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107|回复: 5

[语文]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6 1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            (回)北京
见闻感受         ?   ? 相 识  肖像 声调        深切怀念
? ?                   相 处  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 ?                   悬挂照片
相 别  神情 话语        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四、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
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
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
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
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
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
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
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
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六、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        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yì  解剖pōu  油光可鉴jiàn  毫不介意
落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杳无消息yǎo   美其名曰
诘责jié  凄然qī  教诲huì  瞥见piē  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
2.完成课后练习一
   
2.我的母亲
胡  适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    绰号(chuo4)    庶祖母(shu4)
    吹笙(sheng3)    摹画(mo2)    眼翳(yi4)
    舔去(tian3)    侮辱(wu3)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    .  ,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  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3.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  掺(chan1)  脊(ji1)背  枉(wang3)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二、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八、布置作业
  1.研讨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4.列夫&#8226;托尔斯泰
茨威格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  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  愚钝(dun4)禁锢(gu4)  轩(xuan1)昂犀(xi1)利    侏儒(ru2)  酒肆(si4)    尴尬(gan1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  盎(ang4)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人
  列夫&#8226;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8226;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小结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辨字组词。
    滞(    )  钝(    )  锢(    )  尴(    )
    带(    )  纯(    )  涸(    )  滥(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you3(    )黑xuan1(    )昂    xi1(    )利
    侏ru2(    )    酒si4(    )    chi4(    )热
    can4(  )然  长ran2(  )han4(  )首低眉
    广mao4(  )无垠    an4(  )然失色
    三、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
    二、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班上交流。
    列夫&#8226;尼古拉耶维奇&#8226;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8226;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8226;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8226;卡列尼娜>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人格的美及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
    三、探究活动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四、拓展训练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8226;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5.再塑生命
海伦&#8226;凯勒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2.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搓捻(cuo1 nian3)    繁衍(yan3)    迁徙(xi3)觅食(mi)    惭愧(kui4)    譬如(pi4)栖息(qi1)    小憩(qi4)    遨游(ao2)花团锦簇(cu4)    冥思遐想(xia2)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二、导人
  同学们,你们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对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革命斗争中致残以后,又能写出鼓舞了数代人的名著而感慨不已。你们是否知道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她就是海伦&#8226;凯勒。    ‘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海伦&#8226;凯勒的风貌,投影显示作者事迹简介。
    海伦&#8226;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四、学习课文
  围绕下面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海伦&#8226;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8226;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3.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4.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明确:
    第l题,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8226;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8226;莎莉文老师。”
    第2题,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8226;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第3题,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觉、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莉文老师让我坐在树上等候她回去取午餐,突然天气变化,暴风雨来临,在最危急的时刻,老师来了,扶我下来。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大自然不总是对人微笑,给人仁慈。
    第4题,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对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
    如:“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五、朗读训练
  课文第二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教师可让学生朗读、点读,甚至有选择地背诵。
  六、小结   
  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8226;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6.雪
鲁  迅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qing4)    忙碌(lu4)    脂粉奁(Iian2)
    灼灼(zhuo2)    嘻笑(xi1)    褪尽(tui4)
    朔方(shuo4)    凛冽(lin3lie4)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演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让学生感受漫天..,《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体会。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思考如何划分两个层次?
    明确: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描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
    第二层(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提问: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雪景水彩画。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一是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二是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
    三是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自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
    四是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提问: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    。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8226;t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种、热闹、有趣。雪罗了人的生命。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六、小结
    第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雪冬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在苦寂中,作者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朗读课文。
    听写词语:博识、消释、褪尽、凛冽、嘻笑、朔方。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第4至6段,思考:这部分可分为哪两个层次?
