难点,设计两个问题:1.量角器的边和角的一边对齐,正确吗?应该怎么办? 2.看度数时,有两个数,应该怎么看?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思维力的重要手段。最后,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方法,并电脑课件重现量角的过程,既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又能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释疑。
整个环节,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掌握量角的方法,并充分利用
(四)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本节课的练习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
(1)量一量,排排队
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这些角排排队,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量一量,摆摆图
量出一幅三角板每个角的度数,并摆出75  120   135   180
(3)剪一剪,量一量
动手剪个五角星,小组合作,量出五角星每个角的度数
整个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比角、拼角、找角、量角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设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四)归纳小结,升华认识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画角》的说课
一、说教材
    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 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把下列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2、量出下列各角。
3、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在旧知的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角的画法。
(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得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角。
3、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画法:
要求: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导学生活动:
⑴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
⑵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⑶请学生介绍自己画角的技巧。
【动手操作,参与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4、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5、讨论画角的步骤。(重合、找点、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质疑问难。师:大家有什么需要请教或者提醒别人注意的问题吗?
㈣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
集体订正。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的角吗?(提醒学生利用手中现有工具——三角板)
2、让学生画60°的角,由学生代表展示这两种方法。
3、提问: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有两个,每个角的度数如下: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
⑴动手尝试:分别用一块三角板画角。
⑵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画角。
⑶合作交流,按照同样的画法还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
4、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比较与三角板的画法,发现问题:
用三角板那不容易画出的角,而用量角器能准确地画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画角时应该根据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画。
5、提问: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画法吗?
【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135°75°
演示并指导学生折角。
2、利用手中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用半圆仪、三角板)
【学会灵活运用特殊角画角,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画  角
1、用量角器画角:  
重合、找点、连线。
直接画   30、45、60、90度
2、用三角板画角: 加一加   75、105、120、135、150度
                  减一减   15度等
合理选择画角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角》的说课
一、说教材
    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 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把下列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2、量出下列各角。
3、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在旧知的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角的画法。
(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得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角。
3、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画法:
要求: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导学生活动:
⑴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
⑵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⑶请学生介绍自己画角的技巧。
【动手操作,参与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4、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5、讨论画角的步骤。(重合、找点、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质疑问难。师:大家有什么需要请教或者提醒别人注意的问题吗?
㈣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
集体订正。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的角吗?(提醒学生利用手中现有工具——三角板)
2、让学生画60°的角,由学生代表展示这两种方法。
3、提问: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有两个,每个角的度数如下: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
⑴动手尝试:分别用一块三角板画角。
⑵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画角。
⑶合作交流,按照同样的画法还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
4、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比较与三角板的画法,发现问题:
用三角板那不容易画出的角,而用量角器能准确地画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画角时应该根据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画。
5、提问: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画法吗?
【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135°75°
演示并指导学生折角。
2、利用手中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用半圆仪、三角板)
【学会灵活运用特殊角画角,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画  角
1、用量角器画角:  
重合、找点、连线。
直接画   30、45、60、90度
2、用三角板画角: 加一加   75、105、120、135、150度
                  减一减   15度等
合理选择画角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在学生认识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学生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本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问题。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从学生出发,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分类、观察、讨论等方法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揭示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提高与应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垂直的关系,认识两线平行垂直。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建立垂直与平行的空间观念。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晚上,吃过晚饭小明在收拾碗筷时,不小心把两根筷子掉在地上了,如果用两根筷子表示两条直线。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猜测一下:两根筷子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便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引导探索,感知特征
1、展示各种情况
