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楼主: 高放

[语文] 2012版中学语文说课稿优秀模板汇总(100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荷花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德州市实验中学的教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荷花淀》。(板书题目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与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三、说过程
  1、导入新课
  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点探讨
  1)两处人物对话。
  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②鉴赏对话
  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
  “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
  (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
  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
  (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动员和鼓动;其次,学生的阅历所限可能使他们理解成年人的内心和情感会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和联想,彼此交流探讨。)
  B.鉴赏“商量探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③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④赏析对话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画出这个女人的含蓄、聪明伶俐。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表现出该女人直爽开朗的特点。
  “听他说,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是水生嫂说的,表现了她心细、考虑问题周到、善于思考的个性。
  “哪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失。
  “我本来不想,可是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活画出一个羞涩忸怩而又十分可爱的形象。
  小结: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人物语言能够体现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对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不够准确,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逐个讨论。)
  2)细节描写
  分析鉴赏一个细节。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3)鉴赏景物描写:
  ①放朗读录音: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②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水生嫂们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结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及和谐的氛围,也为下文伏击战环境作了铺垫。)
  3朗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一节。
  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4)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4、布置作业
  ⑴赏析文中“寻夫未遇”归途中的对话描写。(举一反三)
  ⑵赏析文中三处关于“捞”和“丢”细节描写。
  四.效果分析
  经过这一堂课,学生对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能够有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略)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祝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祝福》》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作者鲁迅,体裁为小说。在整个高中六册书中,共有四个小说单元:第三册有两个,即本单元和第四单元,第四册和第五册各一个。由此可见,本册书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单元则是学生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小说单元。
  •2、教学目标
  •咱们的教科书上明确写出了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因此,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
  •①知识目标:
  •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基本上同于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困难的地方。
  •根据以上这些,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
  •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2、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为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2、学法
  •在鉴赏本篇小说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举一反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导语引入
  •复习鲁迅的小说集
  •介绍怎样鉴赏小说
  •有重点地鉴赏本小说
  •布置作业
  •理论支持
  •结束
  怎样鉴赏小说(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
  (3)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4)分析小说的社会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典型人物的刻画
  问:为什么说祥林嫂是最好的女人有是最苦的女人?(质疑引起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写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身上既有共性(勤劳、善良、质朴),又有着自己的个性(顽强、倔强)。
  肖像描写•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
  找眼睛论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语言描写
  •找对话论特点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行动描写•
  找行动论特点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典型环境
  自然环境:•祝福景象的描写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
  社会环境:•群众的反应•鲁四老爷的书房
  暗示:•封建迷信的毒害•封建礼教的束缚•群众的淡薄、冷漠
  人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讨论)
  •人物•环境
  •逃抓
  •撞嘲笑
  •捐不承认
  •问说不清
  •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情节设置是否有力表现了人物性格?
  情节•内容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倒叙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倒叙的作用:1、设置悬念2、突出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尖锐矛盾,突出反封建的主题。作业布置
  •电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门槛不被承认后砍门槛的情节,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不拘定论)
  导语“多乎哉?不多也!”咸亨酒店里,那穿着长衫,吃着茴香豆的孔乙己的形象,同学们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一下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名人——祥林嫂。善良的祥林嫂•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
  •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
  •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亚里士多德
  理论支持•顾泠沅老师的情意原理告诉我们,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顾泠沅老师的活动原理告诉我们,教育者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习者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我的呼吁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我是×××××,很高兴能向大家说课,并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呼吁》,主要按三个部分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课文分析
  《我的呼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的是演讲词。
  《我的呼吁》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医生史怀哲博士在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上发表的一篇演讲。史怀哲从三十八岁起一直到他90岁与世长辞,都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非洲从事医疗服务事业,他从亲身的初中当中领悟出自己独特的敬畏生命伦理的思想,而他作为一名白人,甘愿放弃欧洲优裕的生活,条件艰苦的非洲为当地土人治病,几十年如一日的行为更是感动了无数的人,1952年,这位终身思索和爱的行动者自然而然地成了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史怀哲借授奖仪式的机会,向全人类阐述了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思想。他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呼吁:全人类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接着对这一伦理进行了具体阐释,然后结合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些危险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赋予尊重生命的伦理以现实的活力。本文逻辑严密、语言隽永、思想深刻、感染力强,是演讲词的名篇。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我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史怀哲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等;