    明确:
    第二部分可概括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四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
    第二层(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精神。
    提问: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四自然段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江南和朔方冬景的不同特点,而且使文章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产生了内在联系。第四自然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反映了朔方严冬的景
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我们从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自然联想到当时作者及进步人士所作的种种不屈斗争,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他那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虽流露孤军奋战的心绪与深受黑暗的重压之感,但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战斗的。
  三、理解语句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1题,这里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同
时对“暖国的雨”提出问题,又为后文写朔方飞雪埋下伏笔,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成雪的不幸。
    第2题,作者赞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它蕴含着“青春的消息”,它如同那“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花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
    第3题,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四、学习文章写法
    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了这篇散文诗后的体会,互相交流。
    明确: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②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五、拓展训练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二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学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师加以评价。
    六、小结
    <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7. 雷电颂
郭沫若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zhu4)  睥睨(pi4 ni4)  咆哮(xiao4)  波澜(lan2)  污秽(hui4) 犀利(xi1)
    劈开(pi1)  稽首(qi3)    驰骋(cheng3)虐待(nüe4)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二、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若、屈原的相关资料,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让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流水岸边的仰天长问,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介绍历史尉《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以后,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三、朗读课文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首结构严谨的散文诗。全诗五个层次先分后合,紧密相连,由风,及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现。
  五、探究活动    。
  提问: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再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中屈原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正义力量的赞美。
    风、雷、电,这些自然界的现象,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战胜黑暗的力量,诗人又把自己的伟大战斗精神融入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和闪耀的电之中。风雷电摧枯拉朽,“咆哮”、“爆炸”、“劈开”,这正是屈原在和黑暗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因此,屈原对风雷电的歌颂,也是对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正义力量的歌颂。
    此外。<雷电颂>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独自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偶像神灵,这些拟人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自更有气势。如,: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
    诗中还有不少反问句、设问句,“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等等。这些句子,呼唤指斥,使独自更增强了战斗力。
  六、欣赏品味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七、小结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
  “雷电独自”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8.短文两篇
巴  金
    教学目的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呖谷(y6ng)  一撮灰(cuo1)  皓月(hao4  )妲娥(heng2)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yang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yang,日出。
    二、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
  巴金(1904~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交流读后心得。
  四、精读《日》
  学生朗读《日》一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
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
    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
    五、指导学习《月》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月>。
    学生自由朗读《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提问: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月亮在文章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相关的描写句子有: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六、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
  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
  《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
    《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9.海燕
高尔基
    教学目的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ao4)    呻吟(yin2)    翡翠(fei3)
    掠起(1ue4)    困乏(fa2)    蜿蜒(wan1 yan2)
    2.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二、导人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至第六段)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第二部分(第七段至第十一段)。
    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十二段至十五段)。
    描绘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指名朗读,学生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次(1~3节),写“风卷云集,海燕高翔”。开头一句,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苍茫”描写大海磅礴的气势;“卷集”描写乌云翻滚聚拢的情景。然后正面描写海燕:“黑色的闪电”描写形与色;用比喻表现海燕矫健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行动,“翅膀碰着波浪”“箭—般地直冲向乌云”作具体描绘。
    提问:“碰”字与“冲”字,写出怎样的情态?回答,明确:“碰”写出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迅猛高翔,锐不可挡。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然后着重写“声音”。正面描写“叫喊”的勇敢,再从乌云听出了“叫喊”的愤怒的力量和胜利的信心,侧面烘托这“叫喊”具有震慑敌胆的威力,运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
    第二层次(4~6节)写其他海鸟吓得惊慌失措。这三节通过声音、行动、情态描写海鸥、海鸭、企鹅“呻吟”“飞窜”“恐惧”“胆怯”等种种丑态,与高傲的海燕,自由自在地飞翔,形成鲜明对照。
    (二)学习第二部分。
    指名朗读第二部分。
    提问: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次(7~8节),先用“越……越……”紧缩句,描写暴风雨逼近情景。乌云凶暴,加上雷声轰响,狂风吼啸的声音描写,渲染了黑暗社会环境的气氛。在这种情景下,波浪“歌唱”“冲向高空”“迎接雷声”“呼叫”“争鸣”,写出了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而“狂风”“不甘心”“恶狠狠”“甩”和“摔”,这些词语,写出了它的猖狂反扑。
    第二层(9~11节),绘形绘声地描写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拼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其欢快、豪壮;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敏捷、勇猛。它像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了困乏”,比喻它有高度的洞察力,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用肯定的语气,反复的手法,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五、小结
  这篇散文诗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谱写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习第三部分。
    指名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次(12~13节)写大海与闪电激战:先写风“吼叫”雷“轰鸣”,用声音渲染气氛,再把乌云比喻为“青色的火焰”在“燃烧”,气氛比前更为紧张。“闪电”像“一条条的火蛇”,这是新出现的形象,大海抓住它的箭光。“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再次显示大海的力量。这场激战象征阶级斗争的激化,大海的胜利象征了革命必胜。沙皇反动势力虽气焰嚣张,最终还是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二层次,(14~15节)写海燕的呼喊,写它两次大声疾呼,用祈使句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三、学习文章写作技巧
    1.象征手法。
    (一)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如本文,大海的波涛象征什么?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和风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二)象征与比喻的比较:两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几分相似,但适用的程度和表达的范围上明显不同。比喻只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现本体;而象征不同,用作象征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蕴含着别的意义。而诗的意图,象征的对象,恰如隐身在那别的意念之中。所以象征技巧擅长于用单纯的揭示复杂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种托具体形象、寄深远意蕴的艺术手段。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只针对一种现象,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矫健。象征是一种创作手法,往往体现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从一句话来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义。如《海燕》作者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把一切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它们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环境和各种力量,表现了在1905年俄国革命前夜的社会现象,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2.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这篇作品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3.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
    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写一连串的快速敏捷的行动;有比喻、有夸张(“箭一般地”,比喻中兼有夸张),形象特征鲜明;较多的句中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比喻、夸张、拟人(如“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四、小结
    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今天,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阅读这篇散文诗,如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等。
  五、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0. 组歌(节选)
