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楼主: 高放

[数学] 2012版中学数学说课稿优秀模板汇总(100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四节第一课时反比例函数。
一、说教学内容:
(一)、本课时的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课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第十八章《函数及其图象》第四节《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位居中学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体会反比例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3)、会判别反比例函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在思考、归纳等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说理能力。
(3)、让学生会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3.情感目标
(1)、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学有所用的感性认识。
4、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难点: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关键:如何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才第一次接触函数,对一次函数尽管已经学习了,但对函数这部分内容不是十分熟练。因此,在教这节课时,要注意和一次函数,尤其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类比。引导学生从函数的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方面辨明相应的差别,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在探索的途径和方法上与一次函数相似。
对于所设置的两个问题为学生所熟悉,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或者进入学生生活的圈子里,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使部分学生由不爱学变得爱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数学,生活处处有函数。
三、说学法指导:
课堂,只有宝贵的四十五分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驾驭,身不由已,注意力不能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故意设置两个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主动思考,相互探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想象与探讨的互动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寻求问题的答案――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牢牢掌握和深刻理解,启发学生回忆正比例函数并与之相类比,从内容到形式,学生自主地体会出反比例函数的真正内涵。
在本课时的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抓住中学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能立即反馈给学生,矫正学生的学法和知识错误。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地“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来自于实践,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哲学思想。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由于学生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等概念时间已较长,所以在创设情境时对这些知识加以复习,以换取学生以有知识的记忆。回忆师生共同回忆前一阶段所学知识,同时启开新的课题——反比例函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旧知的回顾,为了新知的探索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热情
用两个最贴近学生生活实例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1、
小华的爸爸早晨骑自行车带小华到15千米的镇外去赶集,回来时让小华乘公共汽车,用的时间少了。假设两人经过的路程一样,而且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在行驶过程中都不变,爸爸要小华找出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和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问:
(1)、在这个故事中,有几种交通工具?(生答:两种)
(2)、两种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速度一样吗?来去的路程一样吗?时间呢?(生答:不一样、一样、不一样)
师生共同探究,时间的变化是由速度的变化所引起,设小华乘坐交通工具的速度是v千米/时,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是t小时。因为在匀速运动中,时间=路程÷速度, 则有 t=15/v
你从这个关系式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分析变量t与v之间的关系:
① 路程一定时,时间t就是速度v的反比例函数。即速度增大了,时间变小;速度减小了,时间增大。
② 自变量v的取值是v﹥0
问题2、
学校校外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设它的一边长为x(米),求另一边的长y(米)与x的函数关系式。
仿上一问题让学生分析变量关系,然后教师总结:依矩形面积可得
xy=24 即y=24/x
你从这个关系式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指出,问题2中的的关系与问题1中的一样,即:
① 当矩形的面积一定时,矩形的一边增大了,则另一边减小;若一边减小了,则另一边增大。
② 自变量x﹥0。
设计意图:列举生活中的两个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主要是帮助学生理清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掌握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三)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为了突出重点,我通过问题“在上面我们所得到的关系式有没有共同点”和“这一共同点能不能用一个统一的表达式表示”引导学生猜想,然后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由实例,即y=15/x和y=24/x 两个式子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上述两个函数都具y=k/x的形式,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不为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强调k≠0)
教师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加以说明:
1、正比例函数为y=kx(k是常数,且k≠0);反比例函数可化为xy=k,k是常数,且k≠0。
(提醒学生:要注意常数的位置,并可利用它来判别函数的种类。)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又可以写成:y=k/x=kx –1(k是常数,k≠0)
3、要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要求出k即可。
(四)讨论研究——深化概念
在这里我给出两道习题让学生练习
1、下列函数关系中,X均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的K的值是多少?
y=0.4/x y=x/2 xy=2 y=5x –1
学生自由组合思考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教师分析思路:确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就是看它们的解析式经过整理后是否符合y=k/x(k是常数,k≠0)
2、当m为何值时,函数y=4/x 2m--2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本题交给学生,教师矫正)
教师给出正确的解法: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2m-2=1,即m=3/2。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4/x。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上面两道题的观察、讨论、交流后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五)随堂练习
教科书P50 练习第1题
(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A、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B、反比例函数的判别;
C、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七)布置作业
教科书P52 习题18.4 第2、4题
(作业的布置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八)板书设计
黑板分为左、中、右三部分,中间与右边用于教师板书课本例题等,写满后擦去更新。左边用于板书以下内容:
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反比例函数。
要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k值,即可确定。
(板书设计是让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等腰三角形性质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浙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认识了轴对称性以及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预备知识,还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作用。
能力目标:从设置问题⇒模型演示⇒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几何应用美。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因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基础,也是今后论证角、边相等的重要依据,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推理应用及例2尺规作图题的思想方法。由于性质2的理解运用,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例2的尺规作图题,其作法思路需要作一些分析转换。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我采用探索发现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参与为主,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愉快学习,也符合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
学法: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我认为通过直观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由学生自己发现感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看、想、议、练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而不是老师灌输几何图形的性质,这样做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探本求源,让每位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先通过观察三角板
提问:1、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学生小议,答出结论: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特殊情况是正三角形,对称轴是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插入节前语问题:将一把三角尺和重锤如图放置,就能检查一根横梁是否水平,你知道为什么吗?
引入:课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交流互动,探求新知
(1)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合作学习:分组数学活动材料
教学材料1如图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D,
① 把这个等腰三角形剪下来,然后沿着顶角平分线对折,仔细观察重合的部分,并写出所发现的结论.
② 你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教学材料2如图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D,
①根据我们已获得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图2中等腰三角形ABC的对称轴是什么?△ABC各个顶点分别是什么?由此可见,将△ABC作关于直线AD的轴对称变换,所得的像是什么?
②根据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形状和大小,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以及所有相等的线段 和相等的角.?
③ 你有什么了发现?能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教学材料3如图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D,
① 根据学过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所有相等的线段和角.
② 你有什么了发现?能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发给学生活动材料,四人一组先合作学习,再交流讨论,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发现过程,请每组一个代表来讲出自己的组的发现,适当地引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最后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
板书: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或"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解决节前语中的悬念:如果重锺经过三角尺斜边的中点,那么可以判定梁是水平的.你能说明理由吗?
当重锤经过三角尺斜边的中点时,重锺线与斜边上的高线叠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斜边与重锤线垂直,所以斜边与梁是水平的.