  2.能力目标:培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内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领悟作者尊重生命的伦理学思想。尊重生命的伦理是作者贯穿整篇演讲词的思想,领悟好这一思想,是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所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本课是自读课,应以学生自读为主,我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拔和引导。所以本课的基本教法是提问法和点拔法。
  学法方面,学生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充分利用手中的参考资料,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应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加深对史怀哲的尊重生命的伦理学思想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文中提到的三大威胁人类生存的危险——暴行、疫病、战争,不仅要结合身边的事例,还要结合国际上一些相关的重大问题来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拟定为一个课时。
  (一)导入
  导入的是引起兴趣,建立联系。对于这篇课文,由于它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我在导入时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入手,引出现实社会的些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不利的因素,如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社会暴力等。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从思想的高度开始这篇课文的学习。整个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
  我首先提出2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齐读课文。这两个问题是:(1)史怀哲向谁呼吁?(2)呼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由学生集体回答,老师明确:史怀哲向全为类呼吁,呼吁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2.领悟提高
  “尊重生命的伦理”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伦理,伦理的含义是“人们之间相处所遵循的道德准则”。这个问题必须由教师向学生解释清楚。
  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对这种伦理的主要内容的表述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人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反对这样分类。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因为这种分类的标准是纯主观的,这样分类必定会造成我们对其他生命的任意糟蹋。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要求学生举出历史上这方面的例子,如南京大屠杀,还有二战时希特勒宣扬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劣等的民族而大肆屠杀犹太人。所以作者要求我们平等地对待生命,尊重每一个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教师提问:当我们有了这种尊重生命的意识之后,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善恶观?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这种善恶观是史怀哲尊重生命的伦理的核心内容。
  接下来明确作者呼吁的原因。我首先要求学生找出作者在文提到的威胁人类生存的危险:暴行、疫病和战争。
  然后重点讲解作者针对暴行提出的解决办法:追求良善。作者认为要消除暴行,追求良善是最有效的努力。因为现世的一切暴行早晚会产生超越它的对抗性暴力,冤冤相报,永无止境,与其以暴制暴,不如以德报怨,实现善的良性循环。学习这个段落时,可以要求学生就当前的国际恐惧主义谈自己的体会。
  要战胜大众疫病,作者认为全人类应该互相帮助,特别是对旧日殖民地的民众,因为昔日的殖民者在他们的土地上犯下太多的罪恶,现在是到了回报的时候了,所以应该采取一种赎罪的心情去帮助他们。教师用觉悟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史怀哲的非洲行医经历,引导学生体会史怀哲无私地为非洲人民服务的博大而仁慈的胸怀。
  拒绝战争,维护和平。可以让了解历史的学生来谈冷战其间美苏军备竞赛的情况,以及对当今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等事件的看法。
  3.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呼吁的核心内容——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接着对这一伦理进行了阐述,再结合人类生存的现状具体论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作者呼吁人们要追求良善、消除暴行,互相帮助、战胜疫病,拒绝战争、维护和平。文章的逻辑显得十分严密。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阅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教师、课本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4.拓展延伸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尊重生命。这样设计,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培养并提高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达到德育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我与地坛
各位评委、同仁们: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把我对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教学设计理念及其教学设计给大家谈谈,稚嫩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教学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高考话题作文的内容已经开始涉及到心理学、哲学的内容,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尤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修养。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让学生“感悟生命,品味生存”这一思想主题的同时,也落实把握文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的涵咏。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我已经教给了学生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离骚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锁定
  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提问 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蕙茝(chǎi)香草名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恐美人之迟暮” 一句中“ 美人” 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3)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以比喻最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 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5探究阅读
  (1)(多媒体课件播放屈原行吟泽畔、抱石投江的镜头)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2)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3) 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传颂。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囚绿记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囚绿记》,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七个方面: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几个方面,下面一一展开: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由于它的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很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人教版则将它放在高一必修Ⅱ,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一起,组成“阅读鉴赏”的第一单元。
  作用:本篇课文主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热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永向光明,顽强抗争的精神的歌颂。
  2、教材处理: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教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是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教学生学语文、读语文、讲语文、用语文的课程。"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把重点放在在朗读中理清文章结构,在鉴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本人在反复诵读本课的过程中发现,本课的第5自然段特别适合用来开展诵读指导,因此,在诵读环节重点放在第5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欣赏品析,形成阅读的能力。同时,紧扣本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个写作主题,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体会本课象征、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把难点放在拓展引申环节上,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作个性化解读。