纪伯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i4)   祷词(dao3)        执拗(niu4)  俊俏(qiao4)
  衷情(zhong1)  馈赠(kui4)       憔悴(cui4)  真谛(di4)
  夫穹(qiong2)  璀璨(cui3can4)   镶嵌(xiang1 qian4)
  翱翔(ao2)     丧吁短叹(xu1)    千山万壑(he4)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人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纪&#8226;哈&#8226;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浪之歌》。
  1.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的形象。
  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二)学习《雨之歌》。
  1.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明确:
    风情雨态是难以描摹的,更何况所写的并非是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一场雨。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描绘了种种的雨:轻轻洒下的,如金线泻地,珍珠抛落;伴同雷电而来的,瓢泼而下,疗救饥渴的大地;叮咚作响的,轻叩着人们的心扉。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雨”的生活,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写雨的精魂,精魂离不了形体,从形体描摹入手,从与各种各样外物的关系中展开,不求工巧,而求离形得魂,从一枝一叶中让人想见全貌。如第四节写雨在云彩和田野间传信,天低云暗,雨丝绵绵,似乎把云彩与田野连结起来了,雨霁风止,云淡了,龟裂的土地平复了,确实如“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雨”是旷达的,对于自己的放逐,虽然有过泪,但它明白。“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对“死”的淡然态度,把“死亡”看成是必然到来的结局,因此甘于牺牲自己,造福万物。
  五、口头仿写训练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连贯,衔接自然。
  六、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七、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1.敬畏自然
严春友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1)鹏  斥安鸟(yan4)  蓬蒿(hao1)  咫尺(zhi3)
    狼藉(ji2)    相形见绌(chu4)    美味佳肴(yao2。)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2&#8226;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  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发展。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  刚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e4)    和煦(xu4)    干涸(he2)    吞喽(shi4)
裸索(luo3)  戈壁滩(ge1)无垠(yin1)  边缘(yuan2)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二、导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4日电。)
  资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报》)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确: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二)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三)学习对比的写法。
    组织学生讨论。
    1.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明确: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五、探究活动
  提问: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从斯文&#8226;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六、拓展学习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七、小结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
  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对比;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如“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一句所描写的罗布泊的惨状,实在让人痛心疾首;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这些在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3.旅鼠之谜
位梦华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i4)美  挑衅(xin4)迷惘(wang3)笃(du3)信
    啮(nie4)齿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窜(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导人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4.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教学目的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狩(shou4)猎凋(diao1)零  滑翔(×iang2)  顾忌(ji4)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二、导人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互相交流。
  四、学习课文
  (一)提问:
  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6.常六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二)提问:
  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与交流。
  明确:
  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
    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2.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3.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4.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5.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五、品味语言
    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明确:
    第一句写出了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她是春天的使者。
    第二句表达了人们对大雁的喜爱与期盼。
    第三句写出了大雁在每年一度的迁徙中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评说。)
    六、拓展训练
    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例如: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七、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呜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8226;
  作者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正因为这种对动物怀有的真挚感情,所以他才能观察得这么细致,也才能描写得这么美妙,学习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5.喂——出来
星新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2.锻炼想像能力。
  3.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哂(shen3)笑    牟(mou2)取    众目睽(kui2)睽
  棘(ji2)手    铆(mao3钉  贪婪(lan2) 履行(lǚ)
  2.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二、导人
    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庙底下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于是,各
色人物围着它纷纷表演,它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这篇科幻小说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说说文章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互相交流看法。
  四、学习课文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故事真否?
  (否。不会有此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
  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环境保护问题。)
  3.洞是真的无底吗?’  (表面上是无底的,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是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4.为什么题目用“喂——出来!”
  (既可以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5.洞是比喻什么?
  (人类生存的土地。)
  6.文章中写了几种人?各有什么表现?和生活中的这些人是不是相像?
  (为己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
  7.这几种人你最赞同的是哪个?最想否定的是哪个?
  (不统一答案。)
  8.作者要说的道理是什么?
  (作类比自下而上的世界是有限的,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
  五、探究活动
  1.讨论文章主题。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2.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学习展开想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续写结尾。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显然小说采用了夸张和想像的形式,但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凭着侥幸心理,依赖着这样那样的“无底洞”?
    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寻找故事的影子,让他们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另外,本文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很有特点,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6.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i2)西  譬(pi4)喻  糯(nuo4)米  蹲(dun1)踞
    忌讳(hui4)  酬(chou2)和 铁箍(gu1)    熹(xi1)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人    ’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1日课
    听写词语,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口头造句。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二)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三)讨论第四段内容
    1.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2)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四)讨论第五段。
    1.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2.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三、讨论问题
  (一)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
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四、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五、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训练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7.端午的鸭蛋
汪曾棋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    苋菜(xian4)    籍贯(ji2)    硝药(xiao1)
腌腊(yan1)    络子(lao4)    大襟(jin1)    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人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
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学生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师生可以一同谈谈自己对某一语句的感受、体会。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训练
  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
  可以先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五、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8.吆喝
萧  乾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    铁铉(xuan4)    囿于(you4)
    隔阂(he2)    饽饽(bo1)    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    吹嘘(xu1)    吆喝(yao1&#8226;he)
    小钹(bo1)    荸荠(bi2 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提问:
    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招徕、隔阂、吆喝、吹嘘、随机应变、油嘴滑舌。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诱人。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文章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    .
