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楼主: 高放

[语文] 2011年最新版优秀小学语文说课稿大全(100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5.《猫》
说教材
  《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优美,浅显易懂。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绝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课文在描述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时,处处流露对猫的喜爱之情,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间接体现。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这是课文在表达上的两个特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
  发展点
  创新点
  结合点
  学情分析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屏息凝视、抓痒、稿纸、丰富多腔、摔跟头、跌倒、胆子、开辟、遭殃、责打”等词语。其中重点是“任凭、丰富多腔、开辟、屏息凝视”。最难的是“屏息凝视”的理解。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猫的古怪性格,小时侯的可爱,体会作者对花猫的喜爱之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能力目标
  在“猜”中继续练习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猜中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
  学习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猜——猜中有比较
  ——猜中结合上下文读书

  发展与创新是我们的课题,也是新课标的核心所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题。借助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我在平时大胆地尝试。
  我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方法就是一个字,就是一个“猜”字。“猜”既是本节课的教法,也是学生的学法。猜没有问答那样严肃,要求一板一眼,必须正确。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似乎都要求答出正确的答案,心理压力较大,学生思维受到一种目的的限制,放不开,个性得不到张扬,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创新性得不到良好训练,与我们创新的主题不相符。
  猜常用于各种游戏之中,识字教学中也常用。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应用,有很多好处。猜的形式较多,师说生猜,生说师猜,生说生猜(小组进行,全班进行)。
  猜的内容包罗万象,猜字词的理解,猜句段的理解归纳,猜思想感情的把握,猜体会到的写作方法,猜未弄懂的问题``````无论那种形式,无论那种内容,学生都是在一种比较开放的,比较轻松的交流环境中进行阅读、思考。
  猜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为一体,就是猜的学生,在猜的时候,也不象“答”那样被动,而是主动去猜。游戏的经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是成绩平平的的学生也敢来猜。没有压力,“猜”不是“答”,猜自然可以不正确,不怕犯错误。
  猜可以发现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思路开阔,这正好给教师分析学生学情提供了实据,便于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猜中,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语言的理解水平,找到恰当的引入可能知识世界的方法。
  猜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们争对同学的猜题,老师的猜题,可以大胆的发表意见,特别是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还能面对大作家的作品发表不同见解,理由还很充分,这才是创新的培育氛围。
  当学生的意见与书上有较大出入时,这正是老师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语感训练的好机会。
  学生对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对自己猜的词与书上的词进行比较
  猜可以将许多学法用于其中。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因为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为了不冲淡学生在语言中的丰富想象。所以,我用这样的课件对课堂加以形象,补充。

  教学环节
  猜前初读引学法
  自学初读生疑问——
  因为这是第八册的课文,学生手中没有书,借此机会,我将课后填空练习流在课文之中。学生自读不完整的课文,发现空白,产生疑问。
  依据疑问引出猜——
  师问:读了竟今天这篇课文,大家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学生自然会回答出课文的不完整。然后我就说:“今天,我们就来猜猜空白处原文是什么样。”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发产生疑问,为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课文充满个性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创新训练和思维创新训练的开始。
  猜前引出读书法——
  大家说说要猜着,你想到采用什么办法?(结合上下文读书思考)
  猜是一种读书方法,也在这营造出一种气氛。要学生自主猜出原文,得靠他们已有的读书经验,让学生说出读书方法,互相提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读书思考。
  猜中交流解文意
  猜中品读练填空——
  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读书,猜测文中空白处是什么。猜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师让学生猜,学生让学生猜,学生让老师猜,小组内互猜,全班一起猜。边猜边评,评中思考,一边思考一边读书,答案就在这互动的过程中接近。本课语言浅显易懂,猜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多读书思考,在读书思考中,在探究中,在比较中,始终让学生飞翔在语言情景中,发展语感水平。学生不正确的答案是教师引导学生的大好机会。老师根据学生的猜测,分析学情,选择引导方法,巧妙地将学生从已知知识世界引入未知知识世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猜中引思勇创新——创新是我们的主题,包括语言的创新,思维的创新。猜在阅读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示范。学生在猜答案中,如在游戏中,比起回答问题来,兴趣浓厚,没有心理压力,思路更加开阔。学生不能一猜就中,正是学生独立创作的时侯,表达不受原文的限制,有的答案虽与原文不一致,用在那儿也很恰当,并充满个性,学生语言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不断的读书思考,敢于对原文猜想,在创新思维上是一种训练,创新精神上也是一种激发。
  猜中引评学交流——合作是未来人成功的基本素质,也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本课互猜互评中,学生既进入到语言环境中交流,还进入到心灵中交流,因为互猜的是心里所想。
  猜题目归纳全文——在一边猜一边填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几对词的矛盾,从而体会猫的性格古怪,从猫的性格古怪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再让学生猜课题,在不同的课题中再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理解。
  猜中激趣爱语文——无论是猜文中空白,还是猜课题,课堂中,学生似乎在游戏的心理中。在猜测中,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连大作家的作品也敢猜测,有的地方做了修改一样正确,成功之感自然而强烈,学习兴趣自然浓厚,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中渐渐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其中,教师要对学生成功之处多加肯定。
  以上是完成这节课的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训练环节。课文的难点,“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读书猜想,难点就变得很容易解决了。
  猜后
  后猜延伸用写法——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几种小动物,示范说一种的性格特征,举一个真实具体例子,让学生来猜是什么动物。然后叫学生来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特征,其他同学来猜是什么动物。也可以背诵儿歌、古诗,让同学猜写的是什么动物。
  板书设计
  将原文中用来猜的词语用课件展示出,每个词卡用一种相符的性格猫送出。板书的内容就是学生猜测的词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17.《长城》
一、关于教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可先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指导看图和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大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体现教材“渗透思想教育”的特点。其次,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这是根据长城气势雄伟的远景和高大坚固的近景来确定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的赞叹,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学习情况分析。(略)

  三、教学程序
  1.课前。分两头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认知和知识储备,并提出疑难问题,以备课中质疑;教师寻找有关长城的历史资料,准备电教教具、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并准备课中解疑。“教”与“学”的课前准备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2.课中。本课计划两课时,贯穿一条教学主线:观察、联想、赞美。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对象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对象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这一脉络清晰的教学思路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人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规律。