(3)应用定理的推理格式:
鉴于教材的编排及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在定理的运用方面,给予示范:
①∵AB=AC,∠1=∠2
∴AB⊥BC,BD=DC
②∵AB=AC,BD=DC
∴∠1=∠2,AB⊥BC
③∵AB=AC,AB⊥BC
∴∠1=∠2,BD=DC
(4)例题应用
例1:如图,在△ABC中,AB=AC,∠A=50°,求∠B,∠C的度数.
解:∵AB=AC
∴∠B=∠C
∵∠A=50°,∠A+∠B+∠C=180°
∴∠B=∠C=(180°-50°)÷2=65°
做一做:
练习:P3.6课内练习2
例2:已知线段a,h,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 a BC边上的高为h
这是一道要运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去解答的题型,在教学中我准备做如下启发:
(1)假设图形已作出,BC长已知,可以先作出边BC,要作等腰三角形ABC关键要作出哪一个点?
(2)你能作BC边上的高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中线有什么关系?你能确认顶点A的位置吗?
五、归纳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系统的认识,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体会、谈收获,让学生自己发现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及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后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六、布置作业
(1)阅读本节课内容
(2)作业题P26
七、板书设计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角的度量与表示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角的度量与表示,它是学习了线段、直线和射线后的一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平面知识的基础。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重要的内容。
  根据这节课的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对角的认识,建立起几何中角的概念,并能掌握角的两个定义方法.
  2.使学生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方法.
  3.通过角的第二定义的教学,学生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中的运动、变化的情况,初步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使学生掌握平角、周角和直角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角的概念及两个定义和角的表示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是因为角的个数在查找时容易出错,对角的表示因为有四种方法所以学生容易混淆,要巩固几遍,并让学生对角表示练习。这也是后面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新课程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所以选择这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件、一副三角板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问题的提出:回忆前面的学习内容,都是单纯讨论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关系.以后将要学习由它们构成的图形,同学们想一想小学我们认识了一种几何图形——角。你能说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给我们角的形象的物体吗?(学生回答)
  3.投影显示一些实物图形
  教师:的确如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角的形象可以说无出不在。因此,一些图案的设计;机械零件的等等,常常甬道角的画法、角的度量、角的大小比较等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具体地研究角。
  (二)探究新知
  4.教师提问:通过同学们的例子和小学时你对角的认识,你能画出几个不同形状的角吗?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画出几个不同形状的角,找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图。可能出现的情况
  提出问题:根据小学所学你能指出所画出角的边和顶点吗?
  引导学生观察,叫的两边是前面我们学国的什么图象?
  我们应该怎样给角下定义呢?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角的共同特点:角的两边都有一个公共的端点,组成角的两边的是射线.由此引导学生得到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注意正确理解角的定义,首先组成角有两个条件(1)有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边.(2)两条射线有一个公共的端点.这个公共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3)还应指出的是:我们平时画角的时候,只能将边画成两条线段,这是由于只能用角的一部分来研究角,而角的定义中边是两条射线,也就是说这两条边可以无限延伸.
  5.教师提问钟表的指针是怎样形成角的?学生能够回答:一个指针在转.教师这时指出角的第二个定义:一条射线OA由原来位置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另一个位置OB所成的图形.(教师拿圆规演示出来射线的旋转情况,并在黑板上给出图形.)
  注意对这一定义的理解:(1)此定义与以前学过的定义有所不同,它是用运动的方法来定义角的.也就是从角的产生过程下定义,它对一条射线的原始位置开始描述,直到运动到最后位置.(2)在此定义中,对运动的方向并没有要求.也就是说,可以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转.但要明确:中学阶段是指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这一点要对学生讲清楚,以便为将来学习任意角埋下伏笔.(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加以演示)(3)要告诉学生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做角的终边.而且始边可以与终边重合,还可以在重合以后继续旋转,从而得到几种特殊的角.
  (二)、平角、周角和直角的概念
  教师设计以下提问:
  1.从角的第二定义出发,对射线OA的旋转可以到哪些特殊位置?
  2.这些特殊的角之间有哪些关系?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平角: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与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与起始位置OA第一次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三)、角的表示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并指出这些表示法是一些规定,必须遵守.
  1.角的内部和外部
  角的内部: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
  角的外部:平面内除去角的内部和角的顶点、角的边以外的部分是角的外部.
  教师通过以下图形对角的内部、角、角的外部进行讲解,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如图1-16.
  注:角将平面分为三部分.即角的外部、角的内部、和角的两边及顶点.
  2.大写字母表示角:规定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这三个大写字母应分别写在顶点、两条边上的任意的点;三个字母的顺序也有规定,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图1-17.
  以上四个角依次表示为:∠ABC,∠BOE,∠CAN,∠BDC.
  注意顶点的字母不一定用O,角的终边与始边的字母也可以随意.
  在下面的图形中,我们将看一看平角和周角的表示方法,如图1-18.
  左边的图为平角,记为∠AOB,右边的图为周角,记为∠AOB.注意周角由于终边与始边重合,所以OA与OB为同一条射线.标法如图.
  3.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如图1-17中的四个角也可以记为∠B,∠O,∠A,∠D.但要注意的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有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如图1-19.
  左边的图中以O为顶点的角有三个∠AOC,∠COB和∠AOB,如果写∠O就不知道表示哪一个角,右边的图形中以A为顶点的角有六个,写成∠A后就会分不清表示的是哪一个角.因此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的时候,一定要在不会发生混淆的情况下使用.
  4.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角:方法是,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等,记作∠α,读作角α.如图1-20.
  5.用一个数字表示角,方法是,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一个数字如1,2,3等,记作∠1,读作角1.如图1-20,在一个顶点的角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表示,如图1-21.
  6.练习:(1)如图1-22,将下面图形中的角分别用两种方法表示.
  (2)写出图中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1-23.
  (四)、总结
  教师提问:1.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概念?
  2.通过这节课你都认识了哪些角?它们都怎样定义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用两种方法定义的,一个是用静止的观点,另一个是用运动的观点.对第二定义的形式要加以重视.在此基础上,有了特殊角:平角、周角、直角的概念.
  (2)角的表示方法有四种: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
  六、练习设计
  1.每人在实际生活中找出三到五个角的实例,其中包括直角、平角和周角.
  2.如图1-24,指出每个图形中的所有直角.(直观判断)
  3.如图1-25(a),指出下列每个图形中的所有小于180°的角.