  提问: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
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四、探究活动
  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五、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9.春  酒
琦  君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 qi3)  门槛(kan3)    过瘾(yin3)凑(cou4)齐
  酬(chou2)谢  煨炖(wei1 dun4)两颊(jja2)  家醅(pei1)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t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
家乡浓浓的感情。
    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②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③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④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⑤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⑥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五、拓展训练
  (一)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
    这两句写的是羁旅之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苏轼对相隔一方弟弟的思念,也给了天下人最诚挚的祝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萧乾<枣核>
    (三)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六、小结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20.俗世奇人
冯骥才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蔫(nian1)    擅长(shan4)  绰号(chuo4)
    刷浆(jiang)    难堪(kan1)    一瞅(chou3)
    发怔(zheng4)    褒贬(bao1)    怵(chu4)抠(kou1)
    戳(chuo1)    瓢(piao2)
    2.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发怔:发呆。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二、导人
    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又何尝不值得大书特书。读了两篇短文,相信你会受到启迪。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刷子李和泥人张有什么共同点?    -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刷子李和泥人张都是俗世奇人,他们都拿手擅长的行当,可以说是有大本领大智慧。
  四、学习课文
  (一)诵读。
  学生自由朗读,并做适当圈画、批点,或复述故事。
  (二)表演。
  两篇短文情节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学生演出后,评选出最佳剧本和最佳演员。
    提示:
    课本剧中要突出主要人物,安排好地点,设计好舞台提示,处理好台词。
    (三)品词语。
    文中有一些传神的字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韵味。
    提问:
    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1句,句式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有绝活人的称道、佩服。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人们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强调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绝活。第3句,作者并没有太夸张,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第4句,“找乐子”写出海张五的嚣张气焰。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恰当了。
    (四)分析人物。
    文章刻画了刷子李和泥人张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
    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五、拓展训练
  1.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学们听听。
  学生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互相交流。
  2.教师介绍冯骥才《俗世奇人》一书,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中的其他篇目,如《苏七块》《冯五爷》《蓝眼》《蔡二少爷》>等等。
    六、小结
    本文以两位手艺人(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
    (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教师领读后讲解。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
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老师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归纳: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六、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资料链接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8226;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8226;经籍志》、《新唐书&#8226;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8226;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22.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宜讲得过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
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幻灯片显示。)
  给下列字注音:
  嗜(shi4)  辄(zhe2)  吝(lin4)  褐(he4)
  箪(dan1)  汲(ji2)    俦(chou2)觞(shang1)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三、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要点提示: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四、总结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五、齐读课文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资料链接一、关于作者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8226;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8226;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曾写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8226;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娄。
  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持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23.马  说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    怠(dai4)    叩问(kou4)    绮秀(qi3)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资料链接一、关于“序”   
    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叫“赠序”(和“书序”不同)。本文就是明代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我们学过的《(指南录)后序》是一篇书序,书序是写在书的前面或后面,意在交待成书的过程、背景等。二、明初散文    ’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经历了社会动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因此创作比较贴近现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

25.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二、研读作品
    (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4)  绮户(qi3)  婵娟(chan2)
    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
    提问:
    ①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②怀念谁?
    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4.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5.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二、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26.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准备
    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设计思路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虽是游记,却不能当作一般游记来读。试想,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当如何?恐怕是苦中作乐者多。本文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景色写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异步和反差。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因美景而生感伤,于高潮处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便无法解读“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复杂内涵。当然,这不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却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彩屏显示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彩屏显示。)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彩屏显示。)
    l(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篁竹(huang2)清冽(lie4)为坻(di3)
    B.为屿(yu3)为堪(kan1)怡然(yi2)
    C亻叔              尔(chu2)翕忽(灯)差互(cha1)
    D.寂寥(1iao2)  悄怆(chuang4)  幽邃(sui2)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做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3.齐读课文。      
四、引导讨论,完成目标
    (彩屏显示以下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彩屏显示。)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翻译第二自然段。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
    (彩屏显示。)
    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    、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彩屏显示。)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5.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彩屏显示录像:潭水、游鱼画面。)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亻台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彩屏显示。)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  亻台然不动  亻叔尔远逝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
    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8.讨论以下问题: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彩屏显示。)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9.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0.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11.讨论以下问题: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1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彩屏显示。)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13.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
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附总板书:   
    小石潭记
    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潭水:清澄,侧面描写
    游鱼:动静结合
    |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
    记录同游者……资料链接
    1.柳宗元,字子厚(773_819),原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已沦为奴婢的人,仍可出钱赎回。家甚贫者,柳宗元自己出钱助赎;重视农业生产,曾亲自组织农民开荒种地,植竹栽树。   