  四、教法选择
  可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创设情景。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第二次,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和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五、学法指导
  本课侧重指导“预习”和“观察自悟”的方法。课前预习发现疑难,造成学生急待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课中求教于教师或同学,呈现主动学习的态势;重点明确而有序的画面,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预习指导上,我们要求学生先看导读和预习,总揽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寻找疑点,记入预习本子并由小组长检查落实。课前做到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观察自悟”指导上,我们借助长城远景、近景的投影,引导观察,悟出方法。如,远景投影,先显示主体镜头长城(观察重点),再慢慢扩展周围崇山峻岭的镜头,让学生揣摩、体会,并说说观察事物先要抓住什么(重点)近景投影,按照课文各个部位叙述的先后顺序,逐个投出“长城脚下”“八达岭上”“城墙顶上的方砖”“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等分镜头。领会描写过程应有先后(顺序)的理由。通过观察、诱导,学生便悟出了方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19《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习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展示课件,着重理解“绝无仅有”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课后继续上网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继续进行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习惯。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录象音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秦兵马俑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将军俑、武士俑等图片、录像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兵马俑的特征。
3、提供一些兵马俑网站,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习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展示课件,着重理解“绝无仅有”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课后继续上网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继续进行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习惯。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录象音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秦兵马俑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将军俑、武士俑等图片、录像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兵马俑的特征。
3、提供一些兵马俑网站,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20《古诗二首》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下面我就从入诗境、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续诗韵、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 入诗境
新课开始,教师可配上古曲《阳关三叠》,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
渲染气氛,营造出诗歌的意境,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 读诗文
诗歌短小精练,可以让学生自由多读上几遍。
三、 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
后的几个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 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
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1、 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学生自读
古诗后进行交流。可以从以下依据得到证实:
(1)、元二,这个名字叫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2)、从“故人”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知己。
(3)、“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酒,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4)、“尽”说明两人喝酒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2、 从渭城的景色感受离别之情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
烈。教师可以请学生再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如果没有学生提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3、 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
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 续诗韵
这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包含了诗人多少的临别赠言啊!其实王维想对元二说的话
真是太多太多了,然而在这个分离在即的时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在此,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请学生把王维想对元二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交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我想,有了上一个悟诗情环节的铺垫,这个练笔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了吧!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再一次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
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古诗二首》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下面我就从入诗境、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续诗韵、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 入诗境
新课开始,教师可配上古曲《阳关三叠》,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
渲染气氛,营造出诗歌的意境,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 读诗文
诗歌短小精练,可以让学生自由多读上几遍。
三、 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
后的几个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 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
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1、 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学生自读
古诗后进行交流。可以从以下依据得到证实:
(1)、元二,这个名字叫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2)、从“故人”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知己。
(3)、“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酒,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4)、“尽”说明两人喝酒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2、 从渭城的景色感受离别之情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
烈。教师可以请学生再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如果没有学生提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3、 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
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 续诗韵
这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包含了诗人多少的临别赠言啊!其实王维想对元二说的话
真是太多太多了,然而在这个分离在即的时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在此,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请学生把王维想对元二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交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我想,有了上一个悟诗情环节的铺垫,这个练笔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了吧!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再一次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
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21.搭石
教学理念: _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我这里选的是第二课时.这课时要学的是第2—5自然段.   