  4.(1)任意画一个角∠AOB,在它的内部取一点E,作射线OE,用大写字母写出图中所有的角;( 2)任意画一个角∠EOF,在它的内部取两个点A,B,作射线OA,OB.用希腊字母表示图中所有的角.
  七、板书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中位数和众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统计初步认识》中,第三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三个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 理解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计算方法,明确平均数、中位数肯定有,众数却不一定有的事实;
  能力目标: 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确定一组较简单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上进道德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三个基本统计量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计算,中位数众数的确定。
  二、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概念教学中,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的事实上抽象出三个统计量的概念,通过三个统计量的计算与确定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自学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自学”“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
  三、教学过程的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3分钟) 引入采用“故事法”引入——《从四十名到第十名》。通过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全面了解并分析数据的必要性。如何能对数据全面了解分析?今天我们将学习从三个不同侧面反映一组数据的三个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通过生动的故事,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自学辅导,建构新知(11分钟)
  提出概念: (3分钟) 在学生还沉浸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中时,对故事的情节设问:主人公的成绩在哪一档次?中等成绩约是多少?哪一档分数的人最多?学生一一作答。在此基础上,老师把平时生活中的说法(如:中等成绩)规范化并抽象出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如:中位数)。 这样可以使新的概念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便于理解和记忆。 自学
  辅导: (8分钟)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必须想办法求出故事中的三个统计量,并找出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方法。(小组讨论、教师辅导)。 因为新教材的编写比较适合学生阅读,这一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学生多有体验,要让学生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困难。这样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小组协作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他们互相帮助, 体验在集体中的成长与发展。
  巩固整理: (20分钟) 本节课的概念是一种动态性、操作性校强,所以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操作演练中去体验、理解与巩固概念。
  (三)、 探究交流,发展能力 。 (6分钟) 作为这节课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阅读图表、分析数据并计算的综全能力。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快、方法又巧。 利用表二计算,首先需要学生读懂这些数据的含义,其次能正确的使用小学里乘法的意义导出“加权平均数”计算方法,第三这样的数据的中位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技巧,对学生的思维与分析要求教高。这是对学生的一次挑战,利于对学生“思想方法”与“意志品质”的提升。
  (四)结束新课,布置作业。(5分钟) 学生交流心得。 老师相应补充:分析数据 切不可盲目片面,学会全面分析;确定中位数 :关键是将数据排序;确定众数 :作好频数统计。 完成作业本10.2.1。 学生交流心得。 老师相应补充:分析数据 切不可盲目片面,学会全面分析;确定中位数 :关键是将数据排序;确定众数 :作好频数统计。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华东版八年级数学内容,它是在认识了轴对称性以及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预备知识,还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作用。
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几何应用美。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因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基础,也是今后论证角、边相等的重要依据,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推理应用及例2尺规作图题的思想方法。由于性质2的理解运用,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例2的尺规作图题,其作法思路需要作一些分析转换。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我采用探索发现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参与为主,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愉快学习,也符合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
学法: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我认为通过直观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由学生自己发现感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看、想、议、练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而不是老师灌输几何图形的性质,这样做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探本求源,让每位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
三、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大胆猜想
由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游戏,演示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变换,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种直观的低起点的方式引入新课更能提高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每位学生都涌跃参与,领悟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D。
(1)找出图中全等三角形,以及所有相等的线段和角,你的依据是什么?
(2)你能发现什么?能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让学生4人一组分组合作,在组与组之间合作,共同寻找全等三角形,相等的角,相等的边,体现学生组内合作,组与组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自己主动证明猜想,同时有也有利于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巩固,既运用以旧引新的推理方式,又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识规律。采用这种探索发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猜想,实验证明去揭示定理。同时也展示了猜想——证明这一数学认知基本方法。
(三)应用举例,强化训练
为进一步深化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使新知识转化成技能,在教学中我遵循由线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以下练习,以求完成教学目标。
1、例1如图,在△ABC中,AB=AC ∠A=50。求∠B,∠C的度数
2、例2如图,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写出你能得到的结沦,并填写在空格内
(1)如果AB=AC ∠1=∠2那么
(2)如果AB=AC AD⊥BC那么
(3)如果AB=AC BD=CD那么
通过这一环节的开放题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养成灵活运用新知识,敢干运用新知的跳跃精神(跳一跳够得着,能会能懂)
(四)变式训练,深化知识
已知线段a,h,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 a BC边上的高为h
这是一道要运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去解答的题型,在教学中我准备做如下启发:
(1)假设图形已作出,BC长已知,可以先作出边BC,要作等腰三角形ABC关键要作出哪一个点?
(2)你能作BC边上的高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中线有什么关系?你能确认顶点A的位置吗?