    柳宗元著述之盛,名动于时。他写的《天说》《地对》《非国语》以及被贬后续成的《贞符》等,都是哲学论著,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给当时的神教学说以猛烈抨击,且创立了“生人之意”为历史前进的动力,否定“天”和“圣人”创造历史的观点。     2.柳宗元在文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并称“韩柳”,被后世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他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文字精粹,笔锋犀利。他的六七百篇诗文,被刘禹锡汇编成《柳河东集》,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27.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准备
    1.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幻灯片。
设计思路
    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楼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
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二、电脑示图解题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旬。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幻灯显示。)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
l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l    其必日……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3)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四、难句探究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越”作“逾”讲,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8226;释估》也说“越;渡也”。二、“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越,犹‘及’也,《书&#8226;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举了《尚书》两个例子,《尚书》“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看起来两种说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但是根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中的“去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滕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说法为妥。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析:“得无……乎?”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一、用反问语气强调肯定谓语所表达的意思;二、相当于“大概”,也是肯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测,相当于“该不会……吧”。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异,不同。无,没有。得,能够。乎,吗,在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能够没有不同吗?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力的发问,即“能同乎?”下文“淫雨霏霏……感极而悲”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是又一种心情,具体地说明了“不能同也”。又:“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等于“平时饮食能够不衰退吗?”“妾得无随坐乎?”(《史记&#8226;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于:“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无…‘能勿”。袁仁林《虚字说》:“俱反问辞,见其不能也。”再看以下推断:异(不同)、无异(同)、得无异乎(得同乎)、不相同也。“不相同也”是朴素的直陈,“得无异乎?”是委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分析:课文没有给“至若”作注。《历代散文选》的注释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风和日丽的春天。若,像。”按:这里把“至”跟“若”分拆为两个词,而且把“若”解释为“像”,恐属未当。“至若”是单纯的连词,词根是“至”,“若”则是一个词缀,没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有“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日拔。至圣人不然……”(《韩非子&#8226;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虽为侠,而逢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跄居民间者耳。”(《史记&#8226;游侠列传》)“元,凯既登,巢,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珍瘁。”(《晋书&#8226;贺循传》)“如”和“于”跟“若”一样,也只能是词缀。(请参阅《现代汉语虚词的构成方式》,见《语文知识》1957年第6期)论述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的时候’,把话题转到跟论述有关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带假设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说的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这里讲到另一种境界,就用“至若”来连接。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分析:(I)这是一个对偶句。“锦鳞”特指美丽的鱼。
    (2)“翔”跟“集”是一对反义词,“游”跟“泳”也有反义因素。“游”在《说文》中的解释:“浮行水上也。”“泳”在《说文》中的解释:“潜行水中也。”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分析:(1)“而或”其实是两个词,“而”表顺接;“或”作“有时”讲。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缀脯……”(自居易《与元九书》)
    (2)“一空”“千里”都是数量词组作谓语,“长烟”“皓月”都是偏正词组作主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也是对偶句,各又隐含着一个比喻,就是“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璧”,“跃”,不只是“闪动”,更有跃出水面的意思。二阵风吹来,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荡着的黄金。上句写水上之景,下旬写水下之景。或说“浮光跃金”,从意思、从工整的对偶上看,应当接“沉影静璧”,“静影沉璧”实在是错综形式。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谧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如果是“沉影静璧”,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6.居庙堂之高l则忧其民。
    分析:(1)假设复句。主语“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2)“庙堂”,一般的解释是,“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有人认为“唐宋时期的‘庙堂’决非‘朝廷’的意思”,“是指宰相副宰相议事的地方,因此用来作宰相、副相的代称,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
我看“居庙堂之高”可以说成“处在宰相或副相这样的高位”;但也不一定,“古仁人”的官职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说是“居庙堂之高”。又如“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汉书&#8226;梅福传》)这“庙堂”是指高官乃至皇帝,不一定只是“宰相”或“副相”。至于“居庙堂之高”,完全可以解成“处在朝廷的高位”,包括做皇帝在内。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分析:“先”“后”都是形容词。拙著《文言难句例解》卷一的第134页说“先”“后”的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又如:“先吴寿梦之鼎。”(《左传&#8226;襄公十九年》)“先”的后面也省略了“于”,这句意思是“在吴王寿梦所铸用的鼎前面”。现在说,“先”“后”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就是“在天下之忧先”“在天下之乐后”。又如“窈窕艳城郭”(《孑L雀东南飞》),“艳”也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而”,可以译成“就”,后一个“而”用来表示迟,可以译成“才”。两个分句都是连动式,前一个谓语是方式,后一个谓语是行动,方式跟行动之间用“而”字来连接,是用“而”字来划分界限。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后己忧”,陷于随意增字解句,这并不足取。    ’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快乐。”
    &微斯人,I吾谁与归?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分析》(张拱贵、黄岳洲著)说“谁与归”就是“与谁归”,把“与”看成介词,这是根据一般的解释。这里“与”跟“归”都是动词,作“结交”或“称许”讲,《广雅&#8226;释估》:“与,许也。”《论语&#8226;微子》:“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跟“归”两个及物动词同时管一个前置的宾语“谁”。这样,“吾谁与归”就得译成“我称许谁,归宿到谁(的寓居)的地方去呢?”“与”的相同用法又例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8226;齐策》)但是,语言是发展的,词性也在发展,“与”产生介词的用法是在西汉,《史记&#8226;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第二个“与”是介词,《岳阳楼记》是宋人作品,把“与”解成介词应该是可取的。又,《文选》张华《杂诗》之二:“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与”也是动词,作“给与”讲。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
    (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教师领读后讲解。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
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老师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归纳: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六、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资料链接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8226;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8226;经籍志》、《新唐书&#8226;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8226;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22.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宜讲得过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
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幻灯片显示。)
  给下列字注音:
  嗜(shi4)  辄(zhe2)  吝(lin4)  褐(he4)
  箪(dan1)  汲(ji2)    俦(chou2)觞(shang1)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三、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要点提示: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四、总结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五、齐读课文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资料链接一、关于作者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8226;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8226;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曾写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8226;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娄。
  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持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23.马  说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    怠(dai4)    叩问(kou4)    绮秀(qi3)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资料链接一、关于“序”   
    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叫“赠序”(和“书序”不同)。本文就是明代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我们学过的《(指南录)后序》是一篇书序,书序是写在书的前面或后面,意在交待成书的过程、背景等。二、明初散文    ’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经历了社会动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因此创作比较贴近现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

25.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二、研读作品
    (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4)  绮户(qi3)  婵娟(chan2)
    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
    提问:
    ①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②怀念谁?