三,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基本流程:   
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老师一边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一边介绍美景,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板书课题:21,搭石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我们这篇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段讲)什么是搭石;(第二段述) *摆搭石;(第三,四段写) *走搭石;(最后一段议) *以石喻人.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帮助学生了解大意,整体把握.  
(三)指导品读,示范学习.  
1,浏览课文,划出"文中那些让我们感到美"的地方.(指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品析美)   
2,示范品读第三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抓住关键的词句,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充分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美,感受美.然后指导读句,读出感情.   
(四)小结方法,自主品析.   
1,师生共同小结第三段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其他段落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并以"我是学习小能手"为竞争,激励契机,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面三个问题作为学习的金钥匙,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呢   
*我能抓住哪些关键词句体会美呢   
*我怎样才能有感情的朗读呢
2,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3,汇报学习成果.   
(1)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   
(2)这第四段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理解"理所当然的事".  
*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 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读.   
(3)第五段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指导朗读,让生倾听与评价,充分理解与感悟.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师小结: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献,互相礼让,尊老爱老的孩子.  
(五)课外拓展,即兴练笔.  
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儿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这时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否也曾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呢 谈一谈吧!指导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练笔作业回家完成.   
五,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板书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合.将"搭石,一道风景;走石,如画美景"这两句话分别做河岸.再将"默默无闻,互相礼让,尊老爱老"三个词板书在河中的搭石上,再现搭石的美,同时更凸现出人性的美.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21.搭石
教学理念: _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我这里选的是第二课时.这课时要学的是第2—5自然段.   
三,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基本流程:   
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老师一边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一边介绍美景,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板书课题:21,搭石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我们这篇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段讲)什么是搭石;(第二段述) *摆搭石;(第三,四段写) *走搭石;(最后一段议) *以石喻人.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帮助学生了解大意,整体把握.  
(三)指导品读,示范学习.  
1,浏览课文,划出"文中那些让我们感到美"的地方.(指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品析美)   
2,示范品读第三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抓住关键的词句,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充分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美,感受美.然后指导读句,读出感情.   
(四)小结方法,自主品析.   
1,师生共同小结第三段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其他段落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并以"我是学习小能手"为竞争,激励契机,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面三个问题作为学习的金钥匙,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呢   
*我能抓住哪些关键词句体会美呢   
*我怎样才能有感情的朗读呢
2,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3,汇报学习成果.   
(1)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   
(2)这第四段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理解"理所当然的事".  
*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 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读.   
(3)第五段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指导朗读,让生倾听与评价,充分理解与感悟.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师小结: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献,互相礼让,尊老爱老的孩子.  
(五)课外拓展,即兴练笔.  
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儿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这时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否也曾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呢 谈一谈吧!指导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练笔作业回家完成.   
五,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板书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合.将"搭石,一道风景;走石,如画美景"这两句话分别做河岸.再将"默默无闻,互相礼让,尊老爱老"三个词板书在河中的搭石上,再现搭石的美,同时更凸现出人性的美.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
一、说教材: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谈何容易、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骨肉同胞、血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三、说设计理念: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教学设计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说教学思路与意图:

  (一)、故事导入,引发爱:
  1、讲故事,谈感受。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孩子正从自己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试验,让这位母亲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力量,避免了惨祸,拯救了孩子。是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们要学习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
  (二)初读课文,体会爱:
  1、自由读课文:
  (1)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后你有何感想?