3、为了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运用,我加设两道题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及时消化,同时也便于时间控制。
(1)如图,在△ABC中AB=AC ∠ACD=100。 则∠B= 度
(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D为BC的中点,则D到AB,AC的距离相等,请说明理由。
四、归纳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系统的认识,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体会、谈收获,让学生自己发现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及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后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五、布置作业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序数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始课,是数轴的发展。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进一步学习函数及其它坐标系必备的基础知识。它是图形与数量之间的桥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它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得直观而简明,并实现了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互化。
  2、 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坐标系内由点确定坐标、由坐标描点。
  3 、教学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过程。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是初一内容,是联系代数、几何的桥梁,对学生情况我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知识掌握上,初一学生年龄小,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学生接受力强,正是学习的好时机。
  2、心理上,学生爱听小故事,我抓住这一点,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以及他对数学发展的贡献,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
  3、生理上,初一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运用身边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会由点确定坐标、由坐标描点;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身边的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感受成功,建立自信。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本节课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因此本节课中对于不同的内容我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对于坐标系的产生过程,由于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探索发现法;对于坐标系的相关概念,难度不大,但较为琐碎,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阅读,因此我采用指导阅读法;由点求坐标和由坐标描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采用小组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
  2、学法: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因此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这样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五、说教学程序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七步曲: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曲;
  建立模型,新知探究曲;
  指导阅读,概念理解曲;
  介绍历史,兴趣激发曲;
  变式训练,新知巩固曲;
  归纳梳理,体系形成曲;
  作业布置,分层训练曲。
  下面我分别从这七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想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为自然引入新课作好了心理上的准备,我创设如下情境:
  情境①:(多媒体展示)这是我校全体学生做课间操的情境,你能说出某个学生的位置吗?你是怎样确定的呢?这样既复习了有序数对,又承上启下,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作铺垫。
  情境②:(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我乡街道示意图,让学生充当警察角色,解决小朋友问路的问题,创设出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即由中心校到医院、信用社该如何走?学生通过观察容易得出,并联想到数轴,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情境③:(多媒体展示)在情境②的基础上展示有两条交叉道路时(见幻灯片),如何描述商店的位置?(此时,让学生大胆猜想),进一步又提出问题“直线上的点对应一个数,我们借用一条数轴来确定它的位置,那么平面上的点,对应着一对数,我们如何来确定它的位置呢?”采用类比的数学方法,加以引导分析,使学生意识到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需要借助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从而引进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计这三个情境,一方面体现数学来自于生活,反过来对生活又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二)建立模型,探究新知
  在情境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永莘路看成一条数轴,把大街看成是另一条数轴,把他们的交叉路口看成公共原点,建立数学模型——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后,我引导学生描述商店的位置,得出坐标的表示方法。使学生不但会由点写出坐标,也要能由坐标描出点。(这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积极讨论,教师解疑答惑。)
  这样引进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既注重了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又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一条数轴向两条数轴过渡的教学设计,实现了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的发展,当平面直角坐标系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感到是知识的自然流露。
  (三)指导阅读,理解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多,但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阅读理解,因此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教材,并及时地给予指导,再由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完成。
  这样进行教学,不仅符合量力性教学原则,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了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四)介绍历史,激发兴趣
  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创始人笛卡儿的故事及他对数学的贡献,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熏陶。
  (五)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活动1、“标点”与“报坐标”比赛,任意叫两位学生走上讲台:一位报坐标,另一位标出相应点所在的位置;反过来,一位指点,另一位报出相应的坐标,看谁既快又正确。
  活动2、对教室里学生座位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第三排向右方面为X轴正方向,第三列向前为Y轴正方向。让学生说出自己与别人的坐标,反之,报坐标,相应的学生站起。
  通过活动,不仅巩固了本节知识,又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归纳梳理,形成体系
  在此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2、对同学说,你有哪些温馨提示?
  3、对老师说,你还有什么困惑?
  经过学生的讨论总结,教师的补充,得出如下结论:
  1、知识结构:
  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 坐标(有序数对)
  p (x,y)
  2、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人生也有一个坐标系,时间是横轴,价值是纵轴。若把人的一生逐点描在上面,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点”处于高峰,光辉闪烁;一些“点”置于低谷,平淡无奇。如果闪烁的点密密麻麻,连成极有价值的“实践”,人们就会感到自慰:我没有虚度一生;如果暗淡的点比比皆是,构成无所作为的“虚线”,他们就难免惆怅叹息;如果横轴的下面还存在“负点”,那将是羞耻和悔恨。
  (七)作业布置,分层训练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中都有所收获,我设计了以下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
  A组: p49 第1、3题
  B组: p65 第2、3题
  C组: p50 第4、7题
  实践作业:利用所学知识,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当地的旅游景点及村庄。
  设计思路及理论依据。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立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原本枯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力求避免空洞的说教;立足于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让学生能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情境中理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立足于知识和情感的教育,在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数学家的故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又在本课结束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同时在设计时,我还力求体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及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及时地加以总结和反馈,尝试从多角度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惑。本节课由于比较注重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同时也有意识地渗透了一些数学文化,因此本节课中学生巩固训练的时间相对偏少。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当然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那么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进行整合,处理好这个冲突,恳请各位专家赐教。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认识三角形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且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学法: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方格纸以及围钉子板等手段,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以下5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课开始,首先呈现例1的场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场景图中有学习过的哪种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在场景图中找出三角形,并沿着三角形的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再要求学生继续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
  简洁的开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架起了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二)动手操作,概括特征
  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三角形的表象后,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材料自己动手创造一个三角形,预设:用小棒摆、钉子板上围、利用三角尺画等,然后展示交流学生的成功作品,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场景图中的三角形和成功作品,启发学生思考围成一个三角形,小棒和小棒之间应该怎样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指生说说想法,再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相邻两根小棒端点和端点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板演画一个三角形,强调围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再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自学书上第22页下面的图,了解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教师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名称。最后再次组织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提问有什么相同之处,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指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特征,要求多名学生说说三角形的特征和围法,加深印象。
  操作让直观图形给学生留下丰富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图形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强化围法,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探索规律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
  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任选三根围一围,观察能否围成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在交流中明确不是所有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根小棒的长度有关。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提问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小组合作探究,并提出要求:①请组长将组内的4中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②小棒的长度不同:红(10cm)、白(6cm)、黄(5cm)、绿(4cm)。③每种情况多次实验,确定是否能围成后再记录。学生操作填写并3汇报操作结果: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能围成,还有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也能围成,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10厘米、6厘米、4厘米也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板书。然后提问你觉得小棒的长度怎样变化就可以围成呢?让学生自主验证,集体交流总结得出把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与第三边比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条边长长度的和 第三边。
  3.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上面的回答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分别从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中选一种情况写出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的式子?指生回答,教师就其中一种进行板演5+6>10,5+10>6,6+10>5;4+6=10,4+10>6,6+10>4,接着要求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先在小组中讨论,全班交流,在指生交流得出结果: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于。出示三组数:2cm、4cm、6cm;5cm、2cm、5cm;6cm、2cm、5cm,要求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生先独立操作思考,指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深化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让学生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程,在认知失衡后实现顺应,达到新的平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四)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对于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放手让学生独立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订正错误,教师强调画法,再要求学生说说画出的三角形分别是用几条线段围成的、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强化三角形的特征。接着是第3题,在图中找最近的路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所有路线,接着独立思考从中找到最近的路线,思考原因,要求多名学生发表意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通过练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回顾反思,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轴对称图形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称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让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对称图形做准备。
  3.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等能力。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5.教学难点:
  制作轴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了以探究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安排了玩一玩、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了较宽松的学习空间,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课始,老师一句:给你一张纸,你会怎么玩?一个“玩”字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的撕纸表演,作品——小衣服的亮相,更是把学生的兴趣推到了极致!你会象老师这样玩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折纸和撕纸。灵巧的小手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形,争先恐后地将作品贴到黑板上。这样的新课导入,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通过“撕纸”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目之所及,手之所触,都是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从直观上引发出“对称”之美,课堂教学随之直奔学习主题。
  (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1.找特征,初识轴对称图形(作品)
  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师一句:这些图形有相同的地方吗?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形状相同,对折后会完全重合。在此基础上我巧妙地引入“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接着从“轴”字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验特征,再识轴对称图形(图片)
  出示图片,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抓住了学生好胜的特点,学生很快就想到用对折的办法验证了自己的说法;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辨特征,找出真假轴对称图形(课件)
  赏心悦目的练习面画,增强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练习的层次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1.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这是什么?(学生充满自信地猜测着,猜到最后一个,打开后居然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猜出的“花瓶”。)在学生的惊讶中,老师趁势启发学生:想一想,花瓶的另一半形状和大小会是怎样呢?你能想办法剪出这只完整的花瓶吗?