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作品,然后将部分同学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2、进行分类:
(1 ) 相交与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第二种,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第三种,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师:你们所说的交叉是两条线碰到一块了,在数学上称为相交。
(2) 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类。这里学生可能对两幅图有疑问: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同时请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把两幅图中的直线分别延长。学生通过观察与想象很快明确了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刚才在分类时有的同学把已经相交和快要相交看作不同的两类,因此分成了三类,那分成四类的同学把交叉成直角的看成单独的一类了,其实这也是相交。这样同学们在交流中达成分类共识: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设计意图:在积极探究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辨析、求证过程中顺其自然的发现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三)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 、认识平行:
出示第五幅图 师:这组直线会相交吗?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认为它不会相交,有的学生觉得两条直线是一样宽的,有的学生则认为是不是一样宽,必须动手量,通过用尺测量,说明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这种情况在数学上叫互相平行。(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进一步说明两条直线向两边无论怎样延伸都不可能相交。)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在同一平面内ഌ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质疑: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立方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问:平行吗?平行。接着问:这样还平行吗?为什么?因为不在同一平面。
练习:出示下列几组直线,判断哪几组互相平行。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的想象,情感等参与到学习中去,亲身体验,加۱理解平行中同一平面,不相交的概念。)
    2、认识垂线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两条直线相交后都有四个角,我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我发现对着的两个角一样大。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四个直角呢?学生说:“可以量一量。”(请一学生验证。)
教师小结: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垂直与平行》
(四)巩固新知,应用提高
1、找一找
a、 出示主题图,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学生们自主发言。
b、在几何图形中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举例说明,平行的例子:五线谱中的五条线,黑板相对的两条边。
垂直的例子:长方形镜框长边和短边互相垂直。
3、摆一摆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平行、垂直的理解,渗透了几何知识中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应用知识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可以去说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全课总结,评价体验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直线、射线和角》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直线、线段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较简单的几何图形;更是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基础。教材中首先将射线与直线、线段进行比较,明确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引出角的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1)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角的概念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经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综合、记忆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正确评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红外线手电筒、多媒体课件、尺或三角板
说学生:  
学生虽然在二年级初步感知过直线、线段和直角,但是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并没有理解和掌握。本课不仅要求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而且要理解三种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说教学程序
一、认识射线、直线
(一)、认识射线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手电筒)
利用手电筒的光在室内照射引出所学过的线段并回忆有关线段的知识。
2、打开手电筒,请看,这线穿过窗户、透过云层、射向宇宙……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你能想象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吗?
你能把他画下来吗?(指名画出不同的)
你觉得谁画的比较合理,为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种线吗?
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线叫-------射线。
设计意图:四年级初始阶段的学生,空间观念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线段、射线是一种数学化的符号,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找到线段和射线在生活中的原型,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找到了教学的起点,又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通过线段感知什么是有限长,其次借助射线在生活中的原型,比如手电筒的灯光等感知什么是无限长,然后老师巧妙的用课件抽象出射线和线段,再来理解射线是无限长,我们画出来的实际上只是射线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来介绍直线是两端无限延长的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二)、认识直线
1.师:刚才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画出射线。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结果会怎样呢?
师:(多媒体演示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像这样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
2.师:你能把射线改画成一条直线吗?
3.学生操作后反馈。
设计意图: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认识射线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把射线衍生到直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下面我们开始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后巩固应用
        图    形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射线                       
直线                       
设计意图:经历了概念的形成后,“三线”的特征在学生的头脑里是无序的,还不能说已经完全的纳入学生认识系统,此时就需要辨析概念。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合作、讨论、争辩、表达是辩明道理的有效途径,这就有了小组合作的需要。而比较是人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思维活动,所以这里教师设计了图表,既便于学生比较,又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最后反馈练习,学生习得的知识已经系统化,随时可以调用了。
(四). 拓展延伸。
1.师:根据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直线和射线都可以延伸,画的时候不可能画完。所以只需要画出一部分就可以了。那现在我们就来比试比试,画一画。
师:请大家在纸上点一点,通过这一点画直线。大家猜猜可以画多少条
明确: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3.师:现在请大家在纸上点两点。大家猜猜要同时经过这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学生汇报结果,课件显示结果。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不但要将刚才所学的知识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同时要对下一环节进行自然过渡,因为线和角是两类知识,所以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明白用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角的概念。
二、认识角
1.师:从一点起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现在请大家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开始只画两条射线,(学生画后,老师展示不同的作品。)大家看看这些图是我们的老朋友,叫什么名字呢?