  2、检查交流:
  (1)认读词语,说你能理解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谈何容易、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骨肉同胞、血肉亲情
  (紧扣文本理解词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感悟课文内容)
  (2)回答问题2
  (三)研读课文,感悟爱:
  1、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性。
  如:“小钱静静地躺在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得连红润起来。”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2、学习3 -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划出是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在空白处写上感受。
  (2)、有感情地练读你划记得语句或段落,说说理由。
  (3)、学生交流体会。
  (随学生的回答,进行相机的指导,指导学生如情入境的反复朗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从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考虑是否延期手术,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等细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礼博士抽取骨髓使得镇定沉着,运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使得部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吉他人之所急得高尚医德。同时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学习第7自然段
  4、说写练习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5、学完课文,谈谈你对课题理解。
  (四)拓展延伸,畅谈爱:
  1、组织讨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班机,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
  2、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让学生在欣赏《爱的奉献》中结束本堂课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延伸。)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3. 《卡罗纳》
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为此,我围绕“爱” 为主线进行了设计,一是情感铺垫,渲染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四是说话拓展,延伸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气氛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铺垫,渲染爱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师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然后通过找读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悲伤,比较几次哭泣,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在初读课文,捕捉爱中。我以“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爱。大家都有些谁呢?引导学生去捕捉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爱。
研读课文,感悟爱。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我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阐悟有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说话拓展,延伸爱。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关爱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还会有谁也在关爱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也学会关爱。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23. 《卡罗纳》
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为此,我围绕“爱” 为主线进行了设计,一是情感铺垫,渲染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四是说话拓展,延伸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气氛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铺垫,渲染爱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师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情意浓浓的教学情景,扣击学生的心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然后通过找读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悲伤,比较几次哭泣,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在初读课文,捕捉爱中。我以“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爱。大家都有些谁呢?引导学生去捕捉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爱。
研读课文,感悟爱。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我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阐悟有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说话拓展,延伸爱。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关爱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还会有谁也在关爱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也学会关爱。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24.《给予是快乐的》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简析
《给予是快乐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记叙文主要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1-5)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得到新车,结果错了。第二段(6-11)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坐车炫耀自己,又错了。第三段(12-13)写保罗与小男孩度过难忘的夜晚,并懂得"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本课语言文字比较朴实,内容比较浅显,揭示的道理比较明显。
(二)教学重点、难点
“获得”与“给予”的矛盾化解、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升华人物品质是教学重点。
(三)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从而走向精神的极高境界,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四)教学目标
鉴于《语文课程标准》,按照三维立体的设计理念以及认知水平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组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2)理解感悟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凭借课文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讨论、探究、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今天,我主要来谈第二课时的教学。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分四个环节:
1、激趣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要求,我打算引导学生来谈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我预设孩子会说的无非是得到老师表扬,受到家长的礼物。这时,我总结大家在获得的时候会感到很快乐,再提出课文中的保罗却有另一种感受,他认为“给予是快乐的”出示课题,研读课题,然后提出,“给予”意味着付出,失去,怎么还会快乐呢,这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
2、初读课文,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一个了解,对学生的饿认知水平摸个底。安排的内容是认读理解生字词。多种形式检查朗读。
3、学习课文。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再读课文。思考三个人物中给你印象最深,最令你感动的是谁?和你的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指名说)这里预设学生会认为小男孩最令人感动,接着再问为什么呢,小男孩什么最令你感动?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二)组织交流
围绕学生觉得令人感动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学,打算采用说理由,读出感受,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个别读,合作读相互穿插,务必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三)激情渲染,感情升华
在这个环节打算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带大家去看看圣诞节的晚上热闹的大街,欢乐的人们,美丽的橱窗。让学生在震撼中理解小弟弟的不幸和那天晚上的幸福,进而体会小男孩关爱弟弟,思想高尚,体会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原因,解决课后问答“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四)积累拓展
俗话说,情动而辞发是完美的阅读过程,学到这儿学生自然有许多话想说,这个环节首先就让学生来谈谈自己学完后的感受,
现今语文的教学不能再向过去只围绕书本来教学,而是应该有开阔的语文教学方式,这里我打算提供学生一些可以积累的东西,如:相关的名人名言,一首小诗,一些故事等等。
四、说作业安排
作业以超市自选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任选2题来完成,这个设计是力求体现不同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1) 视自己的能力熟读,讲故事给朋友听。
(2) 喜欢写作的同学用灵动的笔写生活中"给予是快乐的"故事。
(3) 搜集"给予是快乐的"故事阅读。
    总之,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
学习本文目的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代伟人周恩来少年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并通过阅读当今中国被国外人所欺负的事件,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二、            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情境导入法,以“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的视频”为切入口,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激发起作为一个中国人深藏于心的爱国情感。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从而引入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            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境导入课文——感受周恩来的远大志向的树立过程——结合实际进行事情与思想的拓展
(一)课前准备
有关于周恩来资料的搜集阅读。
识字预习:主要包括读音、字形、字词的意思。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深入到各个环节,拓宽语文学习途径,为此,我在课前补置作业,并与电脑教师进行协调,让学生在信息课时学习搜索周恩来事迹,并做好摘记。
又根据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我把识字任务放到课前让学生自学自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检查生字词语预习
这一部必不可少,监督是形成习惯的关键,在进行该环节的时候,我对学生的识字进行深化: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而字意方法的解释放在随文学习。
(三)情境导入课文
情境的创设是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的关于中国人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欺凌的视频片段,对于现在出在安定社会心灵麻痹的小学生来说最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同时为感受才12岁的周恩来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做好铺垫。
(四)感受周恩来的远大志向的树立过程
一、            由课题进行提问:为什么周恩来会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
二、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解释“中华不振”这个词语的意思,并提问:中华不振在哪里?(1、没事不要到外国租界去玩。2、妇女在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却没出说理。)
三、            感受周恩来在看到这种现状时内心的变化过程。
1、  疑惑: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2、  沉思: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看出周恩来一直在觉思,并适时提问,周恩来在沉思什么?