  2.剪一剪:小组合作完成“花瓶”图,全班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一说制作的方法,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3.画一画:你想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画图形的窍门。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带着知识走进实践,不着痕迹地得出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主张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四)“赏”对称,提升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熏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平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
  自我介绍: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浙教版教材•选修一算法与算法设计•第四章的第一节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所涉及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数组变量和标准函数都是一些新知识,是今后学习编写VB代码的重要基础,所以直接安排在第一节课。本节课之前,学生只在第一章《算法与算法的表示》中学习了用流程图的方式来表述算法,所以编程对学生来说没有前置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将常量和变量作为本节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变量的命名规则作为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同时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第一.理解VB基本数据类型;(2)第二.掌握变量和常量的概念;(3)第三.了解数组变量的概念;(4)第四.了解VB常用的标准函数。
  2.能力目标:
  (1)第一.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决编程VB代码的能力;(2)第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编程更加感兴趣。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的教法是:
  1.讲授法:通过口头表述呈现教材内容,促进学生的理解。
  2.演示法:通过PPT和板书的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知识的要点。
  3.练习法: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说学法
  如何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学法是:
  1.记忆法:学会通过不同的记忆方式再现已学的知识。
  2.归纳法:学会根据现象,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点。
  3.讨论法:学会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以获得新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则是教学的关键。
  本次教学,我设计了引入、知识讲解、练习、小结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第一个环节——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入
  1.首先由数学课中的数据引出主题,接着带出计算机中的数据,然后以提问的方式说明数学中的数据与计算机中的数据的区别
  2.然后通过Excel,了解计算机应用程序中的数据类型,由此带出今天的新课
  3.最后让同学们看PPT中的目录,即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第二个环节——知识讲解: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
  第一个知识点:基本数据类型
  1.首先讲解VB中的数据分类,在观察分类的同时,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出要注意的地方,即红笔标注的英文要记忆
  2.然后看表格中7种基本数据类型各自的特点。通过观察表格,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和总结每种数据类型的特点,并在板书上一一进行说明
  3.最后通过练习,看看同学们对7种基本数据类型的掌握情况
  第二个知识点:常量和变量
  1.首先指出数据在计算机中以常量和变量这两种形式存在,从而带出常量和变量
  2.然后讲解常量中的直接常量和符号常量
  直接常量通过PPT简单带过,直接浏览了例子,不进行具体讲解
  符号常量是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3.最后讲解变量中的变量名的命名规则和变量声明
  先和学生一起看PPT中变量名的命名规则,接着通过练习判断变量名是否合法,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
  变量声明的概念是同符号常量对照说明,进行区别
  第三个知识点:数组变量
  1.首先和学生一起简单浏览数组变量的概念
  2.然后通过例子具体说明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把定义语句与变量声明对照说明,进行区别
  第四个知识点:常用的标准函数
  1.首先让同学们看书本上的两张表格
  2.然后对照着课本一起和同学们完成PPT上的一个例子,让学生更加熟悉
  三.第三个环节——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72页的练习
  四.最后一个环节——小结
  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说明重难点,指出同学们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的知识,在以后的编程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
  五、说板书
  板书分为左板和右板
  左边是第一个知识点基本数据类型,由于这一块书写内容较多,所以占用板书比较多,所以单独放到左边
  右边是接下去的三个知识点,由于常量中的符号常量、变量中的变量声明和数组变量中的数组定义要进行对照说明,所以一起放于右边
  六、教学体会
  课堂过程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基本概念的描述。在识记不同的内容时,为了避免枯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讲解变量的命名规则时,通过判断变量名是否合法来加强记忆;在讲解符号常量、变量的声明和数组变量的定义时,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加强理解和记忆。
  介绍基本的数据类型和标准函数这些记忆性的东西时,学生一下子记不住,以后编程中用多了就会熟悉,所以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对于常量和变量的概念,我觉得不需要象课本上那么烦琐,只需要用简单的文字加以描述。但是符号常量、变量的命名规则、变量声明、数组变量这些知识点要求学生多了解。
  本节课不足之处:
  本节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时我还是离不开照本宣科。学生对动手操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这节课纯理论的东西,感到乏味,而且在教的过程中我也找不到有趣的程序实例来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点太多了,对于第一次接触vb的学生来说真的很难。第一次课上讲了30分钟,也许没有抓住叫教学的重点吧。
  因为本人经验不足,整个说课过程一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能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平移变换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从二年级上册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动态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符合儿童的空间发展水平。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来感知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运动规律及平移的方法。为以后学习平行线,三角形的分类以及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打好基础。
  (二)设计理念
  结合教材的这一特点,我本着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变,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感悟到的大量事物中,领悟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建立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通过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最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受到数学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课前小研究”、作业纸
  二、 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并结合我校生本教育的理念,设计了“课前小研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自我发展。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单是纯粹地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体现了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法,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三、说教学过程
  (一) 感知图形变换
  1、 (自定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自运作)研究展示,初次生成。
  3、 (自调节)辨析内化,发现规律。
  4、(自激励)列举现象,深化认识。
  (二) 研究平移距离
  1、(自定向)故事导入,引发思考。
  2、(自运作)操作探究,突破难点。
  3、(自调节)辨析争论,掌握方法。
  4、(自激励)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四、 说板书
  平移 旋转
  小火车 小缆车 摩天轮旋转椅
  方向 距离
  向右平移5格
  向右平移7格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平方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方根”是省编教材中学数学第三册第十章“实数”的第一节内容。由于实际计算中需要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完成了中学阶段数的扩展。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因此,本节课是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和大纲确定)
⑴、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
⑵、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
⑶、通过上述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第一”的观点;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
难点: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
关键:求平方根(即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边启发、边分析、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利用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引例、例题及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协作学习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出示引例1:(投影片显示)
一艘轮船由A码头出发,朝正东方向行驶3千米至C处,然后朝正北方向行驶2千米至B处,问A、B相距多少千米?