生:角
师:对,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角。谁来说说刚才的角是怎么画成的。
生:从一点画出了两条射线形成的。
2.师一边用课件动态展示角的形成过程,一边规范学生的语言: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象这样的角,你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来画一个不同方向吗?
师:角的知识在书上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请你们认真阅读,把你认为重点的知识划下来,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3.交流汇报学到的知识;
设计意图:角的形成让学生过一点画两条射线,让学生经历了角的形成过程,比单纯的课件展示体会得更深。培养学生的反思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回顾刚才画角的过程:你是怎么画出这个角的,学生描述的角已经和角的概念相差无几了。角的其他知识,老师采取让学生自学的学习方式,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练习巩固
设计意图:做到及时反馈,用多形式的题型、多角度的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质疑问难,总结铺垫
五.板书设计
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                     
射线: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无限长)
直线:没有端点、两端无限延长。  (无限长)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  角             ∠ ≠<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二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第一课时。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四边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打下基础。《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
2、教学目标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总结概括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把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学法: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什么是平行线?
2、画一组平行线。
[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幅校园情景图中,哪儿用到了四边形呢?(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三)认识特征,明确关系。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根据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
1、画四边形。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图中观察到很多四边形。在你们的生活中观察到的可能不只是这些,下面请同学们把刚才观察到的四边形或在其他地方观察到的四边形,画在你们的图画纸上,好吗?
2、作品展示。
(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3、作品分类。
(为了叙述方便,将作品编上序号)
(1)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3)请小组合作把这些四边形分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根据学生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并随机板书:平行四边形 梯形)
4、观察图形。
(1)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
(2)交流小结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      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一般的四边形: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探究、质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5、验证结论。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2页,找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验证刚才观察到的结论。
(2)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做的?你的方法和他一样吗?
(3)检验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揭示概念。同学们的猜想通过验证是正确的,请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掌握图形的特征,还有机地进行了教材的重组,引导学生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5)练习。(出示课件: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内化新知,体验成功之乐,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调控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生活中的应用。
(1)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联系身边的实物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生活服务,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7、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一下你的理由。
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结果。
(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请学生说一说图示的含义。
(4)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弄清四边形间的关系。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现有教学用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图形间的关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
8、自由看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反馈练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到,再引导学生将以前所学的零碎的、不完整的、模糊的信息通过看书讨论,进行整理归纳,使之上升为理性的、完整的真知,学生能清晰明了地正确理解、掌握新的知识。]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课件出示:剪一剪,P73 3
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图形吗?
[设计意图:将基础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应用要求,让学生思维有发展的空间,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4、火眼金睛——试一试你的好眼力 P76 12
[设计意图:这道思维训练题,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有序的思考能力。]
(五)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一)[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五、课堂评价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P79-81小学数学关于几何知识的安排,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
关键点: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来突破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重点。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等积转化成长方形。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细木条钉成的长方形、网格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发展迁移原则
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打算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反馈教学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形成和运用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学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本节课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下面我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说一说: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新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行反馈,以唤取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接着,我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对好朋友发生了争论了茌它们都说是自己的面积要大,你们认为谁的面积要大呢?你是怎么知道谁的面积大呢?
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大家会求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数方格,引发猜想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样,采取了数方格的方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个格子图,你们来数一数它们的面积是多少?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并填写表格,从表格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ɉ。这时我启发学生猜想,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呢?刚才我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大很大的时候,我们也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这就引发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剪拼法,验证猜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于前面在数格子时已经有同学提到用割补的方法来求面积,所以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及时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接着我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写完整个解题过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而建构了学生头脑中新的数学模型: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实践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这样完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彻底转化为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基本练习:书本P82第1题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二层:综合练习:
1、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要求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先干什么?
让学生自己动手作高,并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计算面积,这个过程也体现了“重实践”这一理念。
2、你会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底要找出与它相对应的高,这样才能准确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且根据已求的面积和另一条高,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ʕ。
第三层:扩展练习:
1、下面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在这里画出与这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可以画几个?(图在课件中)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有关,等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把平行四边形模型拉近,它们的面积发生变化了吗?
