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2012年4月15日9:00~11:00 使用教材:第3版《教育学》( 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审定,北京市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办组织编写)主编:肖北方,副主编:杨雪梅。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 ★本试题是凭记忆还原的,选择题内容不全(选择差三题,填空差一题)。 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4分,共16分) 1.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 2.中小学校本研究 中小学校本研究是指以中小学教职工为研究主体,以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 教学而进行的研究。 3.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是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专业发展的活动和途径,提高专业精神、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从一个成长阶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 4.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认定和许可制度,是由国家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特定条件和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 二、填空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研究称为中小学教学研究(简称教研)。 2.陶冶教育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的方法。 3.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主要信息媒介。 4.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 6.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8.教育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思想原则。 9.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 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10. 三、不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不选、错选均无分) ★本部分不提供选项,只提供题面。 1.下列( )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2.多次测验的结果一致性的程度称为( ) 【信度】 3.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有( ) 【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4.教育的划分尺度有( ) 5.师生关系包括( ) 6.隐性课程包括( )方面。 7.下列( )谚语体现社会环境的人的发展作用。 【有三项均正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孟母三迁】 8. 9. 10. 四、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答:(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1.加速人的发展 2.发掘人的潜力 3.提升人的价值 4.健全人的个性 2.教师劳动本质特点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 答: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这种劳动与生产劳动、其他职业的脑力劳动都有所不同。其本质特点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劳动。其具有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劳动空间的室内性、劳动成果的精神性等具体特点。 五、简答题(3题,每题7分,共21分) 1.教学的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①教育的生产性,②教育的科学性,③教育的世俗性,④教育的国际性,⑤教育的终身性,⑥教育的革命性。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和反复的过程 六、论述题(1题,共13分) 1.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 答:(一)教师的一般综合修养 1.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 2.良好的人品 3.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4.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 (二)教师的学科专业修养 1.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相关的知识 4.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2.先进的教育理念 3.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 (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 ①爱国守法②爱岗敬业③关爱学生④教书育人⑤为人师表⑥终身学习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① 足实践,面对现实②持续提升,崇尚先进③自我反思,自主发展 ②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_,_,_,和_. 2.咨询的主要方法有:1)_;2)_;3)_. 3.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__年,称为_学制. 4.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和_. 5.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_,_和_. 6.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_,第二次_,第三次_. 7.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的,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社会的_,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_. 8.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_,_和_等三方面的工作.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_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_和_. 10.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2.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A备课 B排课表 C批改作业 D教研活动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A顺序性与阶段性 B特殊认识过程 C发展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A谈话法 B复习课 C单一课 D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喜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可夫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8.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审美教育 B五讲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 9.“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说的. A周恩来 B毛泽东 C蔡元培 D王国维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方针 2.教育方法 3.教育影响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2.教育目的有什么意义? 3.它是由什么决定? 4.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六、论述题(22分) 1.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10分) 2.什么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怎样贯彻这一原则?(12分) 七、实例分析(8分) 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1.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教育美育 2.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3.1902,壬寅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5.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6.出生的第一年,六,七岁,青春期(14.5岁) 7.核心,纽带,具体执行者 8.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9.核心,出发点,归宿 10.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 1.B 2. C 3.AD 4.CD 5.A 6.C 7.A 8.A 9.B 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错.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正确. 4.错.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解释名词 1.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3.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五、简答题 1.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更具体地讲教师要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负责,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保证全面完成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2.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崐的来计划和安排.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要受教育目的制约.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崐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也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3.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紧扣教学大纲,教材对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不出偏题怪题. ②试题内容要全面,要有理解性的,记忆性的,技能性和创造性的;即要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检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尽可能扩大知识复盖面,又要突出重点. ③试题既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又要注意体现发展方向.好的试题能够启迪儿童的智慧,诱发儿童锻炼,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自觉性. 4.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统一的行动目的,相应的组织结构,维护集体所必须的纪律,形成舆论等. 六、论述题 1.提示:教师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专门的教育者.由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所处的地位,肩负的责任,使教师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教师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是不相矛盾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提示: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崐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使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正确贯彻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最基本的要求是: ①教师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②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严格要求,启发诱导. 七、实例分析 提示: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发展.
|