2、提出问题:⑴已知一个数要求这个数的平方,该如何求?
⑵已知一个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又该如何求?
⑶符合这样条件的数有几个?该如何表示?       (依据己有的知识经验估计学生会回答------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
思考,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
复习己学知识
复习乘方运算法则。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诱发学生寻找解题途径。
交流对话
探索新知 引例2:(投影片显示)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4cm2,求它的边长。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强调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边长的值。
总结:
已知某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用式子来表示就应是:已知x2=a,求x的值。这和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求一个已知数的平方正好相反。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须在数学上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平方根。
引导学生举例。
简要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    思考、发现:
逆用乘方运算。深入探究,如设一边长为xcm,依题意有x2=4,∵22=4,(-2)2=4
∴满足x2=4的x的值可以是2,也可以是-2,但正方形的边长不能是负数,∴x=2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cm。
归纳总结得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
理解并会表示平方根
举例。
了解     培养学生用逆向思维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中蕴涵着的一些相互联系的量(面积与边长),再通过设未知数,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与乘方运算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
使学生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巩固平方根概念
突出教学重点
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课堂练习
比较探究
归纳总结 教材第87页练习,个别口答。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比较探究,寻找规律,得出法则(用投影片显示)。
强调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决不能丢掉任何一个。若丢掉了一个,都是错误的。
平方根的表示法。(强调,特别注意的是 ≠± ,其中a是非负数。)
开平方的定义。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就是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运算来进行。   独立思考完成。
共同校对,矫正。
得出法则: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共同校对,矫正,使语言精练准确。
理解,掌握。      使学生及时巩固用平方根的概念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让学生明确平方与开平方是互为逆运算关系。
例题分析
反馈调控
形成能力 出示例一:下列各数有没有平方根?若有,求出它的平方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⑴36 ⑵ 0.16 ⑶ (-4)2 ⑷ -32 ⑸ 0 ⑹   ⑺ -|a|-4 ⑻ 2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⑴、要判断一个数有没有平方根,就要看它是不是负数,若是负数就没有平方根,不是负数就有平方根。⑵求平方根时,要注意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来求。
板书解题过程:……
指出:在解具体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法则;带分数开平方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结合平方根的概念与法则,探索思路方法,口述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过程的书写格式。     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
渗透比较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梳理概括
形成结构 师生一起讨论得出(投影片显示):1、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2、正数a的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为± 。
3、带分数开平方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师生一起讨论得出    
突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 出示练习(投影片显示):
1、判断正误,并且改错:(用投影片显示题目)
⑴100的平方根是10
⑵非负数一定有平方根 
⑶9 的平方根是±3  
⑷2的平方根是±
2、教材第89页练习2、3、4
巡视、小组辅导
选取小组代表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强调注意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决不能丢掉任何一个。若丢掉了一个,都是错误的。②正确表示平方根。
③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适用的方法。     
小组讨论,互相质疑,校对,矫正。共同完成。
书写练习4的解题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及时巩固用平方根的定义和法则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解题格式。同时使学生注意解题的关键。
变式练习
扩展新知
深入探究
问题迁移 出示练习(投影片显示)
1、什么数的平方根是它的本身?
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⑴ x2=25 ⑵ 2x2-32=0
⑶ 4(x+2)2-81=0
(这里估计学生会联想到引例2解决过类问题)巡视、小组辅导。
投影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解答过程,给予积极的评价。
阅读题目
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发现,质疑,达成共识。
书写解题过程。
使学生再深入探索平方根的定义与法则,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发散思维和合作精神。
规范书写解题过程。 
知识整理
形成系统 提问:
① 这节课学习了用什么知识解决哪类问题?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③并学到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④介绍开方最早见于我国的《九章算术》,比国外早一千多年。
出示“想一想”:  ( )2 = ?  (- )2 =?
(从知识、能力等方面)对所学内容加以概括,相互讨论,回答,补充,共同整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系统,为今后继续学习实数性质的应用打下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
加深学生对平方根概念及其表示法的理解。
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⑴完成作业本上的题目。
⑵兴趣题:已知某数的平方根是x+2和3x-14,求这个数。    课后结合自身水平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
⑴基础一般的学生完成作业本。
⑵基础稍好的学生完成作业本和兴趣题。 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但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故进行分层次要求。
五、板书设计
10.1平方根
投影学生练习
……     例一:
解:(板演详细解题过程)……         平方根概念:……开平方概念:……       法则:……
六、设计说明:
㈠、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现代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第一”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㈡、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理解并学会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㈢、关于教法和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乘方运算及其逆运算及平方根性质法则的比较中主动发现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更好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㈣、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
①注重目标控制,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
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③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④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幂的乘方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学情分析
  ①说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②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教材重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⑵掌握幂乘方法则。
  ⑶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
  ⑵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于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的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目的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材处理
  ⑴通过正方形桌面边长为81cm,即34cm,求其面积从而引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幂的乘方运算也是来源于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两种运算的区别和应用,特补充例2和改错题。
  ⑶获取新知后,设计一个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智力玩具魔方为背景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再次体会幂乘方的自然应用。
  ⑷课外作业中补充一道“极限挑战”,是用幂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来解决的,有一定的难度。既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又能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高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以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环节:
  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②自主探索,展示新知。
  ③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④反馈练习,拓展思维。
  ⑤学有所思,感悟收获。
  ⑥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经反复推敲,我准备以复习和实际事例导入。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怎么样的?
  问题2:如果一个正方形桌面的边长81cm即34cm,则其面积可表示为(34)2cm2,如何计算其结果呢?