通过这个过程的操作,让学生明白当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时,越拉近它的面积就越小。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全课总结时,我让学生自己概括。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三角形的面积》。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三角形的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任务。“三角形的面积”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并认识三角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必须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相对应的知识为基础,使“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运用迁移和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操作—推导—归纳”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同时加深平面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为后面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作好铺垫。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况且,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因此不难想出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通过拼摆等实际操作,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过,让学生切实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却不是很容易。如:公式中为什么要用“底×高”除以2?这个“底×高”求出来的是什么?要想让学生完全领悟,需要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讨论与交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突出探究性活动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全域发展,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会用转化法探索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探索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
重点为:用转化法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为:认识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推导说理。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一) 结合生活设疑,激发情趣导入。 
首先,我以灵溪的标志性建筑引入,以中心广场为基本线索(课件),通过让学生计算行政大楼前那块平行四边形空地的面积,过渡到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方法,结合学生的回忆和述说,我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然后抛出问题:园林工人准备将这块空地分成两半,分别种上菊花和太阳花,你知道它们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吗?这样自然引出计算三角形花坛面积的问题,从而揭示课题。
通过这样一个鲜活的现实生活背景材料,使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更觉亲切;而平行四边形空地的面积计算,则自然勾起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回忆,让转化法浮现在学生的脑海;接着抛出计算三角形花坛面积的问题,引出本课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的思考。在这样一个浓厚的探究氛围中,就为学生动脑加大了马力,为学习新知丰富了情趣,也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 组织动手实践,多维尝试探究
依据学生对上述生活实际问题感兴趣这一可贵资源,我将以“让学生参与园林设计”为主线,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解决花坛的面积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要想知道菊花和太阳花的种植面积,其实就是要计算三角形花坛的面积。接下来,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观察一组课件演示:底不变,高变小,面积会怎样;高不变,底变小,面积会怎样。(课件)这样,学生会明显地感觉到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但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可能会猜到底乘高。结合学生回答,我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有猜想就要有验证,于是我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能转化成什么图形,并根据操作情况填写实验报告表。学生的拼图可能会有几种情况,我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组贴在黑板上,并展开观察与讨论:拼成的新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这一组实践操作,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到三角形的底、高、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进行合作探究,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自然形成,为下一步推导三角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 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导梳理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感受到: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三角形面积是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但是,这三个结论之间并没有在学生思维中产生联系,而这个联系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于是,我以图1为例,组织学生深入推导。想一想:你们先前猜的三角形的“底×高”求出的是什么?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它的计算公式你能推导出来吗?结合学生回答,我补充板书:
因为,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这样就顺势梳理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是,能不能单凭这一个拼图就说明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底×高÷2呢?很显然需要进一步验证。于是我再针对第二、三组拼图引导学生深入验证。
公式的顺利推导,都源于上一环节学生的实践操作,这样水到渠成,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到此,我并没停住,仍然借助“参与园林设计”的情境,给出三角形花坛的具体数据(课件),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从而解决菊花和太阳花的种植面积问题。
(四)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 、解决问题,学习例2: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红领巾是学生常见的三角形之一,通过计算它的面积,一方面巩固刚学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2 、实践运用,做一做:课本第85页计算三角尺的面积。
三角尺也是学生常见的三角形,其中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它的一组对应的底和高,通过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三角形面积必须是对应的底和高的积除以2,使学生对求三角形面积的条件加深理解。
3 、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1)课本第86页第1题。利用计算交通警示牌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突出数学的应用性,同时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
(2)课本第86页第4题改编(见课件)。利用计算草坪的价格,在突出数学应用性的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题目的呈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同时,练习的材料力求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激发兴趣、又发展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总结评价。
最后是全课小结,交流评价。课堂总结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此,我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力求体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新课伊始,激趣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通过全员参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深化和应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梯形的面积》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梯形的面积》,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平形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几何部分知识奠定了基础,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合作意识、能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新课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探索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重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正确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三)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四)教具:课件 梯形 学具:梯形  小刀
二、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的选择运用。
本课用一课时完成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内容的要求,我确定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自学讨论法。教师做适当归纳或总结性的讲解,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法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教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要求,设计以下教学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一环节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学过的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你觉得今天研究的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接着回顾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提出对于设计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寻找方法
步骤一:小组合作,用拼摆的方法把2个一模一样的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鼓励学生操作找转化后图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填好实验报告使学生在拼摆中实现转化。
步骤二:分小组展示汇报,教师点拨深化,整理出计算方法。
步骤三:发散验证
设疑:如果只有一个梯形,有什么方法推导它的公式呢?