    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4.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5.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二、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26.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准备
    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设计思路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虽是游记,却不能当作一般游记来读。试想,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当如何?恐怕是苦中作乐者多。本文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景色写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异步和反差。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因美景而生感伤,于高潮处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便无法解读“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复杂内涵。当然,这不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却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彩屏显示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彩屏显示。)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彩屏显示。)
    l(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篁竹(huang2)清冽(lie4)为坻(di3)
    B.为屿(yu3)为堪(kan1)怡然(yi2)
    C亻叔              尔(chu2)翕忽(灯)差互(cha1)
    D.寂寥(1iao2)  悄怆(chuang4)  幽邃(sui2)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做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3.齐读课文。      
四、引导讨论,完成目标
    (彩屏显示以下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彩屏显示。)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翻译第二自然段。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
    (彩屏显示。)
    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    、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彩屏显示。)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5.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彩屏显示录像:潭水、游鱼画面。)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亻台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彩屏显示。)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  亻台然不动  亻叔尔远逝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
    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8.讨论以下问题: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彩屏显示。)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9.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0.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11.讨论以下问题: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1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彩屏显示。)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13.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
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附总板书:   
    小石潭记
    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潭水:清澄,侧面描写
    游鱼:动静结合
    |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
    记录同游者……资料链接
    1.柳宗元,字子厚(773_819),原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已沦为奴婢的人,仍可出钱赎回。家甚贫者,柳宗元自己出钱助赎;重视农业生产,曾亲自组织农民开荒种地,植竹栽树。   
    柳宗元著述之盛,名动于时。他写的《天说》《地对》《非国语》以及被贬后续成的《贞符》等,都是哲学论著,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给当时的神教学说以猛烈抨击,且创立了“生人之意”为历史前进的动力,否定“天”和“圣人”创造历史的观点。     2.柳宗元在文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并称“韩柳”,被后世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他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文字精粹,笔锋犀利。他的六七百篇诗文,被刘禹锡汇编成《柳河东集》,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27.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准备
    1.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幻灯片。
设计思路
    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楼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
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二、电脑示图解题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旬。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幻灯显示。)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
l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l    其必日……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3)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四、难句探究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越”作“逾”讲,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8226;释估》也说“越;渡也”。二、“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越,犹‘及’也,《书&#8226;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举了《尚书》两个例子,《尚书》“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看起来两种说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但是根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中的“去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滕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说法为妥。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析:“得无……乎?”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一、用反问语气强调肯定谓语所表达的意思;二、相当于“大概”,也是肯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测,相当于“该不会……吧”。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异,不同。无,没有。得,能够。乎,吗,在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能够没有不同吗?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力的发问,即“能同乎?”下文“淫雨霏霏……感极而悲”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是又一种心情,具体地说明了“不能同也”。又:“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等于“平时饮食能够不衰退吗?”“妾得无随坐乎?”(《史记&#8226;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于:“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无…‘能勿”。袁仁林《虚字说》:“俱反问辞,见其不能也。”再看以下推断:异(不同)、无异(同)、得无异乎(得同乎)、不相同也。“不相同也”是朴素的直陈,“得无异乎?”是委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分析:课文没有给“至若”作注。《历代散文选》的注释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风和日丽的春天。若,像。”按:这里把“至”跟“若”分拆为两个词,而且把“若”解释为“像”,恐属未当。“至若”是单纯的连词,词根是“至”,“若”则是一个词缀,没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有“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日拔。至圣人不然……”(《韩非子&#8226;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虽为侠,而逢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跄居民间者耳。”(《史记&#8226;游侠列传》)“元,凯既登,巢,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珍瘁。”(《晋书&#8226;贺循传》)“如”和“于”跟“若”一样,也只能是词缀。(请参阅《现代汉语虚词的构成方式》,见《语文知识》1957年第6期)论述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的时候’,把话题转到跟论述有关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带假设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说的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这里讲到另一种境界,就用“至若”来连接。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分析:(I)这是一个对偶句。“锦鳞”特指美丽的鱼。
    (2)“翔”跟“集”是一对反义词,“游”跟“泳”也有反义因素。“游”在《说文》中的解释:“浮行水上也。”“泳”在《说文》中的解释:“潜行水中也。”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分析:(1)“而或”其实是两个词,“而”表顺接;“或”作“有时”讲。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缀脯……”(自居易《与元九书》)