  设计意图:以实例引入课题,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幂的乘方运算因实际需要而生,最后以解决问题而终的学以致用的思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自主探索,展示新知
  (1)自主探索
  出示幻灯片“试一试”
  请计算下列各题:①(23)2 ②(104)2 ③(104)100 ④(a3)n
  (多媒体演示时,先出现①②,再出现③,最后出现④)
  设计意图:①②两小题既是旧知识的巩固复习,也让学生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第③小题的指数很大,让学生感受寻找幂乘方运算规律的必要性,激发了学习动机。第④小题将底数改成字母a,这里从具体数字到一般字母,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为导出(am)n做好铺垫。
  (2)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计算:(am)n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与思考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首先鼓励学生观察第①、②、③、④题,等式两边的底数和指数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归纳猜想(am)n的结果。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成果,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1: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多媒体演示)
  ①(107)2 ②(b4)3 ③(am)4 ④[(x-y)3]5
  ⑤[(-2)2]10 ⑥-(y3)4 ⑦ (-y3)4
  设计意图:(1)华罗庚说过: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设计例1让学生新鲜体验,巩固新知,使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2)第①、②、③、④题让学生体验(am)n中a可以是一个数、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
  (3)第⑤、⑥、⑦题当底数带有负号时,该如何处理,为后面例2中第③小题作了铺垫。
  (2)出示例2:计算下列各式
  ①(y2)3•(y3)4 ②x•x2•x3-(x2)3+x2-x4
  ③(-2)2×(-23)4 ④1000×10n×(103)2
  设计意图:①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乘法及合并同类项的混合运算,不仅要弄清计算顺序,而且更要清楚什么样的运算用什么样的法则,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拓展思维。
  ②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成熟。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多样的,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3)比较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法则的区别和联系(多媒体演示)
  设计意图:有了例2的铺垫,学生有了形象的感知后,重新疏理知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突破难点。
  4、反馈练习,拓展思维
  (1)出示改错题(多媒体演示)
  下列各题计算正确吗?
  ①(x2)3+x5=x5+x5=2x5
  ②x3•x6+(x3)3=x9+x9=x18
  ③x2(x4)2+x5•x2=x10+x10=x20
  设计意图:加深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及合并同类项的区别。
  (2)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多媒体演示)
  魔方是匈牙利建设师鲁比克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设组成魔方(如图1)的每一个小立方块(我们称它为基本单元)的棱长为1,那么一个魔方的体积是33,现在设想以这种魔方为基本单元做一个大魔方(如图2),那么这个大魔方的体积能否用3的正整数次幂表示?怎样表示?如果再以这个大魔方为基本单元做一个更大的魔方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智力玩具魔方为背景,探索大魔方的体积为表示方法,体会幂的乘方的自然应用,寻找运算法则的实际意义。让学生体会数学美和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有所思,感悟收获
  设计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最深刻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心里还存在什么疑惑?
  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在“以生为本”的民主氛围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他人。
  6、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必做题:作业本
  选做题:①已知162×43×26=22x-1,(102)y=1020 求x+y.
  ②已知:比较2100与375的大小。
  设计意图:分层次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又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板书设计 幂的乘方 幂的乘方法则的
  推导过程 同底幂的乘法法则
  幂的乘方法则 范例板书
  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展示知识结构,突出重难点,加强理解记忆。
  七、设计说明
  1、以学生为本。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允许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使不同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注重反思。数学家波利亚强调问题解决有四个步骤,其中第四步就是“回顾反思”。只有把培养反思能力与培养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绝对值
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4绝对值内容。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1.2.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绝对值的两种定义是重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如何突破绝对值符号里字母a的任意性这一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一)、教学手段: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相反数,对正负数,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1 、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2 、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3 、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4 、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5 、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6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7 、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师生交谈法、问答法、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相反数,对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绝对值两种概念,不易理解,容易出错,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视与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 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打出第一张幻灯片复习提问:什么叫做相反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共同特点吗?学生会积极回答第一个问题,但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回答,于是打出第二张幻灯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引出课题:绝对值。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绝对值这样比较深奥的数学名词,所以我利用数轴在第三张幻灯片里直接给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这个定义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给出定义后引导学生讨论:“定义里的数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
  (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绝对值定义里的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然后再回到第一张幻灯片里提出的问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在上一环节与学生一起理解了绝对值的定义后,我再提出问题:如何由文字语言向数学符号语言的转化,即如何简单地标记绝对值,而不用汉字?在此不用提问学生,采取自问自答形式给出绝对值的记法。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绝对值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学生做教材的课堂练习第一题,写出一些数的绝对值。可以请学生起立回答。我就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再次强调绝对值的定义。
  3、在完成第一题的练习后,我又给出一新的幻灯片,并提出问题:议一议 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从而引出绝对值的第二个定义。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绝对值的两个定义后,我安排了10道不同层次的判断题让学生思考。特别注重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我再次给出三道问题:
  1)绝对值是7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有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
  2)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
  3)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一共有多少个?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视学生的反馈情况以及剩余时间的多少我还预备了五道课堂升华的思考题,再次强化训练,启发学生的思维。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习题 1.2 3,4,5 ,10。
  2、选作两道思考题:
  (1)求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2)已知x是整数,且2.5<|x|<7, 求x.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有理数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 "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重点: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方法: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负数;
二、联系对比,突出重点;
三、课堂练习,及时反馈;
四、总结提高,渗透德育。
在引入部分,我通过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向学生渗透 "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原始社会,从打猎记数开始,首先出现自然数,经过漫长岁月,人们用数"0"表示没有,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丈量土地进行分配时,又用小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使同学们感到,数的第一次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随之提问:同学们小学都学过哪些数?
为了给下节课讲述有理数概念及分类作好铺垫,我把学生们答出的数归类为整数和分数。
那么小学学过的这些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呢?
为了体现负数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我选择了三个学生较熟悉的例子,用计算机显示动画效果,采取形象化教学。
比如零上5°C,它比0°C高5°C,可记作5°C,而零下5°C比0°C低5°C,怎么表示呢?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怎样表示二者的海拔高度?又如向东走3米与向西走3米、收入50元与支出50元等等。还可以联系抗洪实际,让学生思考怎样用数学来区分高区警戒水位1米与低于警戒水位1米呢?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兴致勃勃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进入角色。
上实例说明,小学学过的那些数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且数的局限也阻碍了数学自身向前发展。如小学遇到0-2、3-5这类题我们束手无策。以上种种矛盾及不便我们如何解决呢?