在小组里讨论:汇报,展示不同的推导方法,学生在交流与展示中相互得到启发,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一个学习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之后课件演示总结,再次强化梯形面积公司,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这时计算公司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环节: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我们设计了以下练习: 这些练习紧扣教学重点,有层次,有坡度,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思维的又一次拓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回想这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这一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谈收获谈体会,及时评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既整理了本课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六年级
《圆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的内容。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的。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
2.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教材并没有给圆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因此“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认识圆的特征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来理解其中许多的概念,因此“认识圆的特征,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将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发现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和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如下三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3、巩固提高,应用深化。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新知引入的过程,教学新课时,先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后,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让学生说说它们是由什么围成的,使学生加深认识到它们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接着,出示一根绑着珠子的绳子,甩动,问“珠子甩动,形成的轨迹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与刚才复习的几个直线图形的不同之处。待学生回答后我进行小结:“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从而引入新课。
(二)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有五个知识点,即:圆心、圆的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和圆的画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这些重点和解决这些难点,我将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基本思路进行教学。
1.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圆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已经对圆了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开始时可以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时常见到一些圆形物体,让每个学生用一个圆形物体在纸张上画出一个圆,一方面加深对圆的直观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
2.圆心的认识
将画好的圆剪下来后,要求学生进行折叠,张开后,互相进行比较,折痕相交与一点,让学生通过操作引出圆心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
3.直径和半径的认识
在学生掌握了圆心的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你们在观察圆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是本节课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则引导学生量一量刚才的折痕。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直径的概念,接下来学生还会发现:圆心将直径分成两半,由此认识“半径”。并且进一步得出: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经过这个环节后,学生对刚才的结论深信不疑。这时,我出示两张大小完全不同的圆形纸片,问:“这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吗?”学生恍然大悟,必须加上“在同一个圆内”这个前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圆的特征,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接着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出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在认识了圆心,直径,半径后,我安排了书58页第一题进行练习。
4.圆的画法
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后,提问“用刚才同学们带来的圆形物体,画一个半径三厘米的圆”学生就很为难了,那要画指定大小的圆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引出画圆的工具,“圆规”,画圆对学生来说不是很难,就让学生自学书中57页,“圆的画法”,自学完画一个半径三厘米的圆。让学生画一个圆其实并不难,但要让学生明白“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则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学生自由画圆后我又让学生用圆规画三个圆:(1)画一个比自己刚才画的大一点的圆。(2)画一个比自己刚才画的小一点的圆。(3)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接着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画的圆大小都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画圆时,圆规固定不动的脚尖其实就是什么?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与画成的圆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运用评价的语言鼓励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对于圆的画法不是让学生刻意去总结和死记画圆的几个步骤,而是通过自学,让其渗透在练习之中。
(三) 巩固提高,灵活运用。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我设计了两组练习。
第一组练习是巩固练习
1.指出下面各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出示一图)
2.判断题。
①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②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③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的长度。
④两个圆的半径一定相等。
3.按要求画圆。
①半径是2厘米的圆   ②直径是3.4厘米的圆
该组练习运用多媒体出示,主要是为了加强练习的密度,通过练习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第二组练习可通过一些拔高练习达到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1、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需要在操场上画一个直径是10米的圆,可是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画呢?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2、ࡎ师傅要在一张长方形铁皮上剪下圆,圆的半径是5厘米,圆心离长方形铁皮的长为3厘米,宽为4厘米,你能帮李师傅先确定圆的位置并剪下这个圆?