  二、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基本能把握课文的内容。从初中到高一他们接触了不少美文,多数对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所感悟。但他们有很多人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农村中学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也没有阅读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用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地去相信学生。还要收放得当。同时培养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获得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再结合写作要求力图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
  本课试图用多媒体手段来增加我的课程容量以及课堂的美感。在指导诵读中加以音乐的伴奏,陶冶情操,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圈点批注、讨论、点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四、说学法
  “授人以鱼,仅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将受用一生”。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讨论——欣赏——仿作。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课堂互动交流。抓紧文本,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和问题探究,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的难题。这种方法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情景导入
  (二)、 释题
  (三)、初步感知
  (四)、合作探究: 1、自由发言 。2、共同研讨
  (五)、主题归纳
  (六)、拓展引申
  (七)、作业布置:
  合作探究这个环节的设计思路:
  1、自由发言:
  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重点把握: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共同研讨 :(重点把握象征、以小见大的手法以及对主题的解读)
  主题思想方面的设计思路:
  1、不任意发挥,不一定要想到民族气节、爱国情怀等,要做个性化解读。
  2、 主题:作者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通过赞美窗前一株永向光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对拓展引申环节的设计思路:
  1、设计问题:本文给你什么样的深刻的启示?
  2、设计思路:这个问题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一个课堂总结,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与人生启示方面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对主题的进一步个性化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问题,突显作品的现实意义。
  六、作业设计: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与本单元的作文训练专题“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相扣紧。
  七、对板书设计的思路是:
  突显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板书的设计形状上我下了一番工夫,把板书设计成一棵常春藤的样子,与本课写作对象暗合。给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的美感。
  以上就是我上《囚绿记》的思路。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飞向太空的航程
  各位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高一语文必修<一>“沟通与应用”板块中的一篇通讯。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它除了具有新闻真实性、及时性的特点外,还有生动性、完整性和评论性的特点。本课从“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载人航天史,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使现实事件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写法。课文的结构简单,它不但具备新闻的基本结构特点,而且还有首尾圆合型的结构特色,要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二、 说学情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 说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本文结构,提高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体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结合课件)
  (一)导入语(屏显“嫦娥奔月”图和“万户飞天”图)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二)自主学习(屏幕显示)<依据自主学习原则>
  1、了解通讯 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 (2)完整性。  (3)评论性。
  目的:了解通讯自身的特点。方法:边读边划。
  2、词语积累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耸入云天 扭转乾坤 一鼓作气 不同凡响
  翌年  横亘 酝酿 尘封
  方法:利用注解和工具书。
  (三)合作学习-----教师质疑,学生讨论。<依据合作学习原则>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屏幕显示)
  目的: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
  (2)梳理主体部分: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情感目标)
  (3)综合全文,理解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的双重含义(屏幕显示)
  (四)分析与探究<依据探究学习原则>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2)谈谈本文的结构特. (屏幕显示)
  目的: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
  (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目的:理解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本文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很清楚,是大家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它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鸿门宴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 高一年级《 语文》 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板书一二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
  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领悟态度: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③分析态度: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个性化的分析人物,如何认知项羽与刘邦?(开放性问题)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展示课件)
  1、学生诵读,老师范读,整体感知,筑好文言基础墙。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
  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
  三、说学法
  1、 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五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初读)
  第二课时: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熟读)
  第三课时: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精读)
  第四课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赏析,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由学生自主认识到人物的性格,悲剧的原因等问题。(赏读)
  第五课时:补充课本教学内容:同学生一起阅读古今关于刘邦项羽的一些篇章:让学生投入进来,把握自己眼中的项羽。(展读)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五步学习法:初读-熟读-精读-赏读-展读(板书)
  五、接下来针对第四课时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
  一、说教学过程
  1、疑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是这样安排的:
  提起项羽刘邦,提起楚汉相争,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项羽:少年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扬名天下。刘邦:登高一呼,天下云集而景从,发兵沛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自刎乌江。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由此激起学生的探求兴趣。
  2、发散思维析人物
  因为本单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是:走进小说人物,所以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设疑,步步引入环节)(课件展示)
  (一):鉴赏人物作品
  (1)、鉴赏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请男同学齐读,读出其雄奇壮美的王者之气,分析在大气磅礴之中含有怎样的可贵的思想:
  求贤如渴,居安思危。
  (2)、朗读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针对这首诗设计三个小问题:
  A、项羽乌江自刎时说“天亡我也,非战之过也”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B、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C、 那么他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鸿门宴》
  这两个大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人物本身的作品之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形象,增强学生的为下文刘项形势改变的原因作铺垫
  (二)走进鸿门宴
  在这里设计了两个问题
  1、鸿门宴上,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鸿门宴是改变天下的契机吗?(三人一组讨论)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关键情节---- 项羽失去了几次杀刘邦的机会?