    (2)“一空”“千里”都是数量词组作谓语,“长烟”“皓月”都是偏正词组作主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也是对偶句,各又隐含着一个比喻,就是“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璧”,“跃”,不只是“闪动”,更有跃出水面的意思。二阵风吹来,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荡着的黄金。上句写水上之景,下旬写水下之景。或说“浮光跃金”,从意思、从工整的对偶上看,应当接“沉影静璧”,“静影沉璧”实在是错综形式。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谧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如果是“沉影静璧”,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6.居庙堂之高l则忧其民。
    分析:(1)假设复句。主语“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2)“庙堂”,一般的解释是,“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有人认为“唐宋时期的‘庙堂’决非‘朝廷’的意思”,“是指宰相副宰相议事的地方,因此用来作宰相、副相的代称,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
我看“居庙堂之高”可以说成“处在宰相或副相这样的高位”;但也不一定,“古仁人”的官职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说是“居庙堂之高”。又如“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汉书&#8226;梅福传》)这“庙堂”是指高官乃至皇帝,不一定只是“宰相”或“副相”。至于“居庙堂之高”,完全可以解成“处在朝廷的高位”,包括做皇帝在内。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分析:“先”“后”都是形容词。拙著《文言难句例解》卷一的第134页说“先”“后”的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又如:“先吴寿梦之鼎。”(《左传&#8226;襄公十九年》)“先”的后面也省略了“于”,这句意思是“在吴王寿梦所铸用的鼎前面”。现在说,“先”“后”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就是“在天下之忧先”“在天下之乐后”。又如“窈窕艳城郭”(《孑L雀东南飞》),“艳”也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而”,可以译成“就”,后一个“而”用来表示迟,可以译成“才”。两个分句都是连动式,前一个谓语是方式,后一个谓语是行动,方式跟行动之间用“而”字来连接,是用“而”字来划分界限。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后己忧”,陷于随意增字解句,这并不足取。    ’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快乐。”
    &微斯人,I吾谁与归?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分析》(张拱贵、黄岳洲著)说“谁与归”就是“与谁归”,把“与”看成介词,这是根据一般的解释。这里“与”跟“归”都是动词,作“结交”或“称许”讲,《广雅&#8226;释估》:“与,许也。”《论语&#8226;微子》:“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跟“归”两个及物动词同时管一个前置的宾语“谁”。这样,“吾谁与归”就得译成“我称许谁,归宿到谁(的寓居)的地方去呢?”“与”的相同用法又例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8226;齐策》)但是,语言是发展的,词性也在发展,“与”产生介词的用法是在西汉,《史记&#8226;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第二个“与”是介词,《岳阳楼记》是宋人作品,把“与”解成介词应该是可取的。又,《文选》张华《杂诗》之二:“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与”也是动词,作“给与”讲。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第二课时
一、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幻灯显示。)   
    谪(zhe2)    属(同“嘱”zhu3)    淫(yin2)    霏(fei1)
    樯(qiang2)    楫(ji2)    冥(ming2)    谗(chan2)    偕(xie2)
    2.朗诵全文。    二、研习新课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7.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8.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9.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1.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
    14.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三、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题。
    2.选用本课的《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一、思考与讨论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自然段的特点与第3自然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2.第3、4自然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要点: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文章的内在联系也被破坏。
  3.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引导要点: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齐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对称的。其次,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二、总结性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阴风怒号(    )  薄暮冥冥(    )    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  宠辱偕忘(    )  嗟夫(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2.下面译文中有几处译得不正确,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古仁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退处民间又为君主担忧,真是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民间也担忧。然而他们什么时候才乐呢?他们必定会说“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3.第3自然段的写景、抒情与第4自然段的写景、抒情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两段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什么作用?
    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答案提示:
    1.略。
    2.有两处译得不正确:(1)“是进亦忧”把“是”译成“真是”不对。“是”是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真是)……”。(2)“然则”误译为“然而”,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一
    3.略。
    4.两句相对。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
    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岸芷——汀兰资料链接   
    1.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3.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28.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I近乎“要说那一…&#8226;”“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3.词语小结。
  (幻灯展示。)   
  (1)而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2)也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四、再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集体朗读课文
    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二、主旨探究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7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jj-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6.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三、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归纳: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
        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四、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五、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资料链接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9.满井游记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掌握比喻的运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朗读带。
  2.制作知识归类和问题思考的投影。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阅读较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贵在积累,“滴水穿石”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做:
    第一步,通读全文,解决字音字义问题,然后疏通文意。
    第二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由教师作总结、归纳,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时间:自读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
感情。
    (投影。)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廿鹄鬣蘑蹇倩髻鬟浃乍澈面 曝呷
    (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   
    ②髻鬟之始掠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①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然②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③吴广以为然    .    .