使学生感到数的扩充势在必行,扩充的根源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然小学学过的数不能满足需要,我们需要引出新的数。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零下5°C,比0°C低5°C,那么有没有比0还上的数呢?此时,负数已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学生顺利地接受了这一事实,负数自然而然的引出了。
接下来讲解正、负数的定义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采取联系对比的方法,始终不脱离小学所学知识。在给出正、负数的定义时,我采取比较轻松的态度,尽量避免使概念复杂化:小学学过的大于零的数就是正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 "-"号。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学。在讲述正、负数的表示法、读法后,强调这里的"+""-"是性质符号,虽然与表示运算符号的加号、减号涵义不同,但又能完全统一,因此形式上是一样的。在学运算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从温度计上观察0°C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C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表示,说明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是正数与负数的界限。因此,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非正非负的中性数。对于0的认识,我们小学知道,0表示没有,又知道0的一些性质:0不能作除数、0乘以任何数都得0等。其实,0不仅仅表示没有:比如:0°C并不是没有温度,水位线定为0米并不是没有高度。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比如海平面、警戒水位等。因此,0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它比所有正数都小,又比所有负数都大。当然,0的内涵还很丰富,我们将在以后陆续学到。
以上对数0表示量的意义的分析,实际上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和理解。正数、0、负数的大上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也为下一节课讲述有理数分类打下基础。
在此选取课本练习1让学生口答,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并把课本例1作为练习给出。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正、负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为了突出正、负数的意义这一重点,就要突出它的实践性。那么,与引入部分呼应,有了负数以后,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零上5°C可记作5°C或+5°C,零下5°C可记作-5°C;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收入50元记作+50元,支出50元记作-50元等等。同学们观察、正、负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正好相反的量,叫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趣的是,在千世界中,有上就有下,有升就有降,有收入就有支出,有赢就有亏损。因此,上仍相反意义的量是普遍存在的。正、负数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能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了加深学生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请学生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
(1)意义相反 (2)同一种量
并解释相反与相异的区别。比如向东走3米向北走3米就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通过以下练习加以巩固。
由于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很不习惯,是理解上的难点,如何讲解难点呢?在此要向学生渗透相反意义所隐含的辩证关系。
"+""-"作为性质符号有着更深层的涵义:
"+"表示与问题中给出意义的相同意义,
"-"表示与问题中给出意义的相反意义,
如:前进+5米,表示真正前进5米,
前进-5米,表示后退5米,
那么,后退-5米就表示前进5米。并通过课本例2加以巩固。
为了加深对正、负数的意义及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
图中所示是一个零件的剖面图。用φ30±0.07表示轴直径的误差范围,说明±0.07的意义。
因为学生第一次见到这种标注误差的方法,很难回答。我采取铺垫式启发,先讲解; "这是一个直径为30mm的轴,在制作过程中允许产生尺寸上的误差,既可以大些也可以小些,但不许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此标准谁能说出它的意义?"这时,学生就会根据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特点回答出+0.07表示比30mm大0.07mm,-0.07表示比30mm小0.07mm。这样使学生把正、负数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加深了对正、负数意义内涵的理解。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现不足,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检查教学效果,采取相应措施。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学生的练习分出了梯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各组练习在进行中,进行后,都要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举手,加以统计,及时纠错及再讲解,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整练习题目的多少与难易。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告诉,发挥评价的增益效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语气、神态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通过有形的精神状态如眼神等所表现出来的无形思维状态加以感知,随时捕捉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讲课进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快、慢、停、转应用自如。
在本节课的小结部分,首先小结本课重点与难点,然后向学生提问:你知道是哪个国家最早使用负数吗?负数最早记载于中国的《九章算术》中,比国外早一千多年。借此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布置思考题及作业,目的是把正、负数与第一章所学代数式联系起来,加深对正、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学习习惯,更要重视教学生做人,才能真正讲出一堂好课,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说课稿:多同底数幂的乘法
  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多维度的整体。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教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深浅。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取得这一堂课的成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法分析,设计说明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思想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 教材分析
  整式的乘法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已经在七年级上册中学过乘方和整式的加减法,已经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这为本课奠定了基础,但时间过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进行适当的复习。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运用和深化。整式的乘除法是代数部分的基础,它为后面学习方程,函数做了准备。其中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是整式乘除法的基础,他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本节内容我计划用4课时,本课我要说的第一课时“同底数幂的乘法”
  二、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整式乘法的意义,理解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得出问题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感悟数学的伟大,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同底数幂乘法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三、 课堂设计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划分五个部分,1、创设情景,忆议结合。2、发现规律,得出结论。3、应用新知识,深化拓展。4、巩固练习,形成能力。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创设情景,忆议结合。
  由绿色奥运及环保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太阳能,中国奥委会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个环保的奥运会,做了一个统计:一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一年内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108千克煤所产生的能量。那么10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一年内从太阳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燃烧多少千克煤?
  导出 ,让学生考虑算法,引出主题,顺便复习乘方的意义。
  知识回顾
  ①什么叫乘方?
  ②乘方的结果叫做什么?
  1、2×2 ×2=2( )
  2、a•a•a•a•a = a()
  3、a • a • • • • • • a = a()
  2、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简单的复习学生已经回忆起乘方的意义,这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意义,由特殊到一般,分层推进,让学生发现规律,
  =(2 ×2 ×2) ×(2 ×2 ×2 ×2) (乘方的意义)
  = 2 ×2 ×2 ×2 × 2 ×2 ×2 (乘法结合律)
  =2 (乘方的意义)
  5 ×5
  =(5 × 5 × 5)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5
  a• a
  =(a • a • a) (a • a • a • a) (乘方的意义)
  = a • a • a • a • a • a • a (乘法结合律)
  =a7 (乘方的意义)
  如果把(3)中指数3、4换成正整数m、n,你能得出am • an的结果吗?
  a• a=
  猜想:a• a=(当m、n都是正整数)
  从而导出同底数幂乘法公式( ).此结论正好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
  3、应用新知识,深化拓展。
  例1:计算
  (1) 10 ×10 (2)a • a (3)a • a• a
  讲解三个例题,让学生了解公式的初步应用,同时也是对公式的推广,针对(3),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吗?。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从而得出三个或多个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 a •a •a= a
  4、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在处理练习的时候,我将学生分成四组,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抢答积分。通过练习,前面的两个知识点得到了巩固。
  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发现不足,及时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作业2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
  (1) (2 ) = 2× 2=2( )
  (2) (a)= a( ) (m、n为正整数)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地位,作业的布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一部分是启发学生思考后面的知识点。
  四、教法分析
  情境导入法:运用人们关心的环保问题导入同底数幂乘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复习法:本课涉及许多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问,帮助学生回忆知识,进入主题。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增加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能力。
  游戏法:创设小型游戏,激励学生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随着练习的处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 设计说明
  本课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应用结论。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将高一级运算转化为低一级运算,体现了数学“化归”思想.教学中从特殊到一般地推导性质,又从一般到特殊地运用性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味数学方法和数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3:26 , Processed in 0.10060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