  总结:不设鸿门宴,可直接杀---樊哙闯帐---范增意杀---项庄舞剑杀---刘邦不辞而别借口杀----逃走,追杀---刚到鸿门杀(共七个理由杀)
  2、项羽为什么坐失良机?刘邦为什么会脱身逃走?提示:找一个角度来分析,谋士角度、年龄角度(有人说项羽因青年人的血气输给了刘邦中年人的城府,是年龄的悲剧吗?)重点从项羽、刘邦的性格角度分析?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环环相扣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既可以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也可以从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入手。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环环相扣的特点(课件展示)
  (三)纵观人物(课件展示)
  赏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在这里设置两个问题
  1、引导学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进行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2、我们能从项羽的悲剧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完善人格?这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价值观。
  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四)作业设计
  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站在历史长河的最前端,(2009年)你怎样看刘邦,项羽,鸿门宴。
  (五)板书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鸿门宴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 高一年级《 语文》 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板书一二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
  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领悟态度: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③分析态度: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个性化的分析人物,如何认知项羽与刘邦?(开放性问题)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展示课件)
  1、学生诵读,老师范读,整体感知,筑好文言基础墙。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
  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
  三、说学法
  1、 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五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初读)
  第二课时: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熟读)
  第三课时: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精读)
  第四课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赏析,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由学生自主认识到人物的性格,悲剧的原因等问题。(赏读)
  第五课时:补充课本教学内容:同学生一起阅读古今关于刘邦项羽的一些篇章:让学生投入进来,把握自己眼中的项羽。(展读)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五步学习法:初读-熟读-精读-赏读-展读(板书)
  五、接下来针对第四课时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
  一、说教学过程
  1、疑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是这样安排的:
  提起项羽刘邦,提起楚汉相争,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项羽:少年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扬名天下。刘邦:登高一呼,天下云集而景从,发兵沛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自刎乌江。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由此激起学生的探求兴趣。
  2、发散思维析人物
  因为本单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是:走进小说人物,所以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设疑,步步引入环节)(课件展示)
  (一):鉴赏人物作品
  (1)、鉴赏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请男同学齐读,读出其雄奇壮美的王者之气,分析在大气磅礴之中含有怎样的可贵的思想:
  求贤如渴,居安思危。
  (2)、朗读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针对这首诗设计三个小问题:
  A、项羽乌江自刎时说“天亡我也,非战之过也”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B、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C、 那么他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鸿门宴》
  这两个大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人物本身的作品之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形象,增强学生的为下文刘项形势改变的原因作铺垫
  (二)走进鸿门宴
  在这里设计了两个问题
  1、鸿门宴上,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鸿门宴是改变天下的契机吗?(三人一组讨论)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关键情节---- 项羽失去了几次杀刘邦的机会?