设计这组练习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把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理解百分数的读、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数
给学生一段含有百分数的信息: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情况如下:得优的学生占65%,得良的学生占25%,及格的学生占10%。
师:在这条信息中出现了一种我们没有学过的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是怎样理解这里的百分数的?在生活中你见过百分数吗?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两条信息:  ① 长城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是11%; ② 五粮液酒的酒精度是39%。 问: 喝同样多的长城干红葡萄酒和五粮液酒,哪个容易醉?为什么?
(2)出示信息: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提问学生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大。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比五年级大。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分三个层次学习:(1)、学生先自由看书;(2)、指名学生汇报百分数的写法,老师要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做示范;(3)、汇报百分数的读法,学生容易把分母100的分数的读法与百分数的读法混淆,要指出两者的区别,并出示不同的百分数让学生读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提供信息,下列三句话中的分数,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数?哪些不能?
(1)修了一条路的3/5。(2)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4 。(3)一根绳长5/8 米。
学生在做出判断后,组织学生讨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小结。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先读出下列百分数,再用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0%     2%     120%     90%     10%     
(1)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
(2)今天来这上课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
(3)由于这次测验,同学们准备很充分,不及格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
(4)去年植树节,我班植树中,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死亡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
2、出示信息: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2)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
3、出示两种衣服的标签:A 含棉100%,B含棉75%,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哪一种,请说说你的想法。
(四)、全课总结。
主要总结三个方面内容: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什么?3、百分数的优点是什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二年级
《角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后,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的体现三维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1)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二、说教法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首先,在新课的开始我运用情景教学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其次,在新授部分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最后,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观察中分析。整节课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乐学、好学。
三、说学法。
    角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在本节课当中,我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方法,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整堂课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 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初步感知角
我在这里首先通过学生认识的字“角”为引线,让学生在主题图中学会初步感知角,学生通常是指一个“点”告诉老师这是一个“角”,这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正确的指“角”。同时我利用学生喜欢寻找游戏的方式,从他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地参与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上课前的10---15分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所以导入这个环节我尽量简化,开门见山,即明确了学习目标,又直入课题
(二)   操作实践,感受新知
在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内容:折角→摸角→比角—画角,让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角。
活动一:折角。
我先出示一张圆形纸,让学生观察有没有角,然后让学生动手用一张圆形的纸折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折好以后,让学生将折出的各种类型的角拿来展示,要求学生边讲边用手指出角存在的位置。这一环节的设立是使学生在动手的操作中观察,在观察动脑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
活动二:摸角。
在肯定学生的折角结果后,我再引导学生对折出的角进行观察,接着让学生用自己折出的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用手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角的内涵,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对角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后,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活动三:比角
学生自己展示用一个可以活动的角。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玩“角变大变小”的游戏,引导学生一边玩活动角一边观察: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这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使他们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
活动四:画角
一开始,我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根据角的特点尝试着说怎样画角。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先画顶点,有的说先画直线,有的说比着现成的角描绘……然后我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先鼓励学生想办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小组合作精神,共同探讨画角的正确方法。在总结学生们的画法基础上,归纳出画角的正确方法。最后,我把角的特点和画角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边拍手一边做动作,学唱这首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边拍手一边做动作,学唱这首儿歌。
本环节通过儿歌的教学,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比一比”“唱一唱”,学生处在“好学”、“乐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创设“闯关游戏”的竞赛形式,以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第一关:找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我用这样的情境吸引引学生,有一些小伙伴要跟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躲进了这些平面图形的身体里,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嘛?
第二关:拓展思维
  一个三角形,去掉一个角,是不是两个角?(两个不同的结果,开拓学生的思维)。
以上练习的设计,即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还有创造性,适合不同特点的学生。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来说:通过今天这节课,知道了什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本节课所感,教师从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本节课的得失。
    回想《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我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从教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体现了“教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原则;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7 20:48 , Processed in 0.09546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