3、  立志:“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4、  结合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等内容,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
四、            结合实际进行内容与思想的拓展
毕竟周恩来那个时代的事情离我们这一代的学生在时间与思想上都有了些距离,学生并不能真切的感受到振兴中华,匹夫有责的道理。为此我在网上找了一些现今中国人被凌辱的一些事件在课堂上讲述,并让学生谈谈:为什么而读书?从而真正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说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一篇讲读课文。它记叙了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的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地修改习惯。掌握修改习作的习惯。掌握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它是一篇记事的文章。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说真实的话,写真实的事。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习作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地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⑴体会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对作者的教育。
  ⑵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⑶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习作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三、说教法
  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修订小学语文新大纲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重点设计“以练为主”的课型结构。因为文章的内容不难理解,学生通过读就能领会其意思。教学时,以单元的训练重点“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过程,教师设置悬念,启发联想,并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修改作文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
  四.说学法
  1、看书学习的指导:通过朗读课文,学习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为“我”修改习作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分组讨论学习的指导:通过学习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为“我”修改习作的方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讨论、协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具准备:投影片、纸条、例文
  六、说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预习前一天布置)
  我在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前布置学生做以下预备工作:阅读课文找出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我之所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为了培养学生爱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习惯,而且在教学中增强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例文引入。
  1、利用《一张画像》设置悬念,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肖复兴所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内容并理清了线索。今天,老师带来了肖复兴的获奖稿--《一张画像》的部分内容,大家想不想读一读。让学生回答后,集体朗读肖复兴的习作《一张画像》。通过学生读《一张画像》,使学生对内容有所感知,为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
  2、引入新课:让学生读完习作,我便提问:大家读了肖复兴的习作,觉得他的习作,觉得他的习作写得怎样?让学生回答,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的同时,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先出示句子:“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习作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的投影片,让学生读,引导理解“大力气”、“大气候的”、“文学事业的艰巨”这些词的意思,以词串讲,理解句子的意思。为了使学生对句子有更深的认识,加上本人也意识到思想教育不是呆板进行的,应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无论学什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十分投入,下大力气,有恒心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再用类似的方法理解“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教学,目的是落实双基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难度。
  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三、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采用师生共议--对比体会--小组讨论的方法,来修改肖复兴的获奖稿的部分内容。修改训练,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1、师生共议,循序渐进。
  教学修改稿例文时,我通过师生共议从难到易的步骤,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接着贴上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时删去重复、啰嗦等词。让学生把肖复兴的习作和圣陶先为他修改后的习作做一个对比朗读,体会这样改的好处。设计这项师生共同修改稿子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要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不难,只要认真、仔细琢磨就能修改,另外,增强学生修改习作的信心。
  2、实践练习,固新长智。
  教学这个环节时,我运用知识迁移规律,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充分讨论练习,修改肖复兴(未经叶圣陶修改的)习作的第四、五自然段。目的是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尝试到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懂得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新知。
  四、总结。
  本节课的设计是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程度进行安排的。我采用了读讲结合的教法,以及自学法、练习法等,来体现教学设计的四个特点:⒈突出教学的重点、击破难点。⒉注重引导,归纳修改习作方法,让学生能够修改自己或别人的习作。⒊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信心。⒋面向全体,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7. 《乌塔》
一、说教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二、说教法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
  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独自一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怎样去的?
  指名个别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情况。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岁就一个人周有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多么勇敢的孩子!我们来学习课文《乌塔》,看看乌塔靠的是什么周游欧洲的?这样设置悬念,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对这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把想到的和同学讨论交流,还可以写下来。
  (三)、深入学习,领悟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相机归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二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3、各组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如果我是乌塔,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4、辩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设计我认为有三个功能:1、检测的功能;2、情感释放的功能。应该说此刻学生情感已积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种机会释放表达;3、训练语感的功能。
  (四)、课外延伸
  根据自身的生活能力,虚拟一次旅行,具体地写出旅途经历,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7 20:52 , Processed in 0.1709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