  总结:不设鸿门宴,可直接杀---樊哙闯帐---范增意杀---项庄舞剑杀---刘邦不辞而别借口杀----逃走,追杀---刚到鸿门杀(共七个理由杀)
  2、项羽为什么坐失良机?刘邦为什么会脱身逃走?提示:找一个角度来分析,谋士角度、年龄角度(有人说项羽因青年人的血气输给了刘邦中年人的城府,是年龄的悲剧吗?)重点从项羽、刘邦的性格角度分析?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环环相扣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既可以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也可以从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入手。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环环相扣的特点(课件展示)
  (三)纵观人物(课件展示)
  赏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在这里设置两个问题
  1、引导学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进行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2、我们能从项羽的悲剧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完善人格?这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价值观。
  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四)作业设计
  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站在历史长河的最前端,(2009年)你怎样看刘邦,项羽,鸿门宴。
  (五)板书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鸿门宴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 高一年级《 语文》 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板书一二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
  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领悟态度: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③分析态度: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个性化的分析人物,如何认知项羽与刘邦?(开放性问题)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展示课件)
  1、学生诵读,老师范读,整体感知,筑好文言基础墙。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
  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
  三、说学法
  1、 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五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初读)
  第二课时: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熟读)
  第三课时: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精读)
  第四课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赏析,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由学生自主认识到人物的性格,悲剧的原因等问题。(赏读)
  第五课时:补充课本教学内容:同学生一起阅读古今关于刘邦项羽的一些篇章:让学生投入进来,把握自己眼中的项羽。(展读)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五步学习法:初读-熟读-精读-赏读-展读(板书)
  五、接下来针对第四课时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
  一、说教学过程
  1、疑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是这样安排的:
  提起项羽刘邦,提起楚汉相争,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项羽:少年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扬名天下。刘邦:登高一呼,天下云集而景从,发兵沛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自刎乌江。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由此激起学生的探求兴趣。
  2、发散思维析人物
  因为本单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是:走进小说人物,所以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设疑,步步引入环节)(课件展示)
  (一):鉴赏人物作品
  (1)、鉴赏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请男同学齐读,读出其雄奇壮美的王者之气,分析在大气磅礴之中含有怎样的可贵的思想:
  求贤如渴,居安思危。
  (2)、朗读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针对这首诗设计三个小问题:
  A、项羽乌江自刎时说“天亡我也,非战之过也”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B、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C、 那么他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鸿门宴》
  这两个大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人物本身的作品之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形象,增强学生的为下文刘项形势改变的原因作铺垫
  (二)走进鸿门宴
  在这里设计了两个问题
  1、鸿门宴上,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鸿门宴是改变天下的契机吗?(三人一组讨论)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关键情节---- 项羽失去了几次杀刘邦的机会?
  总结:不设鸿门宴,可直接杀---樊哙闯帐---范增意杀---项庄舞剑杀---刘邦不辞而别借口杀----逃走,追杀---刚到鸿门杀(共七个理由杀)
  2、项羽为什么坐失良机?刘邦为什么会脱身逃走?提示:找一个角度来分析,谋士角度、年龄角度(有人说项羽因青年人的血气输给了刘邦中年人的城府,是年龄的悲剧吗?)重点从项羽、刘邦的性格角度分析?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环环相扣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既可以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也可以从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入手。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环环相扣的特点(课件展示)
  (三)纵观人物(课件展示)
  赏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在这里设置两个问题
  1、引导学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进行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2、我们能从项羽的悲剧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完善人格?这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价值观。
  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四)作业设计
  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站在历史长河的最前端,(2009年)你怎样看刘邦,项羽,鸿门宴。
  (五)板书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鸿门宴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 高一年级《 语文》 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板书一二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
  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领悟态度: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③分析态度: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个性化的分析人物,如何认知项羽与刘邦?(开放性问题)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展示课件)
  1、学生诵读,老师范读,整体感知,筑好文言基础墙。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
  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
  三、说学法
  1、 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五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初读)
  第二课时: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熟读)
  第三课时: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精读)
  第四课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赏析,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由学生自主认识到人物的性格,悲剧的原因等问题。(赏读)
  第五课时:补充课本教学内容:同学生一起阅读古今关于刘邦项羽的一些篇章:让学生投入进来,把握自己眼中的项羽。(展读)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五步学习法:初读-熟读-精读-赏读-展读(板书)
  五、接下来针对第四课时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
  一、说教学过程
  1、疑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是这样安排的:
  提起项羽刘邦,提起楚汉相争,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项羽:少年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扬名天下。刘邦:登高一呼,天下云集而景从,发兵沛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自刎乌江。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由此激起学生的探求兴趣。
  2、发散思维析人物
  因为本单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是:走进小说人物,所以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设疑,步步引入环节)(课件展示)
  (一):鉴赏人物作品
  (1)、鉴赏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请男同学齐读,读出其雄奇壮美的王者之气,分析在大气磅礴之中含有怎样的可贵的思想:
  求贤如渴,居安思危。
  (2)、朗读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针对这首诗设计三个小问题:
  A、项羽乌江自刎时说“天亡我也,非战之过也”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B、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C、 那么他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鸿门宴》
  这两个大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人物本身的作品之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形象,增强学生的为下文刘项形势改变的原因作铺垫
  (二)走进鸿门宴
  在这里设计了两个问题
  1、鸿门宴上,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鸿门宴是改变天下的契机吗?(三人一组讨论)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关键情节---- 项羽失去了几次杀刘邦的机会?