   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
    “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_.(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可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_种:(一)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弹子”,如①;(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②;(3)。“正确,对”的意思,如③。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投影。)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第1自然段。 j‘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2.第2自然段。
  廿二日天稍和:和,暖和。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泼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j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脸。掠,梳掠。
  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3.第3自然段。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惟此官也:此官,当时作者任顺行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五、集体朗读,思考讨论  
    (投影。)      
    阅读思考: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
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5.(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六、自读小结   
    1.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2)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人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
    (3)生动的比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2.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3.我国游记的传统写法,在末尾写出作记的原故,同游者姓名,游览的时间。本文选人课本时,末了几句话删掉了:删文大意是作学务这种闲官,没有什么心中牵挂的事,游满井仅仅是开始而已。于此可见袁宏道为人的闲适之致。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2.选用《作业设计》。资料链接一、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空部郎中等职。明代著名文学家。宏道诗主妙悟,提倡“独抒性灵,不拘俗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重视通俗小说和里巷民谣,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内容多写身边琐事和自然景物。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辑为《袁中郎全集》。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二、公安派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8226;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地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
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t“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8226;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l: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五首诗。资料链接
    1.陶渊明:《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祖茂,曾任武昌太守。父逸,曾任安城太守。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兴三年(404)为镇军将军刘裕之参军,旋又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之参军。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诏征著作郎,称疾不就。今存诗辞赋一百二十余篇,多为归隐后作。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8226;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其作品也有明哲保身、及时行乐、人生无常之消极思想流露。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刘勰《文心雕龙》对其未作评价,钟嵘《诗品》仅将其列入中品。萧统为最早重视陶诗者,始编陶诗八卷,并为其作传及序,但《文选》所选陶诗不及谢灵运多。自唐始被重视,为李白杜甫所推崇。至宋,更受文人的普遍重视。清沈德潜评陶为“六朝第一流人物”。
    2.《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3.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三十五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及安禄山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退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人蜀。严武再任四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4.《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课时
一、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幻灯显示。)   
    谪(zhe2)    属(同“嘱”zhu3)    淫(yin2)    霏(fei1)
    樯(qiang2)    楫(ji2)    冥(ming2)    谗(chan2)    偕(xie2)
    2.朗诵全文。    二、研习新课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7.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8.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9.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1.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
    14.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三、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题。
    2.选用本课的《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一、思考与讨论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自然段的特点与第3自然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2.第3、4自然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要点: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文章的内在联系也被破坏。
  3.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引导要点: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齐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对称的。其次,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二、总结性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阴风怒号(    )  薄暮冥冥(    )    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  宠辱偕忘(    )  嗟夫(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2.下面译文中有几处译得不正确,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古仁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退处民间又为君主担忧,真是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民间也担忧。然而他们什么时候才乐呢?他们必定会说“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3.第3自然段的写景、抒情与第4自然段的写景、抒情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两段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什么作用?
    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答案提示:
    1.略。
    2.有两处译得不正确:(1)“是进亦忧”把“是”译成“真是”不对。“是”是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真是)……”。(2)“然则”误译为“然而”,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一
    3.略。
    4.两句相对。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
    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岸芷——汀兰资料链接   
    1.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3.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28.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I近乎“要说那一…&#8226;”“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3.词语小结。
  (幻灯展示。)   
  (1)而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2)也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四、再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集体朗读课文
    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二、主旨探究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7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jj-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6.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三、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归纳: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
        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四、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五、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资料链接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9.满井游记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掌握比喻的运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朗读带。
  2.制作知识归类和问题思考的投影。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阅读较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贵在积累,“滴水穿石”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做:
    第一步,通读全文,解决字音字义问题,然后疏通文意。
    第二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由教师作总结、归纳,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时间:自读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
感情。
    (投影。)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廿鹄鬣蘑蹇倩髻鬟浃乍澈面 曝呷
    (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   
    ②髻鬟之始掠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①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然②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③吴广以为然    .    .
   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
    “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_.(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可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_种:(一)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弹子”,如①;(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②;(3)。“正确,对”的意思,如③。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投影。)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第1自然段。 j‘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2.第2自然段。
  廿二日天稍和:和,暖和。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泼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j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脸。掠,梳掠。
  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3.第3自然段。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惟此官也:此官,当时作者任顺行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五、集体朗读,思考讨论  
    (投影。)      
    阅读思考: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
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5.(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六、自读小结   
    1.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2)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人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
    (3)生动的比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2.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3.我国游记的传统写法,在末尾写出作记的原故,同游者姓名,游览的时间。本文选人课本时,末了几句话删掉了:删文大意是作学务这种闲官,没有什么心中牵挂的事,游满井仅仅是开始而已。于此可见袁宏道为人的闲适之致。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2.选用《作业设计》。资料链接一、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空部郎中等职。明代著名文学家。宏道诗主妙悟,提倡“独抒性灵,不拘俗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重视通俗小说和里巷民谣,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内容多写身边琐事和自然景物。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辑为《袁中郎全集》。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二、公安派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8226;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地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
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t“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8226;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l: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五首诗。资料链接
    1.陶渊明:《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祖茂,曾任武昌太守。父逸,曾任安城太守。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兴三年(404)为镇军将军刘裕之参军,旋又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之参军。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诏征著作郎,称疾不就。今存诗辞赋一百二十余篇,多为归隐后作。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8226;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其作品也有明哲保身、及时行乐、人生无常之消极思想流露。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刘勰《文心雕龙》对其未作评价,钟嵘《诗品》仅将其列入中品。萧统为最早重视陶诗者,始编陶诗八卷,并为其作传及序,但《文选》所选陶诗不及谢灵运多。自唐始被重视,为李白杜甫所推崇。至宋,更受文人的普遍重视。清沈德潜评陶为“六朝第一流人物”。
    2.《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3.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三十五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及安禄山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退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人蜀。严武再任四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4.《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9:22 , Processed in 1.12523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