  总结:不设鸿门宴,可直接杀---樊哙闯帐---范增意杀---项庄舞剑杀---刘邦不辞而别借口杀----逃走,追杀---刚到鸿门杀(共七个理由杀)
  2、项羽为什么坐失良机?刘邦为什么会脱身逃走?提示:找一个角度来分析,谋士角度、年龄角度(有人说项羽因青年人的血气输给了刘邦中年人的城府,是年龄的悲剧吗?)重点从项羽、刘邦的性格角度分析?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环环相扣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既可以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也可以从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入手。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环环相扣的特点(课件展示)
  (三)纵观人物(课件展示)
  赏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在这里设置两个问题
  1、引导学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进行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2、我们能从项羽的悲剧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完善人格?这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价值观。
  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四)作业设计
  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站在历史长河的最前端,(2009年)你怎样看刘邦,项羽,鸿门宴。
  (五)板书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荆轲刺秦王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上边内容)
  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1.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二、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板书)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问题设计意图: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荆轲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过程、板书五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 事。
  2、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昨日的战争”,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5、教学难点: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因此采用预习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设计
  1、并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5、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其中口才被排到第一位,由此可见口才在今天同样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人怎样凭三寸不烂之舍就使强大的军队退却的故事,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①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②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③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④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①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总结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②《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延伸拓展:某同学中午休息时间在宿舍洗衣服,请劝阻。
  5、小结: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6、作业: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那个同学改写的好,明天请他当导演。
  五、板书设计(略)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致橡树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文革结束后,我国文坛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朦胧派”诗歌作品和诗人群体的出现以及围绕“朦胧诗”展开的论战,是当年极具轰动效应的文坛大事。舒婷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致橡树》,正是当年 “朦胧诗”的代表作。
  《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作为“朦胧派”的诗作,它不象常见的爱情诗那样直抒胸臆,它跳出一般爱情诗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了一番理性的拷问与判断。
  诗人以“不,这些都还不够”为转折点,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编者正是按照课标的要求把诗歌的阅读与鉴赏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的开始阶段,作为必修课。本节课应当紧紧抓住审美这个中心展开加教学。不宜繁琐地条分缕析,而应当整体地将朦胧诗的美感方式和美感作用通过审美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情感上和心灵上的陶冶,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二)说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十四岁左右年龄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形象思维,对于文艺作品尤其是诗歌的形象化表达方式和强烈的感情宣泄比年龄较大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领悟。因此,我打算调动一切可能的艺术手法,让学生在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争取女性尊严和独立地位的抗争决心和新型的爱情观、自由平等、人的价值等深层理念,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描绘的各种形象,学习运用象征、对比、对偶、对仗、类比、比拟、拟人、递进等手法,培养自己丰富而瑰丽的艺术想象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从听觉上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朗诵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美感,练习放飞并驾驭自己的想象力;进而练习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记录下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不,这些都还不够”开始,诗人对自己理想中的爱情的想象。如何鉴赏这一段?
  2、难点:“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两处,作为没有过真正的爱情体验、涉世未深的高一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对此可以略作讲解,但不宜过分理性化,仍应把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整体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今后的实践和成长过程中思考。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画面、音乐和教师的示范朗诵,采用“激发兴趣——感知形象——品咂鉴赏——朗诵比赛——创作审稿”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熟读,课后让学生创作。贯彻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教师作引导,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诠释。既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鉴赏,又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理解,尽可能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自己建构关于现代白话自由诗的知识体系。
  三、说学习方法 
  我打算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朗诵法、欣赏法、比赛法、写作审稿法等方法让学生用审美的方式接受教学内容(这是一首议论性的诗歌)。
  四、说教具的使用
  尽量利用电子课件,录音机、幻灯片或者mp4等,制造音画效果。
  五、说教学设计(课时)
  本课(中国当代诗三首)计划两个课时,《致橡树》计划使用一个课时,课后组织同学赏析课外拓展阅读材料,练习诗歌创作、出墙报,实现“创作、审稿”过程。
  六、说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激发兴趣(共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为学生作配乐示范朗诵(有条件时,同时显示相应的画面)。
  2、简介作者和“朦胧诗”,文.革以及文.革结束后的转型时期,思想解放,“双百方针”,以及当年对“朦胧诗”的批评。
  (二)感知形象(共15分钟)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教师配以适当的音乐,整体感知诗歌创造的艺术的形象。要求:
  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如“凌霄花”的“凌”的齐齿呼后鼻音,“炫耀”的“炫”是否读成第二声,“峰”是否读成“fōng”,“雾霭”的读音等。(5分钟)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将思考题板书或者用课件展示):
  (1)诗中描写了那些形象?
  (2)诗中提到了几种爱情观?
  (3)诗歌分几个层次?
  (4)诗人赞成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
  (5)你最喜欢哪一句或者哪几句?
  读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尽可能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10分钟)
  (三)品咂—鉴赏(课堂练习)(共25分钟)
  1、教师稍作讲解,进行局部研讨。对比诗中表现的各种爱情观,以及本文的写作手法和技巧。重点分析“不,这些都还不够”以后的诗句。(10分钟)
  2、点名请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不,这些都还不够”以后的诗句。(1分钟)
  3、全班齐声朗读这段诗句。(1分钟)
  4、趁热打铁,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倾听、点拨:(13分钟)(以下问题板书或者用大屏幕展示)
  (1)凌霄花和鸟儿象征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为什么用它们来象征?
  (2)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所象征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为什么用它们来象征?
  (3)木棉和橡树——树的形象所象征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为什么用它们来象征?
  (4)作者怎样描写橡树与木棉的关系的?
  (5)作者怎样深化了主题?
  (四)朗诵比赛(拓展练习)(课外)
  利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方式,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诗歌朗诵爱好者进行。
  (五)诗歌专栏(拓展练习)(课外)
  利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方式,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诗歌朗诵爱好者进行,组织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审稿。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5: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花未眠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我是×××××××,我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展示的机会,谢谢你们!希望得到你们的指导.我说课的题目是《花未眠》,我说课的内容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法,教学程序设计等.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是曰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关于美和审美的哲理散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重视自然美,崇尚写实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特点,特制定两个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主旨,让学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识.(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散文语言.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就确定为:理解本文主旨与鉴赏本文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钩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能尽快的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自主合作的探讨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以一组鲜花图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让学生自由发表观后感受,引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赏.此设计直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然后由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题目.
  2,简介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托养.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作家生涯.小说《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它们"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继承了大和民族文学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由于受佛教影响较深,故其作品常带有消极悲观情调.荣誉也不能解脱他思想的颓废和空虚,1972年4月16日,他终于口含煤气管自杀,终年73岁.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首先指定学生朗读第三段内容,然后思考: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 或者说有什么感悟 接着让学生评价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能否说说他们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过这个过程的阅读,学生就能整体把握到文章的一个观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时也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身边很多事物是非常美的,只是我们平常没有留心,让学生明白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思考作者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现海棠花的美的呢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点起来,我一个人凝视着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然后教师小结:作者能够发现司空见惯的海棠花的美,原因有二:一为"静";二为"孤独".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自学,就去把文章的第二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找到并有所理解了.
  5,出示文中出现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思考对于这些艺术作品作者持什么态度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借此让学生再去读文章关于这些内容的段落,明白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够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能够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
  6,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此时再加以总结,学生就对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理解.教师小结: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写起,阐述了自己对美和审美的三个观点,即: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亲近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艺术品能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这三个观点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
  7,学生对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然后再进行迁移拓展就顺理成章了.设计一个迁移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出示一个名家描写自然美的语段,朱自清《荷塘月色》;出示一幅清幽的山水图,也请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美用三五句话把它描述出来.
  8,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的含义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或是不太好理解的句子.
  教师可举例引导如:
  (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为什么说盛放的海棠花的美含有一种"哀伤"
  明确:海棠花在夜间是不眠的,然而其盛放的美却无人发现,无人欣赏,所以说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如果 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背后有什么隐蒇义
  明确:①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②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就能不断发现美.③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有限的感受美的能力接近无限的自然美.
  9,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是一篇谈论美学问题的文章,可是它本身也是美的.其实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感谢川端康成,他告诉我们只要细心地去寻找,用心地去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创造美.那就让我们以这种美好的心态去拥抱我们灿烂的明天吧!
  附:板书设计(略)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2 21:55 , Processed in 